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探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刘志军

江西裕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宜春 3364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结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应对挑战。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等多方面因素,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需求以及安全性的考虑,建筑设计中应该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结构设计。本文论述了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安全性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正文

 

 

前言: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勘察人员和建造人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然而,在实践中,安全问题依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重要性

1.1便于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积极作用

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具有以下几个积极的作用:第一,提高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关系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生活和生产的安全。优良的结构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结构在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的崩塌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二,促进经济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是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安全稳定的建筑结构是建设工程的核心要素。因此,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可以为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持。第三,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提升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可以降低建筑结构的维修、改建和重建成本,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不仅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2便于增强结构设计与工业、民用建筑安全的关联性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性,与结构设计密切相关。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是建筑物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首先,对于工业建筑,其所使用的结构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工业建筑一般需要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以满足工业生产的特殊需求。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的安全要求,避免因建筑结构问题导致的生产事故和财产损失。其次,对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功能。民用建筑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美学要求,同时还需要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和便利性等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充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最后,在结构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环境因素和使用情况。例如,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建筑物使用情况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2.1设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设计人员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存在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设计人员对建筑物安全性的认识不够充分。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只是关注建筑物的美观性和使用功能,而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稳定性等方面考虑不足,从而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部分设计人员对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不够谨慎。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建筑物造价和建造难度等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材料的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等因素,从而导致建筑物存在结构不稳定、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缺乏细节考虑等问题。他们往往只注重大体的结构设计,而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节点设计、连接方式等,从而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2.2工程勘察不完善

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对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工程勘察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不够。他们缺乏现代勘察技术和设备的应用经验,对于一些复杂工程的勘察存在困难。其次,部分工程勘察存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他们在勘察过程中往往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勘察,或者数据采集不够准确,从而导致后续的设计工作存在误差。最后,部分工程勘察在勘察报告中存在信息不全、不准确等问题。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列出数据,缺乏对数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导致后续的设计工作存在不确定性。

3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有效策略

3.1增强设计人员安全意识

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有效对策之一。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设计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建筑物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设计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设计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对设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如培训班、工作坊、在线课程等,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安全知识。其次,要建立安全设计标准和规范。建立安全设计标准和规范,是规范设计人员行为的有效方式之一。标准和规范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了解建筑物结构设计中的安全要求和规范,从而更好地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问题。最后,要营造良好的设计人员安全意识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激发设计人员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建筑物的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安全意识的文化、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建立安全奖励制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设计人员安全意识氛围。

3.2坚持安全性原则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可以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需求,而且还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因此,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性原则,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其次,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保证建筑结构体系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最后,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还要注重细节问题,尽量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另外,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还要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使用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来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只有坚持安全性原则,才能有效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3.3保障构件的延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构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它们不仅能够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其安全。构件的延性是指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后又能继续工作直至破坏,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这种构件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能吸收地震能量,可以维持结构刚度、强度和变形能力,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避免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确保构件的延性,以提高其安全性。

3.4强化工程勘察质量

保障工程勘察质量是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对策。工程勘察是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前置工作,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因此,在工程勘察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工程勘察的质量:首先,要对工程勘察的内容和标准进行规范化。在进行工程勘察前,应该明确工程勘察的标准和内容,确保勘察过程中不会出现漏项、错项等问题。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制定不同的勘察标准和内容。其次,要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勘察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在工程勘察中,我们应该采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保证勘察质量。最后,要对勘察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核。工程勘察完成后,应该对勘察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核,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为结构设计提供正确的数据和基础。

3.5强化结构体系设计

在进行建筑结构体系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独特性,以确保其符合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规范的要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选择结构体系时,应该对建筑结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根据建筑的用途、使用要求以及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来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以上海市朱家角工业园区整体风貌提升工程场地为例,主要工程内容工业园区康业路、康园路门牌建设项目位于青浦区朱家角工业园区,本次工程拟在康业路和朱枫公路路口、康园路和沈砖公路路口各新建一座门牌。该项目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所有单体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所有建筑物必须满足丙级抗震设计要求,而且地震响应的程度必须达到7级以上。

2)地震基本烈度:第二组地震的加速度达到了惊人的0.10g,属于Ⅳ类,其特征周期值高达0.90s,而且,该区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也达到了惊人的0.05,令人叹为观止。

3)根据场地和地基基础情况,确定水平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0.08,场地类别为Ⅰ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4)门头建设在活荷载设计方面,主要选取不上人屋面标准,按照50kN/㎡进行荷载设计;

5)在对栈道设计荷载的调查中,我们对栈道所处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研究,对当地的主要建筑和市政设施进行了计算,结合其所处位置的条件,选择了3.5kN/㎡的标准。

6)恒载力中混凝土容重是指混凝土的容重,即在恒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容重。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粉刷的26kN/m3,另一部分是钢材78.5kN/m3。这两部分重量加起来就是混凝土的总重量。

7)本工程取重现期50年的,所以风荷载及雪荷载中基本风压W0=0.55kN/㎡,地面粗糙度B类。雪荷载雪压为0.20kN/㎡。该项目主要是建设门头,在结构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上9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依据本地的特点及规范,经过计算让结构体系更加科学、安全。

3.6全面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结构设计也应当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结构设计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例如,在大型工业建筑中,可以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预制构件来代替传统的砖混结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建筑成本。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目的,例如,工业厂房需要考虑设备安装和物流运输,而商业建筑需要考虑人流和空气质量等因素,以便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在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结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可持续的材料和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建筑物外墙和屋顶上可以安装太阳能板以利用太阳能资源。在全面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结束语:

概而言之,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不仅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成败,而且还能够为项目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全面考量多种因素,仔细研究现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可靠、稳固耐久。经过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一方面,设计过程缺乏充足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技术不足也是一大障碍。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本文将深入探讨当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挑战,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丽薇.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24):22-24.

[2]袁淋.高层建筑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J].低碳世界,2023,13(12):85-87.

[3]李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与安全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3):73-75.

[4]张罡睿.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居舍,2023,(29):91-94+97.

[5]耿飘飘.谈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中华建设,2023,(10):99-101.

[6]王彩香.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分析[J].居舍,2023,(21):102-105.

[7]杜文东.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3,(06):125-127.

[8]赵晓东.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和安全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6):178-180.

[9]路发.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113-1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