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有效对策
正文
前言:主体结构作为建筑的基础,与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都密切相关,主体结构质量问题会严重损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甚至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在具体建筑施工中,需要围绕主体结构展开详细全面的质量检测,并结合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实际要求合理选择相应的方法,有效把控主体结构检测中的相关技术要点,不断提高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成效,从而为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理论研究
1.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理论基础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是指建筑的各个构件的组合,包括钢筋混凝土、砌块和砌块等,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的:(1)确定好检测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检测,另一种则为间接检测。(2)将检验的结果与实际的情况相比较,并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对策。(3)将检查的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使其能够有效实施。(4)要把所有的数据记录下来,以便于后期的分析。做好相关的记录,以备日后的使用。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技术,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状况的掌握。
1.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模式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钢筋混凝土的检测。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需要对所使用的原材料以及水泥等材料的质量情况展开严格的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在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的检测中,必须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且还应该具备耐腐蚀性。(2)基础工程的检测。在开展地基的检测工作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到,所选择的建筑材料是不能够出现较大的问题的,而且还应当注重的是,对于所选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的需求。如果发现了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其替换为不合格的产品。(3)土方的检测。土方的检验是为了判断土质的具体状况,而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的评估时,也应将这一方面的指标作为重点。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与验收的实践原则
2.1坚持“质量与安全至上”
质量与安全是任何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诉求,而“质量与安全至少”则是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与验收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强化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就是要严格落实国家建筑施工标准和要求,同时确保建筑物、人与施工器械的安全,真正实现安全施工和高质量作业。
2.2系统性与周期性相结合
针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要秉持系统性和周期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此类工作的有效性,在整体计划的安排下周期性优化检测举措,确保质量检测最终成为验收工作的依托,为提升综合性项目品质夯实基础。此外,要灵活开展质量检测工作,安全不同阶段、不同周期的要求,变换检测方法,确保检测工作真正致力于问题的揭示和策略的提出,为质量检测和验收的价值最大化提供支撑。
2.3动态化管理原则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中,动态化要求十分重要,这也是确保建设施工有序开展的重要原则。具体来说,日常的质量检测工作要按照制度定期开展,同时要运用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主体结构的材料、刚度、稳定度、施工流程和技艺等开展定向检验,以便真正分析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因此,动态化的原则要体现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与验收全过程,进而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持续稳定运行。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3.1外观检测方法
基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开展期间,外观检测方法使用频繁,此项质量检测技术方法具有可视性强的鲜明特点,能够以直接、客观的方式,找出主体结构在外观上存在的缺陷。并且,其外观缺陷通常体现于混凝土结构当中,常见的有孔洞、裂缝、麻面缺陷。与此同时,在使用外观检测方法过程中,可以针对混凝土结构尺寸、质量等方面的缺陷展开全方位检测,通过对混凝土结构预埋件、结构距离进行详细查验,判断和设计标准要求是否相符。此外,还可以通过尺量方法的合理应用,全方位检测混凝土结构外部尺寸,保证全部测量参数均处于合理范围当中,进而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砖混结构砌筑砂浆检测
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贯入法、回弹法、筒压法等。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贯入法和回弹法。其中贯入法所用的设备具体包括砂浆贯入器、贯入深度检测仪、增力杠杆、测钉等仪器。砂浆贯入器的内部构造及主要配件(杠杆加力)示意图见图1。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力杠杆拉伸贯入杆,压缩工作弹簧至一定的工作行程,与挂钩挂上,在测试过程中扣动扳机,弹簧就会将测钉打入到砂浆表层,测钉贯入的深度就能代表砌筑砂浆的强度,砂浆的强度越高深度越小。而回弹法则是利用回弹仪来检测砌筑砂浆的强度,与上述混凝土回弹检测原理和方法相同。
图1砂浆贯入器的内部构造及主要配件(杠杆加力)示意图
3.3抗压强度检测方法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期间,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其中,采取的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又可以细分为:(1)钻芯检测方法;(2)回弹检测方法。一方面,钻芯检测方法需采取专业检测仪器,在对建筑结构取样分析的基础上,以样品检测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进行分析判断。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钻芯检测方法在测量精准度方面非常高,但是处于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威胁到主体结构的完整性,所以需慎用此类检测方法。(3)对于回弹检测方法来说,即利用回弹仪器,弹击混凝土结构表面,结合具体产生的回弹值、碳化深度,对整体结构的抗压强度进行分析判断。结合相关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回弹检测方法能够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且检测准确性高。因此,综合考虑,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中,可择优选用回弹检测方法。
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的砌体工程结构检测为例,作为砌块与黏合剂共同构成的工程结构,其构件强度主要受砌块、黏合剂影响。因已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已基本完成,不能以直接的方式得到部分砌块、黏合剂的检测数据结果。因此,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烧结砖回弹法。处于实际操作期间,考虑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关工作人员需合理选择测试区域,控制测试面积。比如,考虑到测试作业对砌体工程造成的震动破坏得到有效避免,避免选用距离砌体转角<25厘米的烧结砖当作测试对象。基于回弹测试期间,在烧结砖测试点上,需保证均匀分布的测试点至少5个,同时测试点需绕开表面裂缝、凹槽等缺陷部位,相邻测试点间距需控制在≥20mm。此外,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质量检测工作人员可直接采取仪器对测试数值读取,在比较分析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砌体工程结构的抗压强度、牢固性能等。
3.4钢筋检测方法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建设期间,钢筋为主要的原材料,为确保主体结构建设质量,则需确保钢筋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比如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如果未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安装等,则会使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处于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全方位检测钢筋质量,采取钢筋检测技术方法,判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钢筋材料数量、型号、规格、绑扎质量与施工标准要求是否相符。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4.1强化质量观念与认知,细化质量检测举措
思维理念是实践行动的先导。以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为对象,有效的质量检测工作将维护工程项目的综合价值,这也是工程单位与第三方单位的重要工作。从这个角度入手,施工单位必须强化对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自觉将其作为施工重要举措来抓,不断细化检测步骤和流程,确保检测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尤其是按照国家有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标准和规范,施工单位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密切合作,重点从砂浆、梁板检测入手,最后进行砌体与钢筋保护层的检测。与此同时,要着重检测、测试主梁混凝土的结构,并详细计算出钢筋之间的间距与钢筋的直径,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对施工所用材料、技法和设备做到完整掌握。
对于专业的检测队伍来说,必须熟悉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比如,在检测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梁板钢筋保护层与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规定,应及时记录相关参数并取证,同时加强与施工队的沟通协调,引导他们及时对主体进行加强,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出现问题。可以说,进一步增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有利于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也是确保项目平稳验收的重要基础。
4.2培训专业化的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作为主体结构检测的实施者,所有检测人员都需要通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并获得对应的资格证书后,才可从事检测工作,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就可能因为操作不规范或者操作不当等造成检测失误,进而影响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应用超声回弹法的过程中,不同首波高度下的声时值不同,此时就需要检测人员正确操作设备,确保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3科学配置检测仪器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需要借助大量的仪器设备,因此相关检测部门及人员需要在检测前做好对仪器设备的校正调试,确保其检测精度、工作性能等都符合相关要求后才可使用。同时,对于新仪器和新设备也需要提前开展校准调试,在经检验其符合相关要求后,才能用于检测工作之中。除此之外,所有仪器设备在使用完成后,必须定期开展保养维护,以此有效保证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
4.4确保现场环境符合检测要求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中,现场环境条件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检测人员也需要做好对检测环境的观察,尽可能营造满足检测工作所需的环境和条件。比如,超声检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时,环境中的钢筋、水分等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了避免因上述干扰因素造成最终检测结果失真,必须合理排除干扰因素,尽可能为检测工作营造最合适的条件,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结束语:
概而言之,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主体结构作为建筑的承载结构,其质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相关。在施工建设中必须应用相应的结构检测技术,对主体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排查分析,切实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合格。同时,相关检测人员需要有效把控主体结构检测中的关键内容和相关技术要点,不断提高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水平和检测结果准确度。
参考文献:
[1]蔡武成.基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主体结构检测要点与策略分析[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3,(10):96-97.
[2]曹立,周斌,苏宏洋.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23,49(08):30-31+34.
[3]欧才生.广西某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鉴定检测技术要点研究[J].居舍,2023,(19):175-177.
[4]马凤玲.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检测技术的若干要点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3,(06):92-94.
[5]赵永波.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主体结构检测[J].工业建筑,2023,53(06):270.
[6]黄云霄.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及重要性分析[J].砖瓦,2023,(05):101-104.
[7]苏文娟.住宅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要点研究[J].居舍,2023,(13):163-165.
[8]谭晓飞,付旭,赵春雨,李茜,刘焕芹.在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分析与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4):53-55.
[9]王志媛.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J].大众标准化,2022,(23):183-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