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血液净化中心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服务的效果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徐玉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

目的:评价开展人性化服务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到2024年5月期间在本血液净化中心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分入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分入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人性化服务。对比两组的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96%)比对照组(84%)高,治疗依从率(94%)比对照组(80%)高,并发症发生率(6%)比对照组(22%)低,P<0.05。干预前,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开展人性化服务可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均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血液净化中心;人性化服务;患者满意度;负性心理;护理效果

正文


血液净化中心是为中毒或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或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血液透析的周期漫长,操作复杂,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同时治疗费用也比较高,因此患者身心状态普遍不佳,而这会反过来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导致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显著改善[1]。常规护理不重视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患者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有限,而人性化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更多地为患者进行考虑,因此可以给患者的身心状态和治疗效果带来或直接或间接的显著改善[2-3]。本文选择20225月到20245月期间在本血液净化中心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评价开展人性化服务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产生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225月到20245月期间在本血液净化中心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分入50例,研究组分入50例。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43~67岁,均值为(55.81±7.29)岁;透析时间5个月~3年,均值为(1.77±0.31)年。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42~68岁,均值为(55.84±7.26)岁;透析时间4个月~3年,均值为(1.74±0.38)年。比较以上数据,P均>0.05,可进行两组间的对比。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但≤70岁;(2)无血液净化或血液透析禁忌证;(3)透析时间不少于3个月;(4)患者资料齐全;(5)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女性;(2)患有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3)患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4)存在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5)依从性欠佳。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合理安排饮食、营造整洁环境、宣教疾病和透析知识、皮肤护理、简单的心理疏导等。研究组进一步提供人性化服务:①引导患者熟悉不同病区的情况,向其介绍各种设备、药品的用法和各种标识的意义,向其介绍责任医护人员,讲述治疗流程,向患者强调积极配合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若条件允许,设立咨询台,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以解答其疑问。②通过亲切的语言交流、热情的服务态度、成功案例的列举、治疗期间的多多关怀、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等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对待疾病。③保证环境干净整洁的同时确保温湿度的适宜,以提高患者舒适度。清除室内障碍物,为患者合理摆放物品,以免影响治疗的进行。④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为其提供营养支持,确保其充分摄入热量和蛋白质,同时为其限制盐分摄入,禁止油腻、辛辣食物。⑤鼓励患者适当进行散步等低体力、有氧活动,禁止其剧烈运动,有助于改善其病情、提高其睡眠质量。⑤针对并发症主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做好血液通路护理,避免其被压迫、牵拉、脱落或堵塞;做好导管清洁和穿刺处皮肤清洁,经常更换敷料,注意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或隧道是否出现发热、红肿等表现,若有则及时处理,以预防和控制感染;为患者补充水分并控制脱水速度,以预防低血压发生;合理控制超滤速度或补液,以免因为血钠过低而引发肌肉痉挛。

1.3评估指标

1)治疗依从率:观察患者对血液净化中心各项工作的配合程度,完全配合为依从性理想,部分配合为依从性尚可,完全不配合为依从性欠佳,总依从率=(依从性理想例数+依从性良好例数)÷患者总例数*100%[4]

2)负性情绪评分:使用HAMA量表和HAMD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针对HAMA量表中的14条焦虑症状和HAMD量表中的17条抑郁症状进行评分,二者均为五级评分法,HAMA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HAMD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5-6]

3)患者满意率:将科室自拟问卷发放给患者,由其给出0~100分的评分,用以反映满意程度的高低,评分<60分者为满意度低,评分60~79分者为满意度可,评分为80分或更高者为满意度高,总满意率=(满意度高例数+满意度可例数)÷患者总例数*100%[7]

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肌肉痉挛、低血压、感染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工具SPSS-23.0处理研究中出现的各种数据,计量资料“x(_)±s”予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n(%)”予以x2值检验。差异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由P是否<0.05决定。

2结果

2.1治疗依从率

见表1研究组的治疗依从率(94%)比对照组(80%)高,P0.05

1:治疗依从率的对比n%

分组

依从性理想

依从性尚可

依从性欠佳

总依从率

研究组(n=50

3570.00

1224.00

36.00

4794.00

对照组(n=50

2958.00

1122.00

1020.00

4080.00

c2

——

——

——

4.332

P

——

——

——

0.037

2.2负性情绪评分的前后变化

见表2干预前,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

2负性情绪评分的前后变化对比c-±s

分组

HAMA评分(分)

HAMD评分(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n=50

19.79±4.01

7.28±2.31*

20.68±4.35

8.42±2.86*

对照组(n=50

19.82±4.06

13.86±3.24*

20.71±4.42

14.27±3.79*

t

0.037

11.693

0.034

8.712

P

0.970

0.000

0.973

0.000

注:对比干预前,*P均<0.05

2.3患者满意率

见表3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96%)比对照组(84%)高,P0.05

3:患者满意率的对比n%

分组

满意度高

满意度可

满意度低

总满意率

研究组(n=50

3774.000

1122.00

24.00

4896.00

对照组(n=50

3264.00

1020.00

816.00

4284.00

c2

——

——

——

4.000

P

——

——

——

0.046

2.4并发症发生率

见表4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比对照组(22%)低,P0.05

4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分组

肌肉痉挛

低血压

感染

总发生率

研究组(n=50

24.00

00.00

12.00

36.00

对照组(n=50

36.00

24.00

612.00

1122.00

c2

——

——

——

5.316

P

——

——

——

0.021

3讨论

血液透析/血液净化是一个周期非常长的治疗方式,治疗期间患者有较高的几率发生并发症,给身体机能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同时,治疗期间患者难以正常工作,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综合作用下,患者极易产生自责、焦虑等负性情绪,令其治疗依从性严重降低,从而给后续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8]。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给其治疗效果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血液净化中心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本文中对照组所行常规护理以“疾病”和“治疗手段”为中心进行护理干预,在措施上不仅不够全面,也缺乏细致性,护理质量较为一般,并且其不重视患者的负性情绪,因此虽然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病情的改善,但影响十分有限,患者依然处于负性心理状态,依从性也不甚理想。而人性化护理服务是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物,其不再以疾病为中心,而是将患者及患者的健康为中心,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这种护理模式不仅通过全面、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更是为患者营造了整洁、舒适的环境,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了饮食运动指导,使得患者舒适度显著提高,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此外,其更是针对血管通路采取了有力的维度,针对低血压等并发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9]。见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96%)比对照组(84%)高,治疗依从率(94%)比对照组(80%)高,并发症发生率(6%)比对照组(22%)低,干预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正能体现人性化服务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显著应用效果。对比张欢[10]报告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的负性情绪评分、3.33%的并发症发生率、93.33%的满意率,与本文中研究组的相关指标数值相近或趋势一致。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中心应为患者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使患者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杨兰换,黄智荔,邝秀兰.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五常法的应用价值研讨[J].婚育与健康,2023,29(22):190-192.

[2]范玉娟,蔚雪,赵婷婷.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以及防范对策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5):40-41.

[3]吕元桑,周玲令,周静.人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4):142-145.

[4]张渊,杜爱燕,宋志宏,.精准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循证护理,2021,7(01):83-87.

[5]周燕,顾春艳,王爱萍.循环质控理论为指导的细节护理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1):147-149.

[6]王乃馨,刘云红,孙明洁.精细化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10):1248-1250.

[7]贾丽娜,王萍,秦立娥.集束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预防感染的作用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03):461-464.

[8]陈秀玲,石英,马燕,.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标准化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标准化,2022,1(04):181-183.

[9]李丽莉.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1):99-100.

[10]张欢.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2):1883-18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