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叙事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依从性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杨玲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对其心理弹性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病例开始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共选取此时间段内的3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展开对比性研究,依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纳入15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纳入150例开展叙事护理,对比实施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遵医行为等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弹性水平和遵医行为水平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中采取叙事护理能够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帮助患者不断提升心理弹性水平和治疗的依从性,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叙事护理;慢性乙型肝炎(CHB);心理弹性水平;依从性;护患关系

正文


慢性乙型肝炎为肝炎疾病的高发类型,腹胀与恶心为典型症状,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方案来抑制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可能会造成肝纤维化的情况,从而诱发肝硬化,甚至是出现肝癌风险等,该病迁延不愈,治疗周期比较长,很多患者在早期还能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但是能一直保持依从性的患者比较少,而慢性乙型肝炎必须要加强生活中的用药、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的监督,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及治疗依从性[1]。叙事护理是近年来临床上兴起的一类优质护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引导患者叙说故事,直面自己内心的表达,不仅有助于患者宣泄情感和表达思想,同时也能将现存的问题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出来,帮助患者认识到重构疾病故事的意义,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感,既往经表明该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确切,因此逐渐被运用于慢性病、创伤及癌症患者[2-3]。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旨在研究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影响和价值,现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以对照研究形式展开,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开始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共选取此时间段内的3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展开对比性研究,依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男/女:89/61;年龄37-74岁,平均(61.6±7.3)岁,Child-Pugh分级(肝脏储备功能量化评估分级标准)为A级/B级/C级:72/50/28,病程2-13年,平均(7.5±2.9)年;对照组男/女:91/59;年龄37-75岁,平均(61.4±7.1)岁,Child-Pugh分级(肝脏储备功能量化评估分级标准)为A级/B级/C级:78/57/25,病程2-14年,平均(7.5±2.7)年。组间数据均衡,可完成以下比较分析(P>0.05)。

纳入标准:入选300例患者均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具备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方便随访。

排除标准:合并其它病毒感染、严重性器质性疾病、其它慢性疾病、精神性或心理性疾病;存在其他肝脏疾病,如遗传代谢性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肝癌等;入组前存在严重性并发症,如肝性脑病;妊娠期、哺乳期[4]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如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疏导,给予科学合理的医嘱用药及饮食指导,强调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叮嘱按时来院复查。

研究组开展叙事护理:(1)收集叙事资料。首先收集就诊患者的资料,包括既往史、手术史、家族史等,还要问清楚乙肝病毒感染的病程时间,同时观察患者的日常表现、情绪、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总结现阶段患者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选择恰当时机,如患者情绪处于稳定状态下,而且经过治疗病情也在良好控制的状态下进行沟通,首选需要和患者建立起信任的桥梁,鼓励患者大胆倾诉内心想法,给自己找到一个情感的宣泄口,护士需要认真倾听患者讲述,也可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不断的开导和鼓励患者,引导患者勇敢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并详细记录。其次,就是要了解患者在饮食和生活方面的喜好,比如饮食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是否喜欢喝酒和抽烟,频次和量怎么样,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运动,喜欢或者擅长的运动方式是什么,运动的频次等;然后诱导患者讲出睡眠怎么样,是否有失眠现象,如果失眠有什么解决办法。此外,也可以了解患者的工作性质、家庭婚姻等判断社会关系,也为后期提供良好的心理干预奠定基础。(2)讨论和总结叙事内容。和患者的叙事谈话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判断患者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下,情绪和心理是否稳定,同时也要指出患者面临的叙事问题、矛盾和负性情绪等与人非一体,不能氢气对患者贴标签,鼓励患者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长期的治疗,勇敢战胜病魔,掌握更多自护技能积极生活。(3)强化干预:通过总结和归纳患者存在的问题可以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如帮助患者构建生活作息时间,合理安排运动和饮食内容,在饮食上注意首先必须要严格戒烟戒酒,研究非常不利于慢性乙肝的疾病进程,其次注意营养均衡的饮食,多进食一些高蛋白类食物,以新鲜水果蔬菜为主,肉蛋奶时必须品,少吃油炸或糖类食物。运动方面可以建议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并把握好运动强度,建议每周运动2-3次,每次运动30-40min,后续可依据患者实际运动情况,对运动强度与时长等进行调整。要求患者日常生活中按时作息,保障睡眠充足,并能够定期复查。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十分重要,对乙型肝炎病毒增殖的抑制和改善不良症状效果明显,有助于提升肝功能,遏制肝组织的恶性病变,以达到控制及防范肝硬化或肝癌的效果。与此同时也要告知患者抗病毒药物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也会产生差异化不良反应,要自己掌握不同不良反应所表现出的症状,并详细告知药物治疗周期及所需费用,以使患者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工作。(4)结构叙事内容。结合患者的叙事内容,用积极、向上的信息改写消极内容,同时加强对慢性乙肝防治的主题讲座,发放慢性病疗养宣传册,并主动为患者宣教慢性病知识,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叮嘱其按时复查,以视频方式纠正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也要注意自己的餐具、洗浴用品需要和家人分开放置,在外用餐也要注意与其他人区别餐具使用,加深患者的疾病影响,重塑自我,养成良好习惯乐观生活。

1.3 观察指标

 1)参照心理弹性测评表,评价因子选取愉悦度(20分)、情绪控制力(20分)、抗压能力(20分),随着分值增加,提示心理弹性有所提高[5-6]

2)遵医行为  按照临床标准和医嘱内容,综合评判患者按时复查、健康生活、科学用药的状况,每项内容获取值0~16分,获取数值越高视为患者的遵医性高[7-8]

1.4 统计学方法

录入数据到SPSS-21.0软件中,计数数据(n,%)检验卡方值,计量数据c-±s)检验t值。如果P值低于0.05,那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价两组心理弹性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愉悦度、情绪控制力、抗压能力等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上述评分更高,P<0.05,见表1

1评价两组心理弹性   (`x±s)

组别

愉悦度(分)

情绪控制力(分)

抗压能力(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150

7.1±1.3

10.9±1.3

9.3±1.7

12.3±1.6

8.8±1.4

11.7±1.5

研究组(n=150

7.2±1.6

13.7±1.2

9.4±1.6

14.2±1.4

8.6±1.3

12.6±1.3

t

0.594

19.383

0.524

10.945

1.282

5.553

P

0.552

0.000

0.600

0.000

0.200

0.000

2.2对比两组治疗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获取参数比较,研究组获取的遵医行为数值显著更高,P<0.05,详细参数见表2。

2  对比两组治疗遵医行为  (,分

组别

例数

按时复查

健康生活

科学用药

对照组

150

10.4±1.5

9.7±0.7

10.1±1.6

研究组

150

13.2±1.2

10.6±0.4

12.1±2.1

t

--

17.852

13.671

9.278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迁延不愈,且预后较差,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其治疗的信心,有必要在常规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提供叙事护理,以帮助正确认知疾病,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疾病,防范不遵医嘱用药及不良生活习惯加重病情,有效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9]

现代医学提倡生物-心理-社会相契合模式,叙事医学理念要求医护人员及患者之间应共情、反思等,以此促使病患心理状态的改善,叙事护理基于这一理念发展而来,针对慢性乙肝患者,通过叙事护理的方式,鼓励患者大胆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需求,并且通过谈话和叙事掌握到该患者护理需求有哪些,从而制定计划[10]。从日常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情绪、心里状况以及遵医行为等多个角度入手,让患者对疾病的发展、治疗以及预后有一个美好的预期,而且通过家人和护士、医生多方合作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升自我的管理能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接受治疗,在生活中也要做好自我管理,从用餐、用药、生活作息上严格要求自己遵从医生医嘱,而且结合研究数据也发现,通过叙事护理的研究组,其心理弹性水平明显较高,而且遵医行为也更好,说明了该护理模式具有较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蒲慧明,任艳叶. 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及疾病控制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 9 (03): 150-153.

[2]林巍. 社会支持护理联合叙事干预对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病耻感的影响观察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3, 27 (36): 94-96.

[3]窦侠玲,杨洋,陶锡琳. 叙事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实施效果研究 [J]. 婚育与健康, 2023, 29 (21): 157-159.

[4]温姗姗,林涛发,林育红等. 强化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 (27): 78-82.

[5]蒋春芳,马静,韩倩倩等. 个性化护理结合心理支持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 (09): 130-132.

[6]雷婷. 分析人文关怀结合个案化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失眠症患者心理弹性支持、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 10 (08): 1867-1869.

[7]刘素红,李艳芳,朱丽君等. 叙事医学干预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3, 32 (13): 2486-2489.

[8]张雪姣,张蕾,王静. 叙事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依从性的影响 [J]. 临床医学工程, 2023, 30 (06): 839-840.

[9]杨洋,窦侠玲,李艳. 聚焦解决模式联合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 20 (08): 1111-1116.

[10]李爱辉,李苏丹,周萌. 叙事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良情绪、健康信念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3, 32 (02): 372-3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