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胃痛临床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慢性胃炎胃痛;临床研究
正文
如今慢性胃炎胃痛成为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幽门杆菌感染有很大关系。从医学角度来看,慢性胃炎胃痛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中医普遍认为胃痛是由胃气郁滞、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导致,而且患者出现慢性胃炎胃痛症状大多也与肝脾功能有一定关系,如果机体存在肝气郁结的情况,也会导致脾胃失和。中医临床上经常会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胃痛,而且经过论证和实践也能够发现这种治疗方式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基于此,文章以“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胃痛临床研究”为主题,希望通过研究获得更多成果,为广大患者谋求更多福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
组别 | 例数 | 男/例 | 女/例 | 年龄 | 平均年龄( ±s,岁) | 病程 | 平均病程( ±s,年) | 临床表征/例 | ||
浅表性 | 萎缩性 | 糜烂性 | ||||||||
观察组 | 35 | 17 | 18 | 20~60岁 | 41.33±5.69 | 3~5年 | 4.77±3.11 | 10 | 10 | 15 |
对照组 | 35 | 14 | 21 | 25至62岁 | 39.71±7.18 | 3~6年 | 4.94±2.89 | 8 | 11 | 16 |
纳入标准:(1)经过医院诊断符合慢性胃炎胃痛疾病的临床表征,且经过仪器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胃痛患者;(2)从中医角度看,患者表现出典型的胃脘疼痛症状,且伴有大便不畅、胸闷嗳气、情志失衡、肝郁气滞等临床指征;(3)患者年龄在20至70岁之间;(4)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均已知情,且愿意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其他脏器功能存在障碍;(2)患有内分泌障碍疾病;(3)对本次实验使用的药物有过敏症状;(4)存在认知障碍或是精神疾病;(5)患者本人并非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将会接受常规西医西药治疗的方式,医护人员将会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治疗方案,酌情使用抗酸药(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兰索拉唑)、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胃复安、甲氧氯普胺)、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卡托普利、洛塞克)等西药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将会接受柴胡疏肝散的治疗方式,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加减治疗。从中医领域的角度来看,医生对待慢性胃炎胃痛患者开具的柴胡疏肝散药方成分比较相似。但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方成分。例如,患者表现出胸胁胀满疼痛严重的症状可以在现有药方成分的基础上酌情添加木香、青皮、郁金;患者表现出脘胁疼痛严重的症状可以在现有药方的基础上添加延胡索、川楝子等成分;患者表现出呃逆、嗳气频作的症状可以在现有药方的基础上添加沉香、姜半夏、旋覆花等成分;患者表现出泛酸严重的症状可以在现有药方的基础上添加煅瓦楞子、海螵蛸等成分。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对比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等。具体的评判标准为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临床指征比较平稳、炎症反应消失、且心情比较平和,胃镜检查无异常即为显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临床指征有所改善、情绪状态也比较稳定、炎症反应有减弱趋势即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临床指征和心理状态没有明显改善,炎症反应也没有改变即为无效。
(2)症状积分评分标准主要是对患者存在的胃脘痛、腹胀、反酸、恶心、嗳气等临床症状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为0分即为无症状,评分为1分即为偶发症状,评分为2分即为经常出现症状但症状不严重,评分为3分即为症状出现几率比较频繁且影响比较严重。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指标包括腹泻、恶心、反胃、皮肤过敏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将会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 ±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用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治疗之后临床疗效对比情况分析
根据表2给出的数据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治疗之后临床疗效对比[例(%)] | |||||
组别 | 例数 | 显效/例 | 有效/例 | 无效/例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35 | 20(57.14) | 13(37.14) | 2(5.71) | 33(94.28) |
对照组 | 35 | 15(42.86) | 8(22.86) | 12(34.28) | 23(65.71) |
X2值 | 5.740 | ||||
P值 | 0.015 |
2.2 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根据表3给出的数据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对比( ±s,分) | |||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观察组 | 35 | 6.71±1.55 | 3.23±1.40 |
对照组 | 35 | 6.43±2.10 | 5.27±1.61 |
t值 | 0.660 | 6.503 | |
P值 | 0.512 | <0.01 |
2.3 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情况分析
根据表4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4 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 ||
组别 | 例数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观察组 | 35 | 2(5.71) |
对照组 | 35 | 8(22.86) |
X2值 | 3.840 | |
P值 | 0.047 |
3 结论
中医理论上普遍认为胃痛是由脾胃气血不畅、经络受损导致【1】。由于脏腑之间相互影响,因此治疗慢性胃炎胃痛也不能单纯就胃部单一器官治疗的角度入手,而应当综合考虑,以此保证治疗效果。西医在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疾病时用药以促进胃肠动力、抑酸保护胃黏膜为主要目的,但是比较常用的西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2】。中医讲究平和治疗,不会急于求成,会从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着手,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处方。虽然慢性胃炎胃痛疾病的发病位置在胃腑,但是与患者的肝脏功能也有一定关系。因此,中医使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通常来说,中医针对慢性胃炎胃痛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升阳解表、活血行气的目的,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消化不良和胃部疼痛等问题【3】。从柴胡疏肝散主要成分的疗效来看,柴胡可以使患者改善饮食积聚、胃肠心腹结气的症状;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香附具有帮助患者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枳壳和陈皮具有理气宽中、消胀行滞的功效;白芍和甘草具有清热解毒、养血柔肝的功效。中医会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加减中药成分,确保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胃痛症状,保证治疗效果。
本次实验通过对比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手段和柴胡疏肝散治疗手段对慢性胃炎胃痛患者产生的效果,论证柴胡疏肝散的临床效用。参与实验的70位患者将会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根据观察数据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总有效人数33人、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人数23人、总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患者这几项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故而从上述数据可以推论,柴胡疏肝散在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疾病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康复痊愈。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在胃脘痛、腹胀、反酸、恶心、嗳气等症状表现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可见,柴胡疏肝散在临床治疗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出现的异常症状,避免患者出现健康风险。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指标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胃痛能够有效规避不良反应,使患者得以免受不良反应的折磨。
对于很多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来说,选择西医西药治疗或是选择中药治疗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4】。如果患者急性发作或是出现出血现象以及剧烈疼痛感,可以采用西药治疗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快速止血止痛。如果不是急性发作期,患者可以选择中药治疗,避免产生不良反应,也可以调理脏腑,根除疾病。由于西医认为慢性胃炎胃痛通常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因此会推荐患者使用西药治疗【5】。中医通常认为慢性胃炎胃痛疾病多发于脾虚胃寒等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手脚冰凉、大便稀溏等症状,因此推荐患者使用中药疗法,从根本上改善胃肠功能,减轻各器官工作压力。西医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都强调要按照按量服药,并且调整饮食习惯,保持健康饮食健康作息【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还需要尽量清淡饮食,少吃多餐,使肠胃功能能够尽快恢复,确保自身得以及早摆脱病症。对于慢性胃炎胃痛疾病来说,患者切忌暴饮暴食、油盐辛辣,必须控制饮食,多食用有利于改善肠胃功能状态的食物。患者也可以向营养科医生咨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作营养食谱,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保证恢复效果,使自身在短时间内摆脱疾病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在治疗康复阶段,患者不能着急,也不能自暴自弃,放任本性,否则会使病情加重。部分患者为了尽快恢复,摆脱痛苦,会选择西药治疗的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起效,但是经常会出现不良反应,导致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患者认为中药治疗见效比较慢,而且不如西药简单方便【7】。也有部分患者对利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的临床效果存疑,不愿意浪费金钱和时间进行中药治疗。因此,医院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由医生向患者解释利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疾病的效果和原理,使患者能够从思想上接受中药治疗。必要时,医院也可以开发西医和中医联合治疗的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方式与柴胡疏肝散等中医治疗方式有效结合在一起,在满足患者治疗需求的同时,展现出更好的疗效和价值【8】。柴胡疏肝散在慢性胃炎胃痛临床治疗方面的推广和普及,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中药治疗在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到中医治疗的作用和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动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为重新焕发中医中药行业发展生机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疾病,不仅可以使更多患者受益,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医院和科室的治疗水平,对于医院、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9】。这也是医院和医生积极推广柴胡疏肝散治疗方式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梁子盟. 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胃痛临床研究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 (09): 63-65.
【2】 郭蕾.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新疆医科大学, 2023.
【3】 汪志敏. 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2.
【4】 盛成和. 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气滞型胃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J]. 中外医疗, 2020, 39 (28): 171-173.
【5】 覃深.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
【6】 夏酉年,查安生,邹晓华等.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15 (01): 123-126.
【7】 杨鹏飞,赵增武. 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气滞型胃痛临床研究 [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0 (04): 34-36.
【8】 姚瑞萍.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37例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 (08): 98-99.
【9】 郭孟凡,李瑞艳,尹小伟. 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J]. 河南中医, 2023, 43 (04): 589-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