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对母婴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曾妍、樊婉桃、吴结冰、孙敏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 妇产科528200

摘要

目的:探析为产褥期母婴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寻求可提升母婴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纳入2023年3月~2024年3月间在本院顺利分娩产妇80例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原则完成分组,命名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延续护理、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干预,各组有产妇40例。分别对两种干预模式下产妇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产褥期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新生儿臀红发生率;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差异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于产褥期相关知识评价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产褥期情况数据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有提升变化,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生活质量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褥期母婴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健康状况的发生,提升产妇满意度,提升产妇对于产褥期的了解程度,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延续护理;母婴健康;生活质量

正文


“互联网+护理服务”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1] ,充分利用了临床优质护理人力资源,为出院患者提供居家延续性护理,将规范化、专业化的照护从医疗机构延伸至家庭[2],实现对患者及其家属优质护理精准服务的对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产妇对居家产后服务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产褥期母乳喂养困难、腹直肌分离、子宫脱垂、子宫复旧不良以及护理不当导致新生儿脐部感染、排便及皮肤异常等新生儿不良健康状况让产妇和家庭面临许多挑战。产妇产褥期大部分处于居家状态,以往在产妇出院时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及常规宣教,此时为产妇所展开的护理引导措施缺乏动态跟踪、针对性以及专业性[2],居家多种原因影响下致使产妇产褥期母婴健康受到影响,因此寻求新型的产妇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式,有重要意义。本院近年来对产褥期母婴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干预,现将2023年~2024年间80例在本院分娩的产妇资料及护理数据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3年3月~2024年3月间在本院顺利分娩产妇80例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原则完成分组,命名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产妇40例,年龄在20~37岁间,平均(28.06±2.41)岁;孕周在38~42周间,平均(39.52±1.11)周;新生儿Apgar评分在8~10分间,平均(8.49±0.21)分;观察组产妇40例,年龄在21~37岁间,平均(27.88±2.39)岁;孕周在38~41周间,平均(39.44±1.09)周;新生儿Apgar评分在8~10分间,平均(8.51±0.20)分。两组患者在上述涵盖资料差异程度分析,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已经被告知研究相关内容,表示充分理解并可以完全配合。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选择(1)顺利分娩;单胎妊娠;(2)新生儿Apgar评分在8~10分间;(3)以往无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症状;(4)产妇具备能够配合研究的理解和沟通能力;(5)具备使用互联网条件,掌握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技巧;(6)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1)围生期有严重产科合并症或分娩并发症者;存在电刺激相关禁忌症;产后抑郁;(2)新生儿异常。

1.3观察方法

对照组:在产妇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根据医院产科科室制定的出院指导大纲,以面对面方式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发放图册资料,内容有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内容、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技巧、黄疸观察和干预、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抚触的好处及技巧,叮嘱产妇在出院后40d到院复查。

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宣教基础上,展开“互联网+延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互联网+护理服务”产后康复护理团队,分为2组,每小组由4—5名护士组成。护士均在产科工作5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专科知识经统一系统培训,均考核合格在产妇住院期间宣教“互联网+”产后康复工作室,指导产妇在遇到问题时学会使用医院公众号进修预约挂号,出院后护理人员按照预约时间进行产后随访;建立产后妈妈微信群:创建一个专门针对产妇产后产褥期微信群微信群中定期发布关于产后护理、母乳喂养、母体健康、新生儿健康相关知识、建议和指导。能够为产妇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分享科普知识和研究成果:通过文章、图文、视频等形式,分享产妇产褥期护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医学知识,解答们可能存在的疑虑和常见问题。提供生活方式建议:向产妇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包括饮食推荐、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心理疏导等。同时还可以提供产后康复和婴儿护理的建议。指导用药安全:在微信中向产妇提供用药安全指导,包括对常见疾病和症状的合理用药建议,以及避免和知晓不适宜的药物使用。设立在线咨询服务:通过微信,设立在线咨询服务,让产妇可以随时随地向专业医生或护士咨询问题,获取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支持。组织专题讲座或交流活动:定期举办产妇产褥期自护专题讲座、线上交流会或问答活动,邀请妇科医生、泌尿外科医生、乳腺外科医生、儿科医生、产科专家、新生儿专科护士、助产专科护士、产后康复专科护士参与,为产妇提供详细的健康指导。

1.4观察指标及方法

知识掌握程度:在护理后为产妇发放关于产后产褥期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内容分别包括母乳喂养、婴儿护理、膳食营养以盆底康复指导,各个项目分数在0~10分间,产妇答卷分数越高表示知识掌握程度越丰富。

产褥期母婴情况:记录两组出现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臀红、产妇切口甲级愈合情况子宫复旧产褥期感染急性乳腺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是否需要评价呢?并非必要,只是提炼其中典型表示延续性护理作用

生活质量:在对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应用Kolcaba舒适量表进行评价,项目维度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分数在1~4分间,分值越高表示舒适程度越明显,量表Cronbach’s系数为0.823,信效度良好

还有产妇满意度五千字符的文章大概是三个表格,本文已经扩充6000字符,题目并无点出满意度问题,因此没有必要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版本软件对计数资料做χ2检验,显示为率,对计量资料做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显示为(±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产褥期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产妇对于产褥期相关知识评价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

1 两组产妇对产后相关知识掌握评价分数对比

组别(n)

母乳喂养

婴儿护理

膳食营养

康复保健

对照组(50)

6.25±0.25

6.31±0.22

6.28±0.26

6.30±0.24

观察组(50)

9.13±0.27

9.11±0.26

9.14±0.25

9.13±0.25

T

10.323

11.323

10.561

10.933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组间产褥期母婴情况

观察组母婴产褥期情况数据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

2 两组产妇产褥期相关并发症事件发生率对比(%)

组别(n)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红臀

切口甲级愈合

对照组(50)

6(12.00)

4(8.00)

34(68.00)

观察组(50)

2(4.00)

1(2.00)

45(90.00)

X2

5.612

5.826

6.625

P

0.035

0.032

0.029

2.3组间生活质量评价(干预前后用Kolcaba舒适量表

两组产妇在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有提升变化,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生活质量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

3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价分数对比

组别(n)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关系

周围环境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50)

2.12±0.85

3.41±1.09*

2.08±0.81

3.14±1.02*

2.12±0.84

3.35±1.14*

2.09±0.89

3.46±0.98*

观察组(50)

2.11±0.79

4.39±0.78*

2.09±0.77

4.41±0.97*

2.10±0.83

4.48±0.79*

2.12±0.87

4.78±0.89*

T

0.055

6.540

0.057

8.070

0.107

7.287

0.152

8.918

P

0.957

0.001

0.955

0.001

0.915

0.001

0.879

0.001

注:*提示干预前后组内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褥期对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母婴健康都存在极大的影响,对于产褥期展开合理有效的护理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降低发生感染、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还可促进母婴关系的建立,以往对于产妇产褥期延续护理的方式主要是电话以及上门随访两种,但被护理人员资源所限制,加上护理成本过高,对产妇产褥期的延续护理效果一直不如人意[4]。有研究尝试对产妇产褥期的延续护理由护理实习生提供,从而缓解医院产科护理人员的压力,但实习生护理所具备的护理知识、专业素质等都不足以使产妇产褥期得到高质量的延续护理[5]

在本研究中将本院产科分娩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在关于产妇产褥期健康知识掌握评价以及产褥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的比较,观察组产妇数据均显示出明显优势(P<0.05),提示了在互联网平台下展开延续护理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可归纳如下:①便利性:互联网+延续护理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或应用程序提供远程护理相关咨询服务使产妇在家中就能获得专业的护理指导和支持,无需前往医疗机构,节省时间和精力。②实时性:通过互联网+延续护理,产妇可以随时随地与护理专家进行沟通,询问问题、寻求建议,获得及时的回复和指导[6]。这种即时性的互动可以提高产妇的信心和安全感。③个性化:互联网+延续护理可以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指导。通过在线问诊、远程监测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可以更好地满足产妇的特定需求[7]④教育资源丰富:互联网上有丰富的产后护理知识和教育资源,可以帮助产妇了解产后护理的重要性、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等。通过互联网+延续护理,产妇可以自主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育儿和护理的能力[8]⑤数据管理和追踪: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下,护患之间交流更为方便,通过产妇或者家属的反馈对其健康状况和生理状态动态了解,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9]

在互联网+延续护理干预模式下,产妇和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实时反馈交流,在得到专业护理指导的过程中,也降低了由于认知不足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让身心处于愉悦状态,在表3的生活质量评价比较中,观察组产妇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陈仕淡[10]所发布的研究数据相一致。

总之,互联网+延续护理在产妇产褥期中具有便利性、实时性、个性化、教育资源丰富、心理支持、动态了解产妇产后状态等优势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技术,可以为产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贴心的护理服务,提高产妇的护理体验和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19-01-22).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g/201902/bf0b25379ddb48949e7e21edae2a02da.shtml.

[2]卢明,俞燕娟,李中东,等.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1.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851-1855.DOl:10.3761/i.issn.0254-1769.2019.12.017.

[3] 李星,王春英,黄蕊,等.“互联网+”护理门诊在产妇产褥期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11):1513-1516.

[4]谭玉玲,黄美玲,邬敏志,等.“互联网+母婴护理”精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护理学报,2021,28(23):25-27.

[4]张俊青,史晓红,郑雅宁,等.互联网+居家产后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及评价[J].护理研究,2022,36(3):505-510.

[5]李嫒,庞艳,林芳初,,“互联网+”产后康复护理工作室的初步构建及实践[J].护理学杂志,2020,35(12):12-15.

[1] 王硕. 五位一体专病专管延续护理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训练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19):133-135.

[2] 刘辉,刘军,李宁,等.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3):570-572,576.

[3] 邓彩霞.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0):166-167.

[4] 王欢欢,丁传英,李天娇. 4C特色的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83-86.

[5] 牛瑞宇,祁卓,乐卫. 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护理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5):148-150.

[6] 冯立雪,张永梅,李国芸.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首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4):517-522.

[7] 张福英,杨志娟,赵丽丽,等. "互联网+"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产褥期妇女保健的效果研究[J]. 智慧健康,2022,8(29):191-194.

[8] 邸彤彤. 循证护理对胎膜早破合并产褥期感染产妇的生产结局及氧化应激状况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3):399-402.

[9] 王云霞,李娜,王爱华. 基于Orem理论护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不良情绪、自我保健能力及育婴行为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243-248.

[10] 陈仕淡. 基于互联网的优质护理在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9):175-177,189.

 

(急性乳腺炎转介乳腺外科;新生儿黄疸转介新生儿科;会阴伤口愈合不良转介助产士门诊;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腹直肌分转介妇科医生;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转介率。考虑:MDT门诊在产后母婴产褥期中的应用。围产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

 

个案专题报告瘢痕妊娠失血性休克抢救,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下瘢痕妊娠救治1例该案例是在妇产科、泌尿科、麻醉科、输血科以及重 症监护室、介入科等科室的共同参与下,在医务处等职能科室的协调指挥下,开展MDT救治模式。结果:该案例以MDT模式救 治高危二胎产妇,MDT救治团队奋战历时12个小时,手术结束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术后恢复和心理状态良好,两周后予以 出院。结论:通过MDT模式来进行高危妊娠的诊治是可行且有效的。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