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胡泓皓

江西隆锦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出现了显著的拓展,基于此,各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在此过程中,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积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的科学优化。与此同时,其对于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合理保障具有积极价值,基于此,为了全面促进具体工作的合理落实,研究人员表示,施工企业应积极做好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高度关注,并有效结合工程施工经验对于管理工作制度进行不断探索与改良,以便促进自身施工综合体系的发展与改进,继而为工程项目效能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关技术

正文


前言:在全面推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全面重视建筑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具体的建筑项目施工的实践过程中,只有全方位重视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实现预期的工程质量目标,能更好地有利于实现工程项目优化。在此环节中,高质量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能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整体施工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所以,结合具体的建筑施工项目,在施工现场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应全面重视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从自身的工程经验出发,积极思考如何主动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进行管理工作制度的创新,能更好地实现施工综合体系的逐步完善,以便能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效能,并提供全方位的有效保障。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的影响因素,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需要落实以下原则:

1.1预防为主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首要原则是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强培训和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及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控制措施,有效地预防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1.2综合管理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管理。包括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装备的配置和使用符合要求,以及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检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1.3不断改进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推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借鉴和吸取其他行业和地区的安全管理经验和先进做法,不断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1.4实行科学化管理原则

借助科学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强化日常的管理科学的研究,能够以此为基础形成稳定有效管理科学应用体系。只有做好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的,借助动态的跟踪来实现科学有效管理,才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目的,实现安全管理的性质提升。

2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安全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直接决定了工程管理的最终效果。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安全管理能够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内容,只有通过高效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形成稳定有效配合状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形成稳定有效的运作模式,可以保证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2.2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当前各类优秀项目的情况来看,优秀施工项目的所有质量都有一个共同性的特征,需要有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支撑,才能够落实相关的内容。所以只有做好安全保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才能够打造良好的应用氛围,营造舒适的安全施工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工作人员施工积极性,更好地提升整体的效果。

2.3有利于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实质性的提升,避免出现建筑事故。一定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整体理念,落实核心的观念和方法。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安全管理问题,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的各项工作,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水平的主要因素

3.1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工程施工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日常工作中,作为大多数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往往会被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合理落实造成重要影响。然而,就目前而言,为了满足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部分施工企业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招募时降低了相关职位的准入门槛,从而导致施工队伍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总体相对偏低,继而不利于其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对于具体工作进行合理开展落实,限制了工程施工效果的全面提升与优化。基于此,施工人员在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参与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有效遵循专业知识对于技术和设备进行应用,进而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2工程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具体工作执行存在困难

从管理工作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在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控的过程中尚未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在落实问题上往往遇到了诸多困难。在这一问题上,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由于制度的匮乏,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在细节实施方面往往缺乏足够的标准和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指导,进而不利于施工工作目标的全面达成,对于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与改进造成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难以合理对自身工作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与评估,进而限制了工作效果的进一步保障,这一问题直接增加了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系数。

3.3材料管理问题

施工现场存在材料堆放不规范、混乱的情况,这种问题会带来相关安全隐患。第一,不规范的材料堆放导致材料倾斜、滑落或垮塌,给施工现场的工人带来伤害的风险。未经妥善安置的材料会失去平衡,造成意外的掉落,引发工人被物体砸伤、压伤或摔伤等意外伤害。此外,大量材料堆积在一起,如果没有良好的支撑和分隔措施,会发生垮塌,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事故。第二,不当的材料存放还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某些材料如易燃物、可燃气体等,如果存放不当,会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导致火灾或爆炸。例如,未正确存放的油漆、溶剂等易燃物在高温或火源的作用下引发火灾。此外,如果存放的氧气、乙炔等可燃气体没有正确隔离和防护措施,会因为火花或火源引发爆炸事故,对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第三,不规范、混乱的材料堆放还对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造成影响。材料堆放杂乱无章,妨碍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和疏散通道,阻碍人员和设备的移动,增加应急疏散的困难。此外,材料堆放不规范导致施工现场的可见性下降,增加发生事故的性。工人会因为视线被阻挡而无法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增加受伤或事故发生的风险。

3.4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施工现场经常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等,然而,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相关安全问题,给施工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风险。第一,不当地操作导致机械设备故障。若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经验,不熟悉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错误操作或操作不规范会对设备的各个部件造成损坏,从而引发设备故障。故障的机械设备会突然停止工作,导致设备在高空或高风险区域中悬挂或倾覆,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第二,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失控。如果机械设备的维护不及时或不彻底,会出现诸如刹车失灵、控制系统故障等问题。这种情况下,机械设备会无法有效控制或停止,造成设备失控,对施工人员造成严重伤害风险。例如,起重机在吊运重物时,如果控制系统失灵,导致失控下坠,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甚至致命事故。第三,不合理的机械设备布局和操作场地限制也引发安全问题。在狭小的施工现场,如果机械设备布局不合理,会导致设备之间互相干扰、碰撞或过近作业,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同时,如果施工现场没有充分考虑到设备操作的空间限制和安全距离,操作人员会因为狭窄的空间和障碍物而难以进行操作,增加了误操作和事故的性。

4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水平与技术综合能力的相关措施

4.1做好施工技术专题培训,强化施工人员专业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水平的全面提升,施工企业应积极做好对于工作人员的密切关注,从而引导一线施工人员定期对于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专题培训,以便促进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与改善。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开展,施工企业可以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优秀施工队伍的充分构建,从而确保施工人员充分掌握不同施工安全知识与技术的使用方法,以便确保其在施工期间可以严格遵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进而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通过结合专题知识进行培训,有利于帮助施工人员在工作期间合理强化安全意识,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2推动施工管理制度构建,保障细节工作有据可循

在制度问题上,施工企业应积极做好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制定与完善。在此过程中,企业应积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于安全管理细节问题进行合理补充,以便确保相关工作制度更为符合工程施工期间的主要诉求。总的来看,通过有效实现对于具体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相关企业可以更好地帮助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对于具体问题进行科学处理与分析,有助于实现安全管控工作目标的进一步达成,对于工程施工效能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价值。

4.3加强材料安全管理

第一,确保材料堆放规范有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避免材料堆放不规范、混乱的情况。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区域,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倾斜、滑落或垮塌的风险。第二,加强材料的检查和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定期检查材料的状况,及时清理、更换老化或损坏的材料,防止材料老化引发的意外情况。另外,建立合理的材料管理制度,确保材料的采购、存储、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符合标准和规范,制定明确的材料使用计划,避免材料过量堆放或浪费,减少材料的滞留时间,降低安全风险。

4.4定期检修和维护机械设备

第一,确保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可靠。对于大型机械设备,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二,建立机械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防止设备故障和损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他们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第三,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罩、安全开关等,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发生意外伤害,定期进行设备的负荷测试和性能检查,确保设备在高负荷工作时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的借用、维修、报废等流程,确保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符合要求。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而言,城市化的发展无疑为该行业的振兴与繁荣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相关调查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到建筑市场中,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建筑行业间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指出,为了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做好对于施工内容的密切关注,从而有效结合工程施工现状对于具体内容展开分析,以便全面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合理落实,继而将建筑工程性能与质量作为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廉纪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3):187.

[2]刘宏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2747.

[3]李宝.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1099-1100.

[4]柳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882.

[5]张晓峰,孙宇.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技术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912

[6]徐晓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9):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