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施工缺陷及改善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施工;缺陷;改善对策
正文
前言:城市公共排水工程主要指根据我国的有关法规,正确的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效管理与综合利用,防止城市污水损害土地、水以及大气环境,维护人民的正常生命和健康,并且也必须重视环保,而城市中公共项目的给排水施工便是最能体现给我们价值的一种。虽然现在给排水安装与施工在我们眼中以及最普通不过的工作,可是却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却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一旦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发生了事故,那危害的不仅仅一个家庭还可能会危及到整座城市的排涝情况。所以,当出现排涝施工情况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提出策略去解决它,要保证它能够一直为人们服务。
1市政公用给排水工程的任务及工程分类
城市公共给水工程主要从水源地实施取水,并按照用户对水质的具体需求,将自来水适当的水平输送到所供水区域,同时还要按照用户实际需要的适当水平给用户进行供电,给水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的方面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取水构筑物的设计,以及合理的对建筑进行管理,让泵站升压后,完成了输水管渠和管道的设计,并且可以对构筑物进行处理。市政公用地面排水主要是指根据我国的有关法规,通过科学合理的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效管理与综合利用,防止城市污水严重影响土地、水以及大气环境,维护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并且还必须重视环保,因此在地面排水施工的流程中,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要做好管线的敷设,以及设置各种排水井体,然后就要进行地面排水出口,最后需要进行排水构筑物的建设。
2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施工缺陷
2.1施工前图纸审核不健全
图纸审核是减少图纸误差、缓解给排水与其他专业冲突、保证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但在图纸审核期间,图纸说明信息不够详细、线条符号使用错误、排水沟布置不当、设计说明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频繁发生,图纸没有起到预期的约束、指导施工活动开展作用。
2.2管材选用不当与管材预处理无法满足标准
一些市政公用工程存在管材选用不当,由于给排水管道工作条件复杂,受到外部环境、地下水与管内流体介质的侵蚀,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老化速度加快、严重锈蚀、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同时,劣质管材在承受较大压力时,也可能出现管道渗漏、破裂、变形破损的质量通病,影响给排水管网功能的发挥。其中,管材选用不当问题是没有结合工程要求选择管道材质,或管道性能未达到指标要求,如在给排水管道埋深在冰冻线上方时错误选用塑料管道、在给排水管网使用年限要求超过50a以上时错误选用实际寿命在25a左右的金属管道、在小管径条件下错误选用钢筋混凝土管道。使用劣质管材问题是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前没有全面检查管道质量,存在裂纹、薄厚不均、管壁厚度不达标等质量缺陷的管材被投入使用,没有得到修补或更换处理,由此引发管道渗漏等质量问题。管材预处理不达标问题是在管道安装前没有完全清理管壁表面上的残留锈迹、灰尘污渍与均匀涂抹防锈防腐漆层,以及在防锈防腐漆层剥落后没有得到补刷,易造成供水污染和加快管道老化腐蚀速度。
2.3施工工艺不足
在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施工中,施工工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施工工艺不当,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下面我们就一些常见的施工工艺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忽问题。在挖掘管沟、安装管道、排水系统等方面,施工工艺问题的疏忽很容易导致不符合管道的倾斜度、道路表面不平整、管道扭曲变形、管道安装不可靠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其次,在选择现场施工机械设备方面,很多从业人员缺乏理性的施工计划,使用不合适的工具和设备来进行施工。这可能会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操作人员未经充分的训练,从而增加成本、影响施工周期,最终影响到整个施工质量。
最后,要注意的是,施工现场管理和维护非常重要。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丢弃废弃物品,可能会堵塞污水管道,而这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如果不及时维护水泵、电器、排水管道等设备,并保持设备故障报告及时处理的记录,可能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总之,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施工中,施工工艺问题的发生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也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和管理,提升工程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质量的稳步提高。
3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的改善对策
3.1施工前严格审核图纸
为保证施工图纸具备实际参考价值,必须减少施工图差错,严格开展图纸审核工作。首先,明确审图原则,严格遵循《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等规范文件,要求图纸内容具备合规性、完整性、表述清晰性与工艺明确性的特征,以图纸是否存在标注错误、信息遗漏、特殊施工做法不明确等问题作为审核重点。其次,按顺序逐项开展图纸审核工作,如检查设计说明中是否包括设计依据与范围等内容,要求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标注管材接口、阀门阀件、管道敷设、管道设备防隔振保护措施等信息,直至完成全部图纸的审核作业,编制给排水专业图纸要点审核作业指引表,在图纸审核结果达到相应要求时,在对应项目记录中标记,而在没有达到要求时,则在备注栏说明具体问题。最后,根据图纸审核结果,编制图纸审查意见反馈单,在反馈单中阐述图纸具体问题和审查机构意见,将反馈单与附加图纸提交至设计单位,限期内对图纸进行修改,待图纸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后续给排水施工活动。
3.2给排水管材质量的严格控制
第一,合理选用给排水管材,如在管道设计使用年限超过50a时选用PVC-U、PE、RPM、FRPP等材质的塑料管道,在管道具备耐压、耐抗震与耐冲击性能要求时选用球墨铸铁管,选用焊接钢管作为污水厂构筑物的进出排水管,在大管径条件下,选用生产成本低廉的钢筋混凝土管。同时,编制所选管材的专项施工方案,如在选用塑料管道时将埋深值设在冰冻线下方,采取承插式连接工艺对PE材质的双壁波纹管进行连接,采取承插连接方式与使用橡胶圈密封连接FRPP管道,在给水球墨铸铁管内、外部涂刷PE膜涂层、环氧树脂涂层或是聚氨酯涂层。
第二,做好管材质量检查工作,在入场环节,全面检查管道材质、尺寸参数、观感质量与数量,核查厂家生产许可证、管材质量检测报告等文件,按比例从中随机抽取适量管材作为试样送至复检,退回存在裂纹、管壁薄厚不均等质量缺陷的管材和尺寸错误管材,办理剩余管材的入场验收手续,根据管材类型进行分类堆放、保存。
第三,做好管道预处理工作,使用高压水射流反复冲洗管材上附着的灰尘油污与污物,清理壁面残留锈迹,均匀涂刷防腐防锈涂层,在管道安装与接口连接前重复检查管材洁净度与保护涂层完整性,对涂层剥落部位进行补刷处理。而在管道存在渗漏问题、破损程度较为轻微时,对漏水点进行止水处理,可采取环状间隙注浆法、内衬法以及螺旋缠绕法。
第四,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开展多项功能性检测实验,用于判断管道安装质量与性能是否达到工程设计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发现隐藏的质量问题并加以改正。例如对压力管道开展水压实验,清理管道内部淤积物,关闭全部附件,从下游缓慢注水,将管道浸泡一段时间后,将管道压力缓慢上调至额定值,开展30min左右的稳压作业,如果出现压力降值情况则进行注水补压处理,观察实验期间是否出现管道漏水情况,在无漏水情况下通过水压实验。
3.3强化施工工艺控制
根据工程建设现场的情况来看,施工工艺控制是影响公用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加强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管理员要求施工单位建立详细的施工工艺文件,文件应包括施工过程中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施工,加强对施工质量过程的检查。并且,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修订完善工艺文件。
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初期认真组织施工方案的编写,严格按照方案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建议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质量及工艺进度进行专项检查,及时纠正方案中的漏洞,避免不良施工带来的质量问题。
施工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对于部分比较复杂的施工工艺,应该特别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来细化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到实际施工中。在施工一线,应该建立良好的品质文化,增强施工质量意识,做到“品质始于细节”。
及时安排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施工人员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职业操守,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给水工程中,安全是首要的,不能有“赶工期”、“赶工程量”的情况发生。工程人员要牢记安全生产红线,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保证到最佳状态。因此,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可以加强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3.4增强管道质量监管,优化管道布局
在管道施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管道质量的审查机制,选择合适的高质量管道,另一方面在管道的安装过程中,有关人员要充分履行监督的义务与责任。给排水施工中管道安装质量的水平,与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直接相关。因而,为了合理地处理此类给排水管线施工过程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施工的质量,对于相关的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来说,必须在实践中结合施工计划和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完全按照标准进行安装,严格控制其施工的过程。这样才能确保管道的质量,用以实现给排水系统的平稳运作。同时,在安装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检验,确保管道符合预期的功能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能够使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总体建设水平更进一步。
在管线的设计布置中,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线布置不但能够节省时间,而且能够节约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建筑的施工效果,所以在工程建设前,必须在全面研究建筑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管线的布置。一个良好的管线布置也能够产生减少施工困难的效应。
3.5高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由于当前的科技高速发展,新型科学技术也逐步产生,所以施工必须要正确的使用相应的新型信息技术、新工艺,特别要正确的利用网络系统,并重点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人员做好了监督管理,并且,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模拟系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分布模型进行仿真的方法也已经相当完善,从而能够消除对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正确的排给排水工程施工路线,并且,还能够利用网络教学的方法让施工的人员技术能力提升,增强了自身的整体素养,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实际的管材市场情况,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并进行了监督与管理,有效贯彻的制度。
结束语:
概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同时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市政公用建筑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其进行合理管控与规划设计工作来确保给水系统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和人们正常生活用水需要满足需求以保证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是必然性趋势的过程中应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国勇,李晓晖.深基坑市政给排水管道综合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12):54-56.
[2]陈小彬.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要点分析[J].江苏建材,2023,(06):82-84.
[3]周方杰.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设计[J].低碳世界,2023,13(12):112-114.
[4]林志金.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举措之研究[J].居业,2023,(12):185-187.
[5]汪欣.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节能设计措施研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12):155-157.
[6]章华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5):136-138.
[7]于景洋,冯雁,罗娇赢.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22):83-84.
[8]陈圣哲.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风,2020,(27):103-104.
[9]钱绮琪.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7):188-189.
[10]崔彦朗.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3):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