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技术
摘要
关键词
市政道路;工程;雨污水管网;关键技术
正文
引言:现如今,社会经济得到飞速提升,城市中居住人群对城市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若城市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及时更新,那么就无法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也会阻碍城市发展进程。市政道路工程能够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而与污水管网施工技术是城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影响工程实施的整体质量。所以,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关注雨污水管网施工问题,把控施工关键技术,这样才能利用雨污水管网有效的将污水和雨水及时排除,提升城市的美观性和健康性,满足群众对城市环境的个性化需求,发挥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1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概述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和污水。其由一系列管道、井盖、泵站和处理设施组成,旨在确保城市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防止水灾和环境污染。雨水管网主要用于收集和排放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雨水,其通常由雨水口、雨水管道和雨水箱组成。雨水口位于道路或建筑物的低洼处,用于收集雨水。雨水管道将雨水从雨水口输送到雨水箱或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雨水箱用于暂时储存雨水,并通过泵站将其排放到合适的地方。污水管网用于收集和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常由污水管道、检查井和污水处理厂组成。污水管道将污水从住宅、商业区和工业区收集到检查井,然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然后将处理后的水排放到水体中或进行再利用。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城市规划、地形地貌、降雨量、污水产生量等因素,其正常运行和维护对于保障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政府部门通常负责管网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2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管线布置和标志等准备工作。
首先,工程规划和设计是施工前的首要任务。在进行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包括确定管网的布置方案、管道的材料和规格、施工工艺等。规划和设计工作需要考虑到道路的使用情况、周边环境、排水需求等因素,确保施工后的管网能够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
其次,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是施工前的重要环节。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的目的是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以便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地质勘察需要对地下水位、土层结构、地下障碍物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遇到地质灾害和地下障碍物的影响。土壤测试则是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采样和测试,以确定土壤的承载能力、渗透性等指标,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最后,管线布置和标志是施工前的重要工作。在进行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前,需要根据规划和设计方案,确定管道的布置位置和走向。布置管线时需要考虑到道路的使用情况、地下设施的位置等因素,确保管道的布置合理、便于施工和维护。同时,还需要对管道进行标志,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清楚地识别管道的位置和走向,避免误损或施工错误。
3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3.1沟槽开挖施工技术
该技术在实施之前需要安排专业的审查人员对雨污水管网设计位置的周围环境进行勘查,依据勘察结果将雨污水管网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确保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合理,这样才能使沟槽开挖施工技术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顺利,确保沟槽开挖的进度得到提高,质量得到保障。另外,沟槽开挖施工技术分为手动开发和机械开发,手动开发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相比机械开挖更能掌控精准度,避免对施工结构造成破坏。而机械开挖的方式比较便捷,会使开发速度得到提快,省时省力。两种方式在运行的过程中各有优势,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工程实施的具体需求和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对沟槽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正确的运用,避免对高层结构产生损坏,利用挖好的沟槽辅助市政道路工程顺利开展,增强市政道路工程实施的质量。
3.2管道敷设施工技术
沟槽开挖过后,技术人员可以对管道向沟槽内进行敷设,在敷设前,要确定管道质量是否符合敷设标准,如果管道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那么会影响管道在应用过程中的年限,而且也会影响排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健康性,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因此,确保管道质量符合敷设所需,这样才能加强控制管道敷设的工艺和标准过程,确保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敷设施工技术能够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另外,若想使该技术实施的效果得到增强,市政道路工程在开展时也需要安排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参与到该技术实施中,这样才能使该技术实施的更为标准,避免受现场作业环境的影响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威胁到管道敷设的质量,提升管道敷设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的价值。
3.3管道闭水试验施工技术
管道敷设任务完成后,为了能够使管道在后期运行的过程中质量不受损,并且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那么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明确管道安装的质量标准,然后依据标准核验管网的密封效果,利用闭水实验检测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若管道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严重的缺陷或者质量没有达到建设标准,那么需要对整治措施进行及时的制定和实施。技术人员首先可以明确管道的渗漏点,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将是漏点进行填补,解决渗漏情况,防止雨污水在排放的过程中达不到排放标准。另外,技术人员实施闭水试验施工技术时,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在计时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水龙头的损失程度和管道各个部分的渗透情况进行按时观察,确保在每个时间段都能将精准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方便市政道路施工人员在后期施工中对精准数据进行查验,依据检测数据对施工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让施工内容达到建设标准,便于提升市政道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3.4管道回填沟槽施工技术
闭水试验过后,技术人员若确定各个环节没有误点,那么便可以实施回填沟槽施工技术,确保高质量的管道满足下水道和排水管施工标准,对存在缺陷的管道进行及时更换,对满足工程所需的管道加强利用,并对其加强保护,确保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均匀受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管道应用性,而且还能防止管道发生位移或者质量受损等情况出现,让管道回填沟槽施工技术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良好的影响。
4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污水管网施工技术管理
4.1合理选择管材
首先,合理选择管材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成本和可持续性。常见的雨污水管材有PVC管、PE管、铸铁管等。PVC管具有耐腐蚀、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一般的雨污水管道。PE管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雨污水管道。铸铁管具有耐压、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大型雨污水管道。在选择管材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管材的性能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管材的性能要求包括耐压性能、耐腐蚀性能、密封性能等。耐压性能是指管材在一定压力下不会发生破裂或变形;耐腐蚀性能是指管材在长期接触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时不会发生腐蚀;密封性能是指管材与管件之间的连接处不会发生漏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管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管材符合相应的性能要求。
最后,施工技术是保证管道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管道的坡度,以保证雨污水能够顺利流动;其次,要保证管道的连接牢固,以防止漏水和渗漏;再次,要保证管道的排水能力,以满足雨污水的排放要求;最后,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4.2优化管道设计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的优化策略,首先应从管道设计入手。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工程预算以及管道功能需求等。优化设计的目标是提高雨污水管的效率,同时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设计应基于详细的地质调查。地质条件对管道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地质调查应当包括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地下水位等多项因素。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管道埋深和支撑设计,以增强管道的稳定性。
其次,应考虑环境因素。这包括气候、水质、土壤污染等。对于气候,应考虑降雨量、冬季冰冻情况等,以确定管道的排水能力和防冻设计。对于水质,应考虑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方法,以设计适当的处理设施。对于土壤污染,应选择抗污染性强的管道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再次,应考虑工程预算。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工程成本。这可以通过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等方式实现。
最后,应考虑管道的功能需求。这包括雨污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应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适当的管道系统,以满足城市的雨污水分流需求。
4.3加强施工检查和验收
(1)技术准备。在施工前,应仔细审查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确保施工团队理解并遵循设计要求。此外,还应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要求。
(2)现场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检查内容包括管道安装质量、管道连接质量、管道支撑结构和排水井的质量。一旦发现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应立即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整改。
(3)质量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内容应包括管道安装质量、管道连接质量、管道支撑结构和排水井的质量。在验收过程中,应采用各种检测手段,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确保管道无泄漏、无变形、无异物。只有通过质量验收,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4)隐蔽工程验收。在管道安装和管道连接等隐蔽工程完成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几何尺寸检查和内部质量检查。在验收过程中,应采用各种检测手段,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确保管道无泄漏、无变形、无异物。只有通过隐蔽工程验收,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5)竣工验收。在雨污水管网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几何尺寸检查和功能性检查。在验收过程中,应采用各种检测手段,如闭水试验、充水试验等,确保雨污水管网能够正常运行。只有通过竣工验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雨污水管网施工技术水平影响城市基础建设,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市政道路工程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把控,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关键技术进行正确实施,对关键技术进行大力引进,这样才能发挥关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提高污水管网建设效果,确保排水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更加畅通,增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提高城市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金万明.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1):289-290.
[2]姜龙春.试析市政道路污水管网的优化改造设计[J].河南建材,2017(06):138-139.
[3]龚旭阳.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要点研究[J].福建建材,2020(02):72-73+22.
[4]张广军.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
250+253.
[5]郑文喜.市政道路和雨污水管道施工关键技术与质控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7).
[6]康尚贤.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3(7):163-165.
[7]丁辉.探究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4):193-195.
[8]曹飞,张虎东.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4):30-32.
[9]卢建国.拖管非开挖技术在福州市雨污水管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2(9):3.
[10]王罗军.市政工程中雨污水管网施工问题及优化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3(10):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