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管理技术
正文
前言: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出现了显著的拓展,基于此,各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在此过程中,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积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的科学优化。与此同时,其对于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合理保障具有积极价值,基于此,为了全面促进具体工作的合理落实,研究人员表示,施工企业应积极做好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高度关注,并有效结合工程施工经验对于管理工作制度进行不断探索与改良,以便促进自身施工综合体系的发展与改进,继而为工程项目效能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及安全生产原则
1.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建筑工程数量的飞速增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安全生产不仅是法律所规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企业进行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很多施工企业往往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施工进度方面,而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会对施工进度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还会给施工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保护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方案编制不合理、施工现场勘查不全面等,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稳定发展,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与方法进行探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1)合理性。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应用机械化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技术水平。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更好地保证其长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并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工程安全、项目成本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要求的同时更好地帮助施工企业实现预期收益。(2)规范性。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通常会根据自身实际特点设置相应的施工规范及标准,从而更好地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进行。特别是对于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流程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规范的管理方式以及标准的管理模式是确保其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根据施工流程进行专业化管理,从而更好地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施工标准。(3)安全性。施工阶段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工程质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还与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①要求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守现场施工的安全准则,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避免给他人带来安全隐患。②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推动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提前预判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水平的主要因素
2.1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工程施工安全意识
考虑到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的情况,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管理的要求,应重点关注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化能力以及综合业务素养,这是影响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从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符合建筑工程的规模及数量等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工人招募环节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考虑到大部分一线施工人员大都为进城务工人员,这样也会造成施工队伍的整体专业化素质能力偏低,再不重视相关的安全培训等工作,会造成难以提升工程施工效果。从这个情况来看,在施工人员在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没有按照安全管理规定内容来进行相关技术及设备的应用,这样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施工环节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2.2工程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具体工作执行存在困难
结合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我国的施工现场管控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并没有结合实际需求来配置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会造成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难以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由于没有足够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缺乏必要从整体上的重视程度,这样自然难以实现预期的施工工作目标,肯定会影响到总体的施工质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缺乏全方位科学指导人员的背景下,肯定会造成影响施工质量。另外,正是考虑到存在着制度缺失的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环节,部分工作人员无法有效进行综合性评估及分析自身情况,难以落实预期的工作效率,这样会造成整体的施工风险系数大大增加,难以实现预期的工程施工目标。
2.3设备原料缺乏妥善管理,增加了现场施工的隐患
考虑到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材料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肯定会造成项目的总体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诚然,结合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施工现场管控工作,往往结合实际并没有有效全面关注到建筑原材料的监管工作,这样则会存在着设备与原料存在胡乱堆放的问题,同时,也没有配套较为完善的专业人员的合理监管措施,这样就难以实现发挥出设备及原材料的预期性能,肯定会影响到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同时,这些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而引发的问题都意味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难以保障全方位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2.4现场管理技术水平薄弱,管理工作效率相对偏低
考虑新时期的建筑项目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规模较大的特点,这样必然意味着比较长的施工周期的情况。在具体的施工现场管理的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处理相应的现场施工中所涉及的巨大的数据量,这就应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彻底解决传统人力管理模式下工作效能偏低的问题。在此环节中,应重点全方位分析数据内容,针对管理人员往往容易出现计算失误的问题,难以保障落实预期的施工目标。所以,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全方位结合工程施工现场来开展工作,以便能实现预期的施工目标,通过科学管控尽可能避免造成管理工作效能的重大影响。
2.5施工现场监管力度偏低,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消除
针对当前背景下的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开展的情况,应配套相应的施工现场的监管队伍,并能提出合理化的有效管控措施。具体来看,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在具体管理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往往不可避免存在着相应的主观性的特点,这样难以从细节入手来全方位分析施工过程,不利于能有效进行及时纠正相关的安全隐患问题,这样会造成施工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难以提升。在此环节中,考虑到相关问题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往往无法正视自身在施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难以有效全方位保障实现高质量的施工管理工作,不利于进行存在问题的纠正处理,肯定会造成后续工作的一系列的影响。
3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水平与技术综合能力的相关措施
3.1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组织计划
为保证建筑现场施工管理的顺利完成,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合理安排好当场的施工组织计划。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前必须对当场施工规划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布置,首先要对现场情况开展全面勘测与调查,并严格地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施工设计图、工程承包合同等有关文件和当场实际状况,开展当场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当场施工组织计划书还应该包含施工概况、进度和计划安排、在重要地段的特殊施工举措等,这样使建筑项目的管理更为具体合理,以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进行。
3.2做好施工技术专题培训,强化施工人员专业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水平的全面提升,施工企业应积极做好对于工作人员的密切关注,从而引导一线施工人员定期对于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专题培训,以便促进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与改善。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开展,施工企业可以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优秀施工队伍的充分构建,从而确保施工人员充分掌握不同施工安全知识与技术的使用方法,以便确保其在施工期间可以严格遵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进而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通过结合专题知识进行培训,有利于帮助施工人员在工作期间合理强化安全意识,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3强化设备原料管理力度,合理扫除施工潜在威胁
相关调查表明,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工作中,作为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设备与原料的管理往往对于工程质量与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对于设备和原材料管控问题的密切关注,从而结合不同施工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定期检修与测试标准,确保施工设备性能符合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与此同时,在原料管理问题上,施工单位应积极结合工程设计图纸与方案,对于原料的性能进行有效评估与预期,从而制定相应的采购、入场以及入场后监管工作原则。总的来看,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落实,有利于确保设备原料符合建筑工程建设的相关需要。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做好对于原料入厂的监管,可以实现对于劣质原料的有效拒绝,从而为工程综合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高性能的原材料有利于满足工程设计建筑的需要,从而降低施工期间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施工人员安全的保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3.4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有效确保管理工作综合水平的优化,施工单位应积极做好对于先进管理技术的积极引入与应用,从而合理促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有效建设。针对相关问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通过网络技术的合理引入与应用,相关人员可以有效实现对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从而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类数据的动态管理,进而提升数据管控工作的综合效能。大量工作实践表明,与传统的人力管理模式相比,这一管理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管理工作者对于各类数据的管控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解入,有利于大幅提升数据计算的准确率,对于管理工作科学性的提升具有积极价值。
3.5优化施工现场监管体系,确保施工隐患及时处理
从全局观的角度分析,为了全面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效能的优化,施工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做好对于施工现场监管体系的全面建立与完善。在具体做法方面,企业应选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成立现场监管小组,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落实情况进行充分监管,继而及时发现施工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科学纠正,以便全面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性能与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总的来看,基于这一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现场安全管控工作的充分了解,同时积累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于后续工作的落实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而言,城市化的发展无疑为该行业的振兴与繁荣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相关调查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到建筑市场中,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建筑行业间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指出,为了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做好对于施工内容的密切关注,从而有效结合工程施工现状对于具体内容展开分析,以便全面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合理落实,继而将建筑工程性能与质量作为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廉纪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3):187.
[2]刘宏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2747.
[3]李宝.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1099-1100.
[4]柳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882.
[5]张晓峰,孙宇.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技术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912.
[6]徐晓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9):1-4.
[7]曾德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8(3):205,207.
[8]王乐平.刍议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知音励志,2016(5):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