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
摘要
关键词
土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
正文
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直接关乎了项目质量和使用寿命。土建工程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造成极为严重后果,那么混凝土浇筑作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做好施工工作就十分重要。
1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概述
混凝土浇筑是土建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应用位置为土建物的主要位置如房梁、地基等,保持整个土建物的稳固性,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要素:首先,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要求。其次,不同土建工程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施工标准也有所不同,因此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选用还应当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应的施工标准。
2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局限。大多数土建工程的施工场地都在室外,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无论是湿度还是温度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除此之外,土建工地的地形情况以及所处的位置也会对混凝土浇筑施工造成影响,因而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因外界影响破坏混凝土浇筑施工。实际施工过程中具体情况复杂多变,施工人员很难迅速、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是大部分施工队所面临的难题。
3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
3.1检验与管控原材料
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必须检验与管控原材料,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前应预先加湿模板,以防止模板干燥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准备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所用工具并做好工具的检验和管控。工人工作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也至关重要。一方面分层浇筑作为混凝土浇筑施工的主要形式,层层浇筑为了使得混凝土变得更加坚固和稳定,因此要为分层浇筑技术的运用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如土建工程顶部施工的边坡坡度设置,以及设定合适的混凝土搅拌频率等。另一方面,工程质量的结合点必须能够满足所有地区的混凝土需要,并且确保不发生渗漏。
3.2落实报验制度及样板带路
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需要落实报验制度及样板带路,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对于强度较大和脆性较低的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使坍落度不超过30mm,应采取相应报验制度及样板带路措施,减少滑坡造成的损失,防止运输过程中固定模块的解体。在搅拌机中发生严重损失或重量增加的情况下,应在浇铸前二次搅拌,但不得抽水。从搅拌机到防水模板的时间不得超过45min。整个轻混凝土层应在初始凝固前开始研磨,至少放置三次铁泵,然后用铁混凝土板压平,完成全轻混凝土的第一次安装,并用铁泵把它拖进混凝土中,以防轻质骨料漂浮的发生。当第一层开始凝结时,它会再次被擦拭,以防留下划痕,在第一层开始凝结之前,约3~4h,冬季适当延长。在光照下抹去划痕,将样板放在屋顶上,但不要掉下来,将钢瓶3~5次给直线来回推,直到表面的污泥到达屋顶,然后用铁板固定并清除多余的污泥。在回收期间,应特别注意用铁板将凹坑、沙子和脚固定在表面上。利用样板带路和报验模式,应降低样板的表面压力,以避免踩踏的发生。还应准备一桶水,随时清洁刷子,避免放置过多的混凝土压力的造成,当轻质混凝土达到其强度时,必须通过侧走道一侧的平面锯防止层断裂,并将其宽度控制在5mm以内,使其深度约为混凝土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同时将输送通道推直,同时保持施工运送线路平衡。大部分以混凝土为原材料的土建,安全是生产的先决条件,采取安全措施至关重要。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既要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又要在混凝土的配比过程中,严格的控制所产生的热量。混凝土养护,要及时进行浇筑和覆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断裂,喷洒后应及时养护。施工完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要以裂缝的长度为标准,采取裂缝修补方法修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地方需要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值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探索。
3.3严格把控好质量关
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把控好质量关,做好施工后期收尾工作。在施工后期的工程现场,首先要保证工程修理工的满员及按时到岗,如果有混凝土缺陷,保证他们能够及时处理。同时,施工后期工程项目已经成型,此时需要把控好最后一层质量关,做好后期收尾工作。使用混凝土有一些固势存在的施工模式缺点,这种模式的缺点之一是因为桨边的混凝土流动过多,而这些缺点是伴随施工的进行自然形成的,很难彻底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关注到混凝土工程项目成型后的质量,可以通过调节模具、消除模具间隙的影响和使用砂砾堵住底部间隙来消除这一缺点。同样,施工工作人员应该与修理员们一起工作,使得这些缺陷被观察到的比以前要多得多,进而能够及时解决和修复,同时也能够关注到角落、墙边等视觉死角地方。在等待下一次浇水之前,管理人员应同站在工人一边共同工作,安排土建工人从头到尾全程监测,彻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43.9 施工缝处理
(1)底板施工缝留在底板上300mm处,墙体留在顶板下皮上10mm处,柱施工缝留在梁下皮50mm处,楼板施工缝留在楼板面处。(2)所有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达到1.2Mpa后,进行剔出施工缝处软弱层,对混凝土做毛化处理。(3)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应按要求固定好止水条,浇混凝土前施工缝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杂物,确保与混凝土结合良好。
3.5拆模养护
(1)混凝土找平后,大筏板处面层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毛毡加强养护。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外墙处采用塑料薄膜加强养护。(2)常温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的时候将模板拆掉,模板拆掉时应当确保墙体不出现开裂、掉角等问题,第一时间对墙面进行修复。(3)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应当在12h内进行遮盖与喷水。如果是常温,应当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养护,一般混凝土应当养护7d以上,防水混凝土应当养护14d以上,养护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喷水频次应当将混凝土湿度达标作为准则。(4)拆掉梁板底部模板的时候,混凝土强度一定要达到设计标准;若设计未进行明确要求,应当达到方案要求。
4结语
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为土建业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土建结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土建结构。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土建的质量,还能够延长土建使用寿命。作为土建服务提供商,我们必须生产和使用合格的土建材料,以便于更好地为业主提供土建服务,在提高土建工程施工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汪洋. 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1(33):3.
[2]盛强.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施工工程方案[J]. 土建技术开发, 2021, 48(14):2.
[3]李凤芸. 浅谈土建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要点探析[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2):1.
[4]马鑫. 对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探析[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1(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