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画专业下高职学生“艺术与技术”平衡发展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职学生、动画专业、艺术与技术、创新能力
正文
一、高职动画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当今社会,由于动画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国家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职业院校该如何培养、怎样培养有效的动画专业学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表现,它涵盖了美术、电影、文学、音乐等众多艺术领域,因此艺术素养是动画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横向与纵向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对于高职动画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1)理论知识的培养
动画专业学生需要提升艺术造诣,就要培养对美的判断力的鉴赏力,才能提升自我的创造力。艺术性的培养首先可以从理论知识开始,这方面知识更多的可以从书籍、文摘以及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例如,动画专业涉及到的绘画,我们要培养学生多去阅读中外美学美史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古今中外各个阶段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影响着动画风格多样性的表现,正如我国优秀动画片之一《小蝌蚪找妈妈》在继承了中国水墨画的绘画风格基础上进行创新表现;《猪八戒吃西瓜》结合了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国外动画短片《父与女》采用了水彩绘画风格;《老人与海》动画片采用了油画的绘画表现形式等等。同样,动画画面语言采用了电影镜头语言的表现方法,因此学生们要懂得电影镜头语言的运用,如镜头中景别的使用、镜头的组接、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使用、运动镜头有哪些、蒙太奇语言等理论知识的掌握。再如,动画需要有剧本,有故事情节,学生们还需要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自我文学艺术修养。
(2)沉浸式的体验
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性展览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艺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是远远不够的,各类艺术展览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掌握艺术内容与形式。如绘画或美术史方面,学生通过博物院、美术馆、艺术空间等平台;镜头语言运用方面可以通过观赏优秀的电影影片等方式,与艺术作品面对面的沉浸式体验中,将头脑中在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与艺术作品相结合,更深更好的理解、提升自身艺术欣赏力与鉴别力。
(3)实践提升自我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即是指要将知道的内容实践出来,才是对此事物真正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对艺术作品的观察中获得的艺术体验之外,还需结合实际的操作,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在作品中进行展现,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相互结合。艺术与技术对于动画专业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两大技能,艺术需要通过技术以作品的内容来实现,技术制作又需要艺术形式来提升作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的开始就是临摹,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角色造型设计、场景造型设计,或者是三维Maya的软件学习,起初都需要经历对大量优秀艺术作品的临摹,在临摹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制作技能,同时学习优秀作品的艺术风格,“熟能生巧”最后形成自己的作品风格。
二、高职院校动画专业课程学习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式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式不同,高技能是高职院校追求的培养目标,技能是高职学生必不可少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但这不是只停留在机械的、流水线式的技能培养,而是要让学生有创造性的技能培养,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是每一位动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内容,其中可以再细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这部分的课程学习为后面所有的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力与鉴赏力。例如艺术概论、艺术赏析课程可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艺术风格及表现形式等,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三大构成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美的构成方式、形成美的规律。素描和速写、色彩课程训练学生对空间、透视、结构、造型、色彩的掌控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是针对动画专业同学设置的,专业性更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表现。动画概论课程让学生对本专业的起源与发展、动画制作流程、方法、动画艺术风格及动画内容与形式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是正式进入动画学习的第一步;分镜绘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用画面来叙述故事;角色造型和场景造型课程是将动画与设计相结合;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可课程,它是让画面动起来的关键,学生需要经过大量的、多次的练习,才能较好掌握;原画课程是在掌握了运动规律基础上,根据角色性格、身份、情绪等因素,加入自己的表演来设计动作,例如一套人物走路动画,根据不同的因素,会表现出开心、生气、沮丧等表演方式。动画的可塑性极强,表现方式多样化,以上大部分的课程也可以结合二维动画软件和三维动画软件教学。
(2)分方向专业课程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动画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起初动画只是应用在影院播放电影前的暖场,后来形成动画电影、游戏,现在应用到多媒体和交互当中,为了让动画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行业市场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高技能的动画专业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向不能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有方向、有重点的开展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课程学习。例如游戏方向的学生,注重游戏原画设计,游戏制作软件的学习;影视动画方向学生注重影视镜头、角色场景、原画设计、后期剪辑的学习等。
三、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学生艺术与技术平衡发展
在当下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下,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学生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是一个有思想、懂艺术、高技能的制作人员。就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和企业反馈现状来看,高职动画专业学生还存在两个问题:
(1)只注重技术的磨练而忽略了提升自我艺术修养
一部分学生制作技能不错,但仅处于临摹阶段缺乏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阶段初期是需要大量的去临摹优秀作品,但临摹不是单一的依葫芦画瓢,而是在临摹过程中大脑能够主动的对作品进行分析,吸收作品中的精华,这里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理解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美,进行组合创新。如果只是不断的重复,那只能是工厂操作线上的流水工,非常容易被替代,这不符合我们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理念,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自身艺术修养不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对美的创造能力,这类学生在工作中的发展空间非常局限。
(2)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空有理想却无法实现
另一部分学生空有理想,但专业技能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有些学生可以看出来是非常热爱动画、漫画、游戏之类,但只能停留在看和玩的层面,一旦“动”起手来就无法胜任,这类学生关键在于不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打磨本专业技能,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和耐力。
因此,艺术修养与专业技能并重,对于高职动画专业学生是必不可少,专业技能可以实现优秀的艺术内容,艺术修养赋予专业技能更好的创新性,这才是当下符合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赟. 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动画课程体系的研究与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2017
【2】武毅恒.谈高职动画专业艺术基础雨创意设计[J]:芒种.2012(19)
【3】张峰玮,鲁璐.高职动漫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