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 关注成长——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联系
摘要
关键词
小学音乐;心理健康;联系;策略
正文
前言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学生面临着越来越繁重的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升学压力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等,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极端行为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国家权威的心理研究,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时候小学生保持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将其纳入到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当中,让学生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感受音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情感认知,启迪他们的思想发展,保持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注重深入挖掘音乐教学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积极渗透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音乐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一)可以引导小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非常有限,他们除了生活范围内的认知,其他的认知基本都是从他人或者书本中间接获得的。当前,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都是优质的教学资源,健康、积极向上、活泼,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愉悦学生的身心,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在音乐教材中,包含着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比如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中的《七子之歌》《东方之珠》等歌曲,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们了解澳门和香港那屈辱的历史,激发他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中国不再受到外国的欺负而努力奋斗。小学音乐教育在音乐知识教育的同时,有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心理,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教育阶段,如果单纯的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口头说教,学生很难全部听得进去,甚至对大人的教育报以不屑的态度。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常常具有较强的“攀比”心理,当一个学生受到了教师的表扬后,其他的小学生也会争相的效仿他的行为,为的是也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的歌曲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将这些歌曲教学作为重点,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深刻内涵,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认知水平,为形成健康而积极的心理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长期的教育中,学生不断接受正能量的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抗挫、抗压能力
小学阶段,小学生面临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甚至在生活和学习上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学生在对待挫折问题上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有的学生会屈服于困难和挫折,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甚至自我怀疑,自暴自弃。有的学生会一味的寻求大人的帮助,自己不懂得积极面对和解决,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推动自己成长。还有部分学生,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态度比较积极,想方设法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如果事情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他们也会适当的向他人寻求帮助,促进困难问题的有效解决。总之,健康的心理形成是需要经过磨练的,心理上要勇敢,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不能采用极端的方法,最终有可能会使问题愈加严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给他们正确的面对困难挫折的方法和态度,并鼓励他们勇敢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以音乐兴趣着手,培养学生自信、开朗的性格
在学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让学生甘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学习当中。曾经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不在音乐本身,而在于音乐能够带给倾听者愉悦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表现欲,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当中。例如,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搭建才艺展示的舞台,鼓励学生积极的展示自我,学生可以在舞台上单人表演,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联合表演。学生勇敢的走上舞台展示自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自信、开朗的性格。
(二)在音乐鉴赏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在当今的心理疾病治疗中,很多心理医生选择了音乐疗法,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音乐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其集合了医学、心理学、音乐方面的知识,其干预机制原理就是以调节心情的方式实现个体思维认知的转变,从而实现身心健康,与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相比较,音乐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人们欣赏音乐,不仅能够使人放松心情,而且能够消除心理上的疲劳,有效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的情绪,进一步增强行为控制能力,有助于产生积极乐观的心理。例如,教师从网络上搜索一些优质的音乐资源《感恩的心》、《远走高飞》《金蛇狂舞》等,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奋斗的精神,或者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感等。音乐欣赏是一种多层面的心理体验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调节心理,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能够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对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和集体意识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和建立起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当今的小学生们成长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优厚的物质条件,加之家长的宠爱,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很多学生的叛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很多小学生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不愿意与他人进行合作,缺乏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其目的就是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起团队精神。例如,在学习完歌曲以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的巩固练习,每个成员进行演唱,其他小组成员为他拍掌伴奏。这样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起学生协作的意识,锻炼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和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的整体性的发展。另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和相互鼓励,共同营造一个合谐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心情愉快学习和成长,对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
结束语
小学教育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面,而且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爱学生,并关注他们的成长,注重在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有效推动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溪.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8):158-159.
[2]谢飚英. 如何利用小学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84.
[3]杨富平. 关爱学生 关注成长——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联系[J]. 明日风尚,2019,(15):131.
[4]李肖肖.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3):227.
[5]张雪梅.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学习心理初探[J]. 新课程(中),2018,(1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