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情感教育;小学班主任工作;应用策略
正文
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之中,情感教育既能促进师生间的关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处在愉快的班级管理气氛下,能缓解学生学习带来的压力,也能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班主任需要扮演好指引者的角色,小学生虽已具备了独特的思维,但对班主任的依赖心理还是较为强烈的,班主任需明确自身责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彻底贯彻情感教育,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思想、言行都在初步成形,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在形成,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对未来的影响十分深远。目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常见,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学生习惯了父母的溺爱,这就导致学生顽皮、任性、适应能力较差,学生过度的自我,不能很好适应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沟通,这都是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能良好的解决,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当下的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将"爱"作为根本,针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开展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小学生的心智较为稚嫩,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沮丧、失落是在所难免的,甚至会出现逃避的现象,这时班主任适时的鼓励是至关重要的,能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以关爱学生作为情感教育基础
在小学时期的教育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不以成绩的好坏进行区别对待,基于小学生特征和特点进行情感关怀,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乐于倾诉自己的烦恼,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第一准则就是关爱学生。即便小学生因为顽皮犯了错误,也要以中肯的评价再进行情感教育,而不是严厉的批评,批评教育的方式是不适用于小学生的,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清晰地认知自身,为远大理想地树立奠定基础。其次,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作用,合理地加强学校、家长的沟通,从多方面挖掘积极元素,丰富小学生的体验,让小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最后,针对活泼的学生要发掘其优点并给予其表现机会,树立成长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年龄还较小,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经验都较为缺乏。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情感教育时,要注意创新方式,形成不同的情感教育活动,过于单一的形式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教师可以举办校园歌唱比赛,让学生积极参加运动会等,这些方式都能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行。同时在开展活动期间,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不可否认的是,班会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组织活动形式,在班会上,班主任不能局限在枯燥无味的说教上,更关键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以此激发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班主任应当在完成基础任务的前提下进行更加直观的渗透,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农村小学生的心理有其自有的特点,如容易对事物感兴趣却持续时间不长,逆反心理较重,相对难以沟通等。基于此,在小学班会课堂上,深刻认识到学校生活的重难点,并对其萌发浓厚的兴趣。例如:在一次题为"人人应学会尊重"的班会中,为了让学生学会尊重。班主任选取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通过"争当心理咨询师"的形式引申出课本中的案例,让学生为刘菲同学施以援手。班会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首先抛出引导性的问题:"案例里的刘菲同学是什么样的呢?她是尊重自己吗?如果不是,那她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有哪些?"而后,学生畅所欲言,说出种种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接下来,班主任需要继续引导:"假如刘菲同学仍然如此,那么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和后果?又可能给她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从而能引导班级学生明白不尊重自己产生的后果。在上述过程中,班主任并非简单地解决他人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什么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并且学会将其付诸实践。
(三)主动开展课外实践,建立正确价值观念
人都是不完整的,优缺点是必然存在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足,出格的行为是在所难免的,同时小学生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较为容易受到思想影响,友爱的态度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尤其是面对学生犯错误时,即便学生顽皮、贪玩,班主任也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宽容学生的行为,用善意的提醒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对学生要充分给予信任、尊重,使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不仅会萌发道德认知,还会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使自己受到良好的感染与熏陶,从而转变处事方式,并加以实践。需要注意的是,课外实践是学校生活融入现实生活中的有力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不同场景的择选,为学生的课外实践献力。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班主任可以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有条件地组织学生分批次去参观我国的文化遗产,如兵马俑、故宫以及颐和园等,并以此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学会保护文化遗产,不随意破坏,也不允许别人破坏文化遗产。课外实践是对教学的有效延伸,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并且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四)时时联系现实生活,刻刻拓展学生思维
作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班主任应当深刻认识到一点,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换言之即从课堂及学校中获得的知识相对肤浅,要形成一个更加透彻的认识,亲自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是只要完成基本的教育、组织、管理等工作,还有必要将其向生活实践上延伸和拓展。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例如:在题为"爱护地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这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中,积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同学们,地球妈妈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需的资源呢?请大家想想,假如没有了这些资源,人类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引导到这儿,学生往往会主动发言,有的说道:"地球妈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有的会说:"除了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外,还为人类创造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的资源,如食物、能源等,假如没有这些资源,那么人类将无法生存。"农村小学生所生活的村居,近几年都在经历诸如"清洁乡村美丽家园"等环境整治活动。其亲身经历了农村环境由原来的脏乱差逐渐过渡到现在的美丽家园。通过这样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在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关系的同时,明白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应当学会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小学班主任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情感教育,即增强学生的知识文化,同时也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行。在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将学生摆在核心。呵护、尊重学生,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将"爱"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细心留意学生变化,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开展教育,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贾秋岚.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践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103-104.
[2]马学玲.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9(10):240
[3]陈静.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30-31.
[4]杨成伍.情感教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职业,2018(1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