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提高课堂品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倪锋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 宁夏 银川 750000

摘要

在学校的教育体系当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高中生物是重要学科之一,也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新课标;落实策略

正文


引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需要长期坚持,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渗透。当前教育教学当中仍有部分教师比较注重知识教学和最后的成绩,轻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学的过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在教学理念中进行转变,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除了把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教给学生以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习到良好的行为品格和终身受益的能力。它是关于多个方面的结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重视结果和成绩。让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掌握不同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是高中时期的重点培养内容,是学生进入社会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核心素养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拥有的,需要后期家长和教师慢慢培养,不断学习和提升而形成。核心素养理念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被提出,要求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等能力,为今后的发展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中生物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原则

1.实时性

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成长中不断发生改变,因此,教师要在生物教学的时候随时观察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

2.实践性

实践性就是需要高中生物老师在上课传授生物知识内容的同时,还注意与班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开发新的教学模式。不得不说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实行起来相对有一些困难,毕竟教授知识简单育人却十分困难,但是,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的大家长需要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中进行帮助给予鼓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有针对性地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成长。

3.综合性

综合性其实就是希望生物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生物知识以外,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帮助学生成长,例如在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来帮助学生,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

1、重视概念教学

在当前生物课堂中,由于生物概念教学受很多因素影响导教师对概念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认为生物概念并没有什么用是在浪费时间。其实生物概念教学对学生影响颇多,生物概念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内容,但是学生不会在短时间内理解其内容,如果学生掌握生物概念并理解在以后解决生物问题时有重要的作用。生物概念知识和生物基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掌握生物概念知识就能对生物基础知识了解的更透彻更深入,如果没有生物基础知识的认知就不能明白生物概念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下的生物概念教学,让学生不断巩固生物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生物概念知识,加强对概念知识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生物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要想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就不能仅仅只是学习生物课本当中的内容,要把生活中的种种元素和教材内容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但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能快速实现,需要学生的长期坚持和教师的长期引导慢慢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相关生物元素,要想更深入地掌握生物知识需要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环境和自然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引入生物教材中进行解答和学习,通过这种课外元素的引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詹姆斯·沃森的《DNA:生命的秘密》这本课外书,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关于基因的视频,如BBC的《基因密码》,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外视频素材引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来推动学生学习课本生物知识,让学生全方面了解生物知识。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前提,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带动学生主动学习。高中生物中实践学习占很大一部分,当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实验的目的、材料、器材、实验步骤等,还要对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提前和学生说让学生课下预习,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在课本中找答案,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节内容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细胞中含有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为什么在元素含量上两者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和相同之处能体现什么?在学生学习《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的操作步骤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不用植物细胞来观察线粒体?如果发现染色不足,如何补色?通过在预习时和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带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在生物教学中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在生物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最为重要,有良好的习惯不论是在任何时候都百利而无一害。在生物实验的操作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独立完成,还要培养学生随时记录实验数据,还要对实验中不懂得问题及时记下来,实验结束后询问教师解决问题,在实验结束以后,还要培养学生自己把实验的器材等物品收拾干净。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也有益处。在生物教学当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相互讨论和探究,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还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同学之间有不同意见时进行

相互沟通接受别人的建议,提高自己本身的管理能力,这是每名学生都要学习的核心素养理念。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少走弯路。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的内容时,学生在操作显微镜的时候意见不合,教师知道以后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尊重对方的意见。

5、重视课本中经典实例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在生物课本中有很多比较经典的实例,在生物实验当中每个探究过程都显示出生物科学家缜密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结合生物实验的发展历史充分了解科学家在研究生物实验时的背景以及研究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时,让学生依据科学家当时的背景情况和科学及研究实验的探究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明白科学家研究该实验内容的不易和艰辛。

6、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要一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尤其是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维但是并不成熟,高中学生也有可能学习压力大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引导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直接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行为规范。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影响学生的在课堂的学习质量还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言谈举止,还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着乐于助人、知荣明耻和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形象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师还要明白自己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教师与学生都要保持平等状态,彼此尊重,才能顺利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把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王海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107-108.

[2]张彩霞.探析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科幻画报,2021(04):209+211.

[3]张宁波.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渗透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2021(09):114-115.

[4]刘国平.在新课改下如何凸显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2020(24):104.

[5]常建忠.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0):13.

[6]王欣东.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14):1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