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
关键词
英语教学;高效课堂;学生主体
正文
引言: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辩证思考的逻辑过程以及充分的语言实践,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实际效用依旧为零,为此,本篇特从英语高效课堂的要求、学生主体特点出发,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切实提出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措施。
一、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与高效课堂教学要求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高效课堂”的含义就是,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牢固地掌握其所学知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课堂效率提升,即在同等的课堂时间里,适当增加课容量,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课内外学业负担。第二是教学质量提升,即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知识、能力、习惯乃至思想的滋养,唯有将提高课堂效率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二、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面对的挑战
首先,高中英语教材未跟随时代发展及时更新,导致课堂教学材料脱离时代,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以及回应学生期待;其次,我国英语教学多采用大班式教学,班级人数从50~80人不等,难以有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掌握所学知识,为应对应试教育下提高学习成绩的硬性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多采用灌输式学习与加强训练频次和力度的方式。最后,学生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模式,难以有效地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实措施
(一)改变旧有观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改变旧有观念。以往的课堂总是重视教师的讲解,教师从词汇讲解、长难句分析、文章解读、问题剖析以及问题反思方面全方位主抓,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想要实现英语课堂的高效学习,就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观念,深刻认识、理解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的态度也对学生能否树立主体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学生自主尝试时神情严肃、严厉指出不当之处,必然会触发学生的反抗心理。反之,如果教师上课轻松幽默、笑口常开,在观看学生自主尝试时,和蔼可亲,幽默地指出其中不足,真诚肯定其优点,必然会增强学生信心。同时,通过课堂检测、实际应用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自身完全掌握了所学知识,能够熟练驾驭所学技能,从而自觉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所学知识。例如,讲解时态语法后,编订经典的时态题目,发放给学生让其进行自测,意识到自身知识体系的漏洞。总之,教师要切实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学习主体地位。
(二)丰富课堂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主动学习方式下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远远优于被动学习,因此学生自主讲解所学知识是巩固深化学习效果的最优途径,主动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教师可以依据此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在课前,布置“每日一句”小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语法题目或长难句进行分享讲解。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以“life in the future”为例,教师针对其作出示范性的教学活动,寻找其中的重点单词、讲解重点语法、分析段落大意、划分文章结构、最后进行文章的总结升华。然后鼓励学生按照这种方式讲解一篇阅读理解或者一篇课文,在学生初步掌握后,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漫画情景剧等新颖的形式展示文章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课后,举办丰富的英语实践活动,比如进行一次英语演讲比赛。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让学生有参与感,包括词汇学习、长难句解析、文章讲解、语法凝练等。学生自身要独立思考,再与教师的讲解相融合,达到进一步深化理解的效果。比如,词汇讲解前,让学生自主借助词典等工具查找重点词汇的多种含义、用法;课文讲解前,为学生设置初步问题,例如文章体裁是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等;讲述考卷前,让学生自主分组讨论,解决心中的困惑,再提出共性问题由教师讲解,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动预习、勤查词典、善于思考与积累总结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将尊重个体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提高主体参与度
尊重学生在性格特点、学科基础、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安排上要合理安排进度,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提问与展示环节,根据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如《First Aid》讲解中,教师设置的问题:1.找出熟词新义词汇、以及常见词汇的用法;2.找出长难句并进行分析;3.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以及文章的主旨句;4.提炼本文的主旨大意,绘成思维导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问题。小组合作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只有40分钟左右的英语课堂上,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没有针对性。而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必然要求学生课后对各板块学习内容进行解读,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感并能提高课堂效率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由小组代表做总结陈述。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又能激发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将个体培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方可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四)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求知欲
当学生由衷喜欢英语这门学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去更多地了解它。但由于英语并非母语环节,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加之从小便被灌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并非真正对英语感兴趣,也没有养成用英语思考的思维习惯,不具备将英语学习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比如在《Making the news》一课中,首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联系平时看到的新闻,询问学生评价一个新闻的标准,以及如何去分辨新闻;接着,发挥想象,为学生创建一个假如自己是文中的周扬,第一次工作的记者,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随后,进一步延伸,让学生导演一个情景剧。通过一系列的情景创设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五)加强回馈反思,改进学习方式
学生尚处于中学阶段,自我认知能力较差。教师应积极及时为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展开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汲取其他同学的优势或者以他人不足为戒。例如,在一次学生自主讲评试卷中,教师将A、B、C、D四篇不同的阅读理解分给四个不同小组a、b、c、d,并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安排不同讲授时长。a组讲述的比较清晰,并在解决一道主旨大意题时给出依据文章开头、结尾以及中心句综合判断的方法。d组虽然讲述地很棒,但是由于讲述前半段花了太多时间导致总体时间过长,影响整体进度。此时教师理性地分析文章难度、讲述情况、创新方法以及时间等因素,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把握进度以及寻求新思路解决问题。合理反馈,方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错误,实现提高。
结束语:
总之,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与学的主体,都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扮演好“教”的角色,做好教学目标的引导者,进度的把控者,学生的培育者。两者结合,方能把高效课堂的创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晓琳.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1):127-128.
[2]仰小红.探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21(51):186.
[3]陈晓玲.小学语文教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的策略[J].读写算,2021(35):151-152.
[4]赵清.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科幻画报,2021(12):147-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