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柳昕

银川市西夏区第十二小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750021

摘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田径,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也能因此得到活跃,从而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借此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趣味田径的基本概念与教学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对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以便可以借此推进趣味田径的全面普及与实施,从而使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获得增强。


关键词

趣味田径;小学体育;实施

正文


引言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也越加地明显。过去的田径教学由于方式单一,且过于枯燥、乏味,因此极难使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热情、积极性得到调动;而趣味田径的出现与运用,则有效地打破了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促使田径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显著提升,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趣味田径教学活动的制定要以学生的年龄、生理与心理等特点为依据,同时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具有必要的创新性,这不仅能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进行调动,还有助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的作用与地位越加重要。

一、趣味田径的基本概念与教学意义

(一)趣味田径的基本概念

趣味田径是指以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为依据,使原有的田径教学和体育游戏二者进行充分地融合,并逐步形成了全新的体育教学形式。趣味田径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对田径技能的充分学习与掌握,以便学生在加强自身体质的同时,还能对锻炼运动的快乐进行分享[1]。同时,趣味田径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运动技能,小学体育的教学水平也会由此得到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实施趣味田径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风险预测,并要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方案、运用教学设备、组织体育活动,使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得以保证。此外,在对趣味田径进行应用时,体育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真实的体育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对形式与难度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田径活动不仅具有浓郁的趣味性,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田径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参与兴趣进行激发。好动、活泼、好奇心重,都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最明显特征,同时各种新鲜事物还会引起小学生的探究兴趣。对原本枯燥、乏味的田径教学形式进行合理改造,使其成为具有趣味性的田径形式,有助于对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进行调动激发;同时,将各种全新的教学项目、内容添加进其中,并运用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以便使小学生可以在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能喜欢上体育锻炼,防止学生对体育学习出现厌恶与抵触的心理。此外,体育教师应给予小学生选择体育项目进行学习的权利,并针对其兴趣、爱好进行合理化的体育教学,以此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参与兴趣、主动性等进行调动。

其次,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为有效实施趣味性田径,体育教师还应当对其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充分理解与掌握,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在体育教学当中。这便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地学习相关理论,并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并能够制定适用于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此外,趣味性田径的实施能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更充分、融洽的交流;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的“指令式”教学形式,而应与学生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还应创设一个更加开放、轻松与平等的体育学习氛围,并学生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使其保持着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关系得到更和谐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加强对趣味田径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等显著问题,而学生也受此影响下,无法使自身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趣味田径的实施应用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使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2]。因此,体育教师应重视趣味田径的实施、应用与研究,及时更新与优化自身的体育教学理念、方式,借助对趣味田径的合理运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提高。首先,体育教师应对趣味田径进行正确的认识,以便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其次,必须对趣味田径的实际应用进行良好地把握,防止出现因教学课堂氛围过于活跃,导致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学生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效果。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趣味性田径活动时,应对学生进行趣味田径的知识传授,以便对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行有效加强。此外,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趣味田径,同时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保证学生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将趣味田径理念渗透进体育教学

在开展田径运动的教学时,体育教师需要向学生及时、详细地讲解相关概念,并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价值,并逐步改变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以便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与锻炼当中。

例如,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时,可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接力比赛。在正式的比赛前,体育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接力棒的交接方法,并安排充足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练习;在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接力棒的交接方法后,再进行各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不仅能开展高效的“短跑”训练,还能使学生与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小组训练教学法的重要价值。由于田径运动本身就具有极为鲜明的特质,所以为进一步发挥其教学作用,应对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培养,并以此作为基础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是其身体得到更科学的锻炼。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挖掘田径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参与田径的各项训练活动当中,从而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顺利开展。

(三)对趣味田径的运动形式进行丰富

趣味田径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调动,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体育教学活动,也能对体育教学进行合理地调整,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进行更高效地学习、理解与掌握[3]。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掌握教师的教学意向,以便使趣味田径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此外,应注意增添趣味田径的运动形式,使其形式更为丰富、多样,以便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教学活动。

例如,体育教师可开展“图形法”的跑步训练,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画出固定的图形,并安排学生在图形内进行反复的折返跑或“Z”形跑练习,同时还可以开展趣味性的跑跳练习,如“跳绳”、“蛙跳”等。这样不仅可以使趣味田径运用的形式得以丰富,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更多的视角对趣味田径运动进行更全面的了解,使学生能更积极且主动地参与趣味田径的学习与练习活动当中,从而更高质、高效地完成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

(四)对体育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合理化的改进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在趣味田径的实施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促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技能的全面强化与提升。但由于过去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片面性、不合理性、不科学等影响因素,进而导致教师只重视体育评价的结果,而忽视了整体过程,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身心体验,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了抵触与厌烦的心理,参与性也会因此而降低。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则有助于教学评价方式的合理化发展,同时也对小学体育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当趣味田径教学结束后,体育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成绩达标等多种情况为参考依据,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全面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趣味田径中的内容涵盖了跑、跳、投等三大种类,体育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及时评价,能迅速挖掘出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并对整体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完善。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教师应采用“多元化”、“合理化”的评价方式,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认知,这对学生良好体育素养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趣味田径落实到小学体育课堂当中,会使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被调动,进而能更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并能有效提体育锻炼的效果;而小学生还可以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尽早地培养出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中趣味性的田径活动当中,从而使其体育锻炼的能力与素养得到更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燕.小学体育课中实施趣味田径教学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2.

[2]张侨盛.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初探[J].2021(2018-13):2-3.

[3]赵伟.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2021(2019-25):121-1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