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建设的意义和重点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彭翰林

十堰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加紧建设快速路,但快速路的选择要根据所在地区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而定。本文从功能定位、辅路及节点规划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例,对城市快速道路建设的意义和重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技术标准;节点方案

正文

引言: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逐渐完善,我国对城市快速路的建设逐渐变为侧重点,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进步,各大城市之间的联通更加紧密,建设我国城市快速路,会受到建设标准和工期要求等制约因素的约束,在整个方案设计时都要全面考量其设计的可行性、功能定位以及功能特点,对其技术标准、路线、断面布置、节点方案等进行综合考虑。

1、城市快速路设计

1.1总体设计思路

当相关建筑工程队伍进行快速路建设时,一般都要以“节约资源、快速便捷、安全舒适、经济耐用、环境融合为主要的建设标准1

1.2功能性需求分析

对项目道路的建设中,应当对建设快速路对当地的需求具体分析,根据城市快速路本身的优点和强大的功能,对当地进行因地制宜的建设,同时,对快速路的设计速度应当更加谨慎,设计速度不仅对交通拥挤情况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对路面纵横断面的相关数据指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建设快速路工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快速路建设中,对设计速度应该结合当地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当地的环境条件、地形地质、自然因素为考察点,对当地设计因地制宜,设计出对当地建设路面适用度高的设计速度。对其需求分析还包括区域间的疏通情况、交通拥堵情况等。

1.3辅路的设置

从辅路的功能角度来说,辅路是快速路网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通过交通组织,使快速路和从被交公路转入快速路的车辆在辅路上进行有效的分散或聚集,缓解交通压力;二是担负起短程的运输职能,为沿线居民提供便利,降低主路的压力。

从辅路的设计形式上说,辅路是快速路主线路的旁支,也是主线路的子系统,实在主线路两侧进行连续性的、单方向的辅路、这种快速路建设的设计布局,使辅路极大的发挥了自身的作用,既使交通运输有了很好的集中和分散,又对短途区间交通提供了更多选择。针对这种快速路设计,苏州内环线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下图1所示。

图片3.png 

1 苏州内环

其次,高速公路系统和当地的公路交通系统是相互独立的,而不是连续的辅助交通运输系统。也因此,南京的城市快速路并没有添加相关辅路,其主要理由在于:第一,南京市的城市快速路原本就是一座高速公路,只承载了中、远距离的交通出行,而部分短距离道路则可以用本地的城市道路系统进行处理,并不存在既有中短距离道路的绕城高速公路的问题。其二,南京市环城大道位于中心都市与县城中间,是南京市的环境保护区、生态区;,这些拟高强度开发中的地段,由于在当时还处于新城市规划时期,因此能够在新城市规划的层面上,透过当地的交通结构,减少了中、长距离交通和短距离交通之间的空间重叠。

1.4节点方案的设计

    道路不同的路面级别和通行能力,节点规划大致可以这样规划。与高速干道交汇:枢纽互通。造成立交类型选定困难的原因众多,总结下来大致包括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自然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交通环境主要涉及相交路面性质、等级和设计方向,以及近远结合方面的条件,是否具有一定收费标准等。

除此之外,与主干道交叉形成型交叉。对于用地相对宽裕、拆迁量较少的地区,可以采取斜坡式菱形立交;与次要路径交叉:交流型,穿越型。穿越型次要道路为分隔式的机耕道,可按地形进行相关道路改造,同时在道路上方进行建桥,由于安全、成本等原因,一般在主要行驶路段和地势低、易积水路段,宜采取分支路段进行上跨。除道路建设从横向直线穿越外,辅助路与项目路的交互和转换,可根据道路地形、沿线地块的控制条件,选择简易的菱形、简易的半苜蓿、简易的单喇叭互通2

2、快速路案例分析

   南京玄武大道和苏州中环高速公路的建设,这对城市经济建设、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连接、加强联系、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有重要的作用。南京玄武大道,2008年玄武大街(新庄立交~绕城公路段)快速化改造完毕并通车,该段北侧紧邻铁路,路两侧地块开发不连片,横向沟通相对较弱,故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平面式(节点主线上跨为主)的快速化方案,主路按快速路标准设计,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80km/h;辅路则按城市主干道技术标准设计,不连续设置;全线设有互通式立交8处(其中菱形互通5处)。玄武大道不仅缓解了南京市内的交通拥挤问题,还促进了南京市与其他市区的紧密联系。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中环快速路全长约112.2千米,其中主线采取双向六车道的技术标准,以高架型式组成,并结合以隧道、地面道路等型式,设计车速为80km/h,全线共设有娄江、苏虞张、宝领道等互通二十七处,中区快速路建设将是推进苏州"一核四城"高速发展的主要道路保障,同时也促进了工业园区与其他地区高速联络,是吴中区等县区与高新区的重要联络通道。

结束语: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都会根据不同路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截面形式,特别是快速路的形式通常为组合式,也就是说,同一快速路通常使用多种形式;而对于被交路的不同级别,则需要结合道路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结点方案。高速公路的交通功能常常是重叠的,其技术规范必须结合功能定位和道路网络的需要来进行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马俊梅.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192-194.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19.24.090.

[2]CJJ 193-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S].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