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土建现场施工管理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南兴茂 丁浩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

当今时代,国内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相关需求,建筑行业领域仍存在管理模式滞后、成本意识薄弱的情况。BIM技术是建筑行业应用的先进信息技术,具备集成性及信息共享性特点,可充分满足土建工程项目信息的应用需求,确保工程项目信息能够在各个部门内有效传递,改变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缩减成本,提升工程质量。为此,需要提升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水平,通过实现对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利工程项目达成施工目标,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BIM技术;土建;现场施工管理

正文

引言

对于土建工程项目而言,质量与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围绕土建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实现对土建工程中施工技术、施工成本、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等多方面的动态化管理。同时,需要加强对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全面落实监督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土建工程建设效益和建设水平。在此过程中,要将BIM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明确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推动土建工程项目顺利建设与完工。

1 BIM技术基本概念

BIM技术是近几年土建工程领域中常见的技术手段,在该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将三维数字技术作为根本,通过在三维软件当中建模的方式,实现对土建工程数字化的展现,并以三维数学模型的方式让建造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土建工程的基本结构以及施工进程等信息。在遵循当前我国住建部对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的前提条件下,应用该项技术能够实现对各类建筑信息的集成,并将其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与土建工程领域当中广泛使用的CAD存在的不同在于,CAD属于一个软件类型,其应用能够改变生产工具,但不会对生产内容产生影响。同时,在应用CAD完成相应操作时很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影响到后续一系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BIM技术在运行时需要一个软件组,并且在改变生产工具的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内容。在实际应用中,BIM技术不需要通过人为操作的方式,依靠电脑便可以自动生成土建工程的多维模型,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制图精度和工作运行效率。

2 BIM技术在土建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设计环节管理

就传统设计阶段来看,在工程管理中还涉及复杂的CAD图纸,还有着很高的错误率等一系列问题。在过去就很难对CAD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对设计图纸加以修改,所以在设计阶段,因为变更越来越频繁,常常会导致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BIM技术的运用,让建筑设计开始步入三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计环节管理的变革,增加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其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借助BIM软件开展建模,能够构建三维效果图,原有的CAD制图呈现的都为二维效果图。根据有关的对比,可以得知,在设计阶段,借助BIM技术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设计方案的效果,帮助最终方案的敲定奠定数据基础,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在建筑设计阶段,因为建筑自身的特征,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会有多方单位参与,所以实际开展设计时,会有很多专业人士开展设计,若是没有对这个环节开展科学控制,加强相关的交流及沟通,将极易导致该环节出现摩擦,从而极大地增加该环节的工期。特别是设计图纸不能直观体现的情况下,将很难及时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借助BIM技术就可以有效处理。基于BIM的三维创作,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构建科学的设计平台,通过三维设计模型,有利于更好地找出二维中的安全问题,进一步降低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另外,在设计环节中引入BIM技术,能够获得科学的信息交流方式,强化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项目有序开展。建筑编制及勘察阶段引入BIM技术,可以全面降低传统设计阶段存在的空间碰撞现象。在社会的持续发展下,促使建筑配套设施逐渐成熟,比如通风及消防等专业设施以及管线,都应通过有效的设计来实现。若是管道系统比较复杂,各个专业的设计工作者借助传统设计软件开展设计时,将无法有效防止管线之间的碰撞。实际进行施工时,还要开展调整,这样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工期,提高施工成本。借助BIM软件开展管线碰撞试验,能够事先找出设计中的问题,帮助后期施工奠定夯实基础。针对有的线缆同管道之间的碰撞现象,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第一时间开展调整,以减少传统设计存在的施工问题,避免产生返工现象。与此同时,在设计阶段运用BIM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协调能力,对复杂的设计过程进行简化,帮助各专业设计工作者更好地开展设计,从而推动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

2.2进度管理

工程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天气情况、技术力量、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度计划安排、建筑材料运输和施工方案等内容。以上因素均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管理。在工程建设和施工期间,设计人员制定的施工进度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且随着工程施工过程的推进,这种差异也会不断累积,增加变更问题出现可能,进而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带来影响,不利于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基于BIM技术创建工程3D模型的过程中,结合图纸及招标文件内容,对模型属性加以设置,保障各项参数的准确性。此外,应加强模型中作业面和CAD图纸之间的联系,注重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除此之外,在3D模型的支持下准确定义施工面,协助施工管理人员准确把控作业面,及时、合理地分派、调整工人的任务,有效缩短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如在项目施工中,利用移动端采集项目关键节点的形象进度照片,并依据进度计划模拟的三维模型展开比对工作,及时核查并纠偏,之后在生产例会上分析问题环节,创建可视化的解决方案,切实完善项目管控,增强项目履约能力。

2.3质量管理

土建工程项目各参建方可利用BIM技术提升土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开展各项数据信息的对比工作,帮助土建工程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问题,避免发生由于沟通不及时、施工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影响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要利用BIM技术对施工图纸进行核对,确保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不会出现错误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各项因素存在丢项、错项的问题,最大程度确保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同时,需要利用BIM技术开展施工单位安全月工作,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内施工人员的进出数量,并对施工现场内的危险区域进行警示。

2.4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所有土建工程项目的关键内容,也是提高土建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基础。任何土建工程都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土建工程顺利建设,实现工程建设效益最大化。在信息化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BIM技术日渐成熟。在土建工程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建立完整的数据模型,并通过模拟分析技术手段,展现土建工程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便于工作人员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防管理方案,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建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三维空间对施工人员进行定位,及时把握土建工程的施工情况,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有效避免各类不确定因素对土建工程安全的影响,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2.5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包括消耗的原材料费用、施工机械的使用费用和人工的工资。施工成本应涵盖施工组织及管理的全部费用支出。利用BIM技术能够准确预测工程的施工成本,完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作业,以此加强实时动态管理。基于施工区域创建人材机成本管理数据库,编制材料、人工及设备清单,展开成本的科学管控,为项目部门提取工程量,组织开展成本分析和预算调整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模型支持,促进项目工程量认定和过程结算的精准进行。工程建设中,土建工长、机电工长可以利用模型依据单元工程提取材料清单,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和进场计划。材料员可在监理现场物资二维码数据库的过程中密切数据库与BIM模型的关联,做好数据更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6竣工环节管理

针对土建工程而言,实际开展项目建设时,会涉及大量的信息,要求项目管理者应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信息,所以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借助主观经验开展项目管理。BIM技术的应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有助于相关建筑管理者第一时间获取土建工程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减少公司投资成本,缩减人力及物力。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借助BIM技术,还可以有效降低物流及仓储方面的消耗,减少原材料浪费问题。针对竣工阶段来看,BIM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有关管理者获取一系列的项目信息,帮助后期项目管理奠定技术及信息基础。该阶段的管理工作,决定着项目后续是否可以使用,想要更好地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应对工程信息开展全面判断,以此来增强管理工作质量。借助BIM数据库,提供所需的项目信息,根据信息分析计算结果,可以获取项目的盈亏情况,掌握每种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而对成本风险开展科学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壮大,社会各界对土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逐渐提升。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BIM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利用BIM技术构建完善的建筑信息模型,将项目管理融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土建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薛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119.

[2]王永胜,李永才,孙立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5):217-218.

[3]徐贵鑫.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初探[J].城市建筑,2019,16(2):108–109.

[4]陈瑶,罗帅虎,杨建华.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