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感悟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贾飞京

义龙新区第一高级中学 贵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62400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理论的教导转变为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生物教学者,应该牢记使命,坚定教育宗旨: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对生物学科的喜爱,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农村教学 生物教学

正文


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贵州省贫困地区的教师我们不应该总是以环境恶劣为借口落后于其他地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生物学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积极创新,探索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新课程改革理念便是以人为本,我们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体验积极探索生物奥秘的旅程中感受知识形成、传播以及应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传统教学环节里,教师是授课的主要人物,讲解知识点也是依据教师为中心,学生无须自主思考,理解知识,只需被动的坐在课桌上,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点,囫囵吞枣般的记忆下来。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参与进课堂,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发呆等情况的出现,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面。

新课改的主旨在于素质教育,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已经落后,跟不上如今时代的发展,在如今高中的教学中仍旧是以灌输为主,这严重影响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喜爱和长期的兴趣发展。

(二)缺乏丰富的实践资源

由于地势偏远和其他不可控的因素,优秀的教育资源多在城市内,贵州的孩生物实践的器材资源不丰富。且经济水平较于城市也是属于落后地步,教育部下批的教育资金相对不足够,而资金不足够导致农村学校很多教育资源匮乏。生物学习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实践这个情景中得出答案。相比较老师的直接告诉答案,实验得出的答案会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比如说学生在学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如果有相关设备,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探索。

在实验开展之前,可以设置相关情景,比如说为什么农田施肥过多苗不会长得更好而是会产生“烧苗”?又比如说将即将枯萎的玫瑰放入水瓶中浸泡一晚上玫瑰就会开得更加艳丽等问题。让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答案。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腌制黄瓜来实验,每人分配一片黄瓜,在腌制过程中带领学生们在黄瓜片上撒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黄瓜在吸收盐分以后会排出大量的水分,接着黄瓜片也会慢慢褶皱。根据这些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外界溶液浓度是否可以影响到植物的吸水或者失水速度。在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答案以后教师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比如说植物水分的进出是因为渗透作用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会思顾已得的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认真遵守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在偏远的贵州地区,学校无法提供相应的设施,导致贵州地区学习生物只能是以灌输式为主。

(三)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众所周知,学生的生物启蒙是在初中时期,但是初中阶段只学两年,但到了高中以后又开始重新学习生物。一年的断层时间让学生在重新学习之时难免会产生厌恶、排斥心理,高中生物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参加高考,教师在教导时难免目的不是为了“成绩”为主。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高中生物的学习完全是在为升学服务,这样就让生物的学习带上来一丝功利性的色彩,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来说完全是背道而驰,也不利于新教改的推行,因此,我们必须在这方面进行改革。

二、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改变

(一)转变思想观念

在贵州地区,受其传统观念影响,教师也不看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高中教学中仍旧采用“成绩论英雄”的方法,将学习成绩作为一切考核的标准。传统的教学以老师为核心,学生们被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核心,做到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书籍阅读和探究,拒绝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在阅读和探究过程中加深对阅读书籍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除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以外,高中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生物学习活动,例如:主题班会、生物小知识分享活动等,让学生们寓教于乐,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提升认识,发现自我、展示自我,这也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的学生处于成长期的后期阶段,对于有趣的事物接受度很高,也更容易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讲解书籍知识上面,更应该运用一些小技巧和游戏丰富课堂,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营造幽默风趣的教学课堂环境,时时刻刻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可以在课堂之前,收集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了解当下学生们喜欢或者感兴趣的生物兴趣类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以及阅读的有效性。

(三)提高生物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密切。高中生物的教育不能离开现实生活,生物的知识如果无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会造成理论和现实的脱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也应该联系现实生活,运用情景教育法,将现实生活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在日后将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加强理论和现实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与现实生活的互动性加强,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三、高中生物教学方式改变的感悟

(一)尊重生命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命与科学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尤其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矛盾也不断突出。比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如果不加以重视,这些生物技术会将人类命运引向何处仍旧是未知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技术的走向说明,克隆技术的发展如果实现,会与现代伦理产生的矛盾冲突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引导学生对生活产生思考,对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思考等,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对生命产生尊重和敬畏心理,明白生物学的意义。

 

(二)现实的落差太大,要以提高素质为主

贵州这个地区,每个班级几乎将近五六人,属于人数过于多的班级。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班级人数应该在二三十人为主。人数过多,生物知识更新过快,有的学生跟不上上课节奏,而且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生物教学的设施也跟不上新课改的节奏,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也低。信息闭塞、设施简陋、人数过多,教师无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导致部分学生逐渐落后打击学习的自信心。而且,新课改要求教师个性化教育,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巨大,对于贵州的教师来说仍旧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度进行分组学习,对于不同的小组步骤不同的任务和作业,对于基础稍微落后的学生可以步骤一些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基础的知识之后才更有余力去完成更高难度的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对生命的思考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

总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勇于面对经济条件的不足带来的挑战,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的方法,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来讲解知识,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而且,尽量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答案和结果,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

 

【结语】

终上所述,农村高中生物教学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城市地区相比,实施起来相对困难。但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努力克服城乡教育差异努力消除城乡教育不平衡。许多贵州地区的学生仍旧喜欢生物,热爱生物。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路程上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可以结合起来,为生物科学开辟属于他们这一辈的精彩。也让更多的贵州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他们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俞梅华.《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I].《时代教育》 2017年20期  

[2] .《浅探高中生物实验课课堂观察的可行性》[I].《《考试周刊》 2018年70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