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一”的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黄永鑫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 新余 338000

摘要

“校企合一”是职场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可以培养出市场与社会所需人才,对学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

正文


一、校企合一与职场化教学概述

(一)校企合一

校企合一指学校长期坚持实际操作性和实用性职场化优秀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现阶段已经具备的专业理论教育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基础之上,合理采用工场创新概念及其模式,打造现实中的企业经营环境,继而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创建一个教师和学生彼此影响与促进的真实环境,均获得提升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场,从而构成校企合一的职业教育模式,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相融,帮助高校学生所学习和掌握到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和企业岗位需求无缝衔接。简单来说,所谓校企合一实则是企业与学校团结协作,着重突出合一,紧密合作。事实上,校企合一是学校和企业继承发展和推进,继而有一定提升。

(二)职场化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是采取多种不一样的途径,建立连接设计构想和现实的桥梁,把虚拟设计构想变成实际产品或者模型,经过校企合一实现该种转化,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技术掌握能力,充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而职场化教学建立原则就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不但需要全面适应设计科目本身的发展规律,与此同时还应当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办学理念充分适应,继而实现艺术和技术相融的目标,经过设置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雇佣形式导师与工坊导师一起授课,让学生接受艺术和技术的影响,培养出有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培养规格和目标不清晰

高校设置的有关专业很难和行业岗位职业相符合,培养人才的目标无法完全满足岗位所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多半源自如下几种,即文理工转学美术学生,这种类型的学生文化知识丰富,基础相当扎实,如此也就造成其美术功底薄弱。还有一种类型就是艺术方面的学生,这种类型的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兴趣缺乏,不过其对艺术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故而艺术知识知道得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但是,这类型的学生学习背景有很大的差异性,对电脑艺术设计的理解也是有差别的,故此对高校学生培养规格也有差别,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专业牵涉面大、学习不精、追求深层次学习但又缺乏透彻性的现象。

(二)学生运用电脑目的模糊

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对课程的设定缺乏充分的重视,大部分强调实践训练与上机操作,从而忽略了构成和色彩课程的设置,造成学生不关注手绘训练,导致学生造型和审美能力大大降低。现如今,诸多动画短片和儿童刊物均使用统一图库,创作者不具备优质的艺术设计语言,过度关注计算机技术,从而忽略了对作品的理解,以致很难把电脑艺术设计的原则充分表现。总之,合理地将手绘与电脑载体相结合需要采用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才可以确保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匮乏

众所周知,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地区上来说,专业教育投资以及学校和企业对其的关注程度均具备一定的差异性,这样一来会产生一种现象,也就是师资与条件方面的投资匮乏,部分高校由于对专业教育的经验及设备不足,造成教育研究力度薄弱。与此同时,高校培养人才考核的过程中,关键是把双师资格及有关实践经验当成衡量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故而造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正式进行作品设计时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新,一些学生为了交作业模仿其他设计作品作为自己的作品,毫无新意和内涵,严重阻碍了专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尤为不利。除此之外,一些教师不具备丰富的职业经验和工作积累,很难将理实有效相融,不能准确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职业发展毫无益处。

三、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和生产良好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校企合一是接收最新行业动态、增加就业的渠道

校企合一能够让学校丰富对外交流的渠道,分析和了解当前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情况。学校把企业当成对外交流的核心渠道,经过企业联系别的企业或机构,除去可以拓展信息接收范围之外,对提高学校在这一行业的知名度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再者说,校企合一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就业,这样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也是有益的,学生通过快速就业除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外,还能够积累更多的专业工作经验,为往后深入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对学生适应职业角色,培养职业凝聚力是相当有利的。

(二)校企合一与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特点相吻合

伴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对人才配置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地,要想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定的发展前景,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一增强了行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易于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课程体系相融,当作学校人才培养的领航灯,让其可以进一步体会到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等各种需求,从而构建一套完善的社会所需人才培养标准,同时将此作为基础展开针对性专业配套设置,优化教材内容,构建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技能为主的教学体系。推进教学促使企业关注实践方面的能力,让学校教学方法将培养实践能力作为核心加以转化,对教改发挥了促进作用。

(三)校企合一可以合理优化教育教学设施及其资源

高校教育倘若单单是凭借自己本身所具备的条件进行教育教学,那么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和改革必定充满艰辛,需要利用外部力量。因为国内普高本科教育功能不完整,因此,人才培养无法限制在学校环境。通过校企合一,可以全面分析社会发展和教育情况,继而科学地借助社会和教育资源,开展多模式办学,主动处理好教育资金匮乏等多种问题,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第一,校企合一给教师学习实践提供了相当多的途径,还推动了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改善。企业给学校带来了很多兼职教师,这些教师数量大且综合素质高,对师资队伍素养提升是有利的。第二,提供了一定的兼职教师数量,加快了师资队伍构建进程。第三,企业输入信息以及培训教师队伍,能够推动教师跟踪行业发展,从而合理研究与开发教材资源,让学校可以在编制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材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特色。

四、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确定校企合一功能定位

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到,校企合一是根据学校来界定的以市场及社会所需为核心导向的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其规定高校需要严格按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经过引入、参加企业生产活动,基于学校综合规划和安排,严格根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特性积极创建实训企业,并且依靠专业进行产业创办。不过,产业创办的重中之重在于推动专业建设发展,增强职场化人才培养成效。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着手点,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出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教书育人功能。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电脑艺术设计优秀人才不但要会技术,可以熟练操作机器设备,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设计教育不单单需要培养高校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市场营销知识融合其中,促使学生可以掌握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促使实践教学课程多元化,健全教师聘用制度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要将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作为主要目标,促使课程多元化发展。其次,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对设计类人才要求很高,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如此就表示对高校教师要求也很高。教师在过去关注学历和科研的基础上会有效提高社会设计项目实践经验,这样一来对设计专业实验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可以选取雇佣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职工与手工艺大师,如此不管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以外,理论和实践均可以有效融合,构成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总而言之,在进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因此,需要合理运用校企合一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从明确校企合一功能定位、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着手,继而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综合素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实现,充分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推动高校教育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梦圆,高菲.新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及发展研究[J].东南传播,2021(06):104-106.

[2]郭佳,李茂泉.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发展研究[J].大观,2020(10):76-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