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声乐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学前教育;儿童歌曲;声乐教学;方法探究
正文
本文系: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文章,名称:《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声乐教学方法探究》,编
号:AZJKY2021004
儿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当中发挥了自身的独特作用,而老师一般在给学生们开展游戏活动时,也往往会选择儿童歌曲作为游戏背景。在进行声乐教学的儿歌部分占整个教学课程的1/2,一般的伴奏教学也主要是儿歌内容,老师在进行儿童舞蹈编排的过程中一般选材也来自于儿童歌曲,不仅仅是这样,老师在教授其他课程知识时也通常会将儿歌作为必修课程向孩子进行渗透,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歌曲是学前教育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此篇文章也根据如何更好地给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进行声乐教学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1 儿童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日益革新,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极其广泛的重视,而且它也成为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一个学科门类,而对于儿童时期的孩子来说,学习声乐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素养是有极大帮助的,而且通过给孩子播放优美的儿童歌曲,可以帮助孩子提升音乐品位,增加他们的音乐体验感,让他们对音乐演唱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可以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和审美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好处。还能帮助孩子调节思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他们声音健康发展。
2 儿童声乐教学开展意义
2.1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因为音乐本身就带着极大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特点,所以就很容易吸引儿童,使得儿童能够参与到其中,尽情的在音乐海洋里畅游。而音乐不是个体的专属品,不管是有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它们都需要进行音乐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节拍,进行音乐演唱,提高儿童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在做游戏时老师通过设置音乐背景,还可以有效培养儿童的音乐乐感,协调孩子的四肢,让孩子感受到更大的快乐,并且使得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发展。
2.2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孩子的思想还没有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他们的音色和音域是极具特色的,但是他们在音乐方面还是一张白纸,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孩子们走入音乐课堂,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乐器和音节来挖掘孩子的音乐潜力,让孩子不管使用那种乐器,都能够演绎出优美的音乐。而且通过进行儿童歌曲的演唱,还可以提高孩子创造精神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去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激发儿儿童的创造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自我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
2.3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养成
儿童歌曲的学习形式是极其丰富的,可以是独唱,合唱,通过儿童歌曲的学习,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和音乐的整体感受性。伴随着律动,要求儿童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提高大脑反应灵活性。让他们能够参与到音乐创造和音乐表演中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合唱还可以让孩子能够学会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可以加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有效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协调能力。
3 儿童声音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进行学前教育学习时要掌握当前儿童声音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儿童声乐教学。而高职院校老师在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儿童声乐讲解时,也需要根据当前儿童声音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而调查研究显示,儿童在变声之前,其身体结构是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的,儿童声带和喉腔中的一些器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长时间里儿童声带的变化和音色音量也会逐渐出现差异。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想要日后更好地开展儿童声乐教学,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学习老师所讲解的儿童声音发展情况内容,并且做好学习和记录。
3.1初步童声
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年龄大约是在2岁到5岁,这一时期孩子的幼儿器官发育的很快,但是幼儿园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会存在个体差异,而且每个孩子身心发展状况不同,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也会不同。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声音极其单薄,而且气息相对较短,所以他们的音域也比较窄,通常不会超过8度。而要想给幼儿园的儿童开展更好的声乐教学,就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状况,设置相应的教学曲目,根据他们的当前年龄特点学习的一些歌曲。对于小班幼儿孩子来说,他们所选的歌曲要简单一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比如《丢手绢》的歌词就相对简单,“丢丢丢手绢”,其歌词相对较短,可以使孩子更好的记忆歌词,并帮助幼儿轻松地对歌词进行记忆和理解。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在进行歌曲选择时要注意歌词之间的连贯性,比如说老师可以选择《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歌的歌词前后句之间是连贯的。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那么学习的歌曲自然会难度大于中班和小班,所以,老师在给大班的儿童进行儿童歌曲选择时要加大歌词难度,比如说可以选择《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节奏比较欢快,而且这首歌的成熟度相对比较高,所以就很适应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
3.2中期童声
中期童声主要处于6到11岁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声带发育相对比较稳定,而且他们的声音气息已经足够,一般能够达到10度。这一时期的童声是最富有特色的时期,也属于最好的演唱时期,我们曾看综艺节目《中国新声代》中很多孩子大概都是6到11岁左右,他们的声音非常甜美动听,声音具有穿透力,清澈干净。
3.3晚期童声
晚期童声一般处于11岁往上,就是儿童的成熟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其声音就更加成熟,比较有磁性和力度,他们通过专业的训练就可以掌握更专业的音乐知识,而且他们已经可以达到所要求的音域。比如说在学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首歌曲,其难度是相对比较大的,但是晚期童声可以演唱好这首歌曲,而且会使得声音更加圆润,更加宽阔,所以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音域和声音是有差别和变化的,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讲解,并做好不同形式的声乐教学。
4 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声乐教学策略
4.1结合儿童的音色特点
再给初期儿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相对较短的歌曲,而且音乐演唱语速要慢,要符合当前孩子的讲话规律,而且歌词要符合所教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比如说在给儿童播放《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时,“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其中“蓝蓝”两个字是叠词,那么第一个“蓝”字就需要放在高音位,第二个“蓝”字就需要放在第一位,一句“只是一片海蓝蓝”的音律旋转就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音色特点。对于中期童声的孩子来说,他们声音已经比较稳定,所以老师就可以给他们讲解一些简单的歌唱技巧,帮助儿童进行音色补给,使得中期儿童的声音优点充分展现出来。可以选择《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的高潮部分的歌唱技巧比较深,孩子在进行声音处理时,要突出其歌曲的圆润干净,使童声的成熟音色呈现出来。
4.2结合各个时期的教学目标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给儿童进行歌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初期的儿童,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基础的音准,节奏音乐表演技能,比如说可以选择节奏单一,音程跳度不大的歌曲演唱,如《老鼠爱大米》等歌曲展开教学,而对于中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逐渐加重,而且他们呈现出爱幻想,爱想象的年龄特征,所以,他们对外界世界是相对比较好奇的,这时,老师就可以选择节奏明快,律动感强的歌曲教学。如《春天在哪里》等歌曲来演唱,展现儿童的天真活泼这一年龄阶段的音色特点。对于晚期童声来说在选择歌曲时,要突出孩子朝气蓬勃特点,能掌握简单的音乐技巧,可以选择《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开展音乐教学。
5 结束语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声乐教学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音乐予感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而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应该高度重视对于儿童歌曲教学的开展,要明确不同阶段儿童的声音发育状况,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进行差异性的儿童音乐教学设置,选择相应的歌曲以符合不同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音色特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学习,并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娜.学前教育专业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研究[J].北方音乐,2019(85):27.
[2]张红阁.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探究[J].文化教育2017(56):64.
[3]李雪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法探析[J].黄河之歌,2017(31):74.
作者简介:
黄莉群,女,汉族,1973.04,陕西安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声乐。
刘晓涛,男,汉族,1972.12,陕西安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