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高春莉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界首镇幼儿园 江苏 扬州 225611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能力与独立品格的重要时期,区域游戏的教育形式中教师结合幼儿成长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游戏形式设置,在幼儿自主选择、操作和参与中完成游戏开展,是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结合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设置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提出针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区域游戏活动指导策略,来完成幼儿园阶段教育指导


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游戏;自主学习;指导策略

正文


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与独立行为的重要时期,借助区域游戏设计,为幼儿提供认知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提升以及创造能力增长的培养渠道。区域游戏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幼儿参与积极性的提升,强化幼儿作为游戏主体,教师更多起到引导与观察的陪伴作用,经过对幼儿的观察、指导、调整与评价,提高游戏教育性,培养学生更多自主特性。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培养中,积极关注区域游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价值,结合幼儿阶段学生性格与成长特点,完成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一、幼儿园区域游戏设计原则

1.吸引性设计原则

    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幼儿开始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基础时期。这一阶段的区域游戏设计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与性格特点,进行有吸引力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设计,避免幼儿因为专注力不足导致区域游戏活动无法推进。在区域游戏活动的准备环节,首先应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作为设计原则,进行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创设。其次还应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成长特点,进行不同的游戏设定,让区域游戏设计覆盖所有年龄层次的学生,让幼儿在游戏参与中感受乐趣与成长,获得满足感,对幼儿达到吸引效果,提高幼儿对游戏参与的积极性。

2.趣味性设计原则

幼儿教育首先需要具有较大趣味性,要符合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与需求,在区域游戏教学设计中首先需要关注活动的趣味性。在区域教学活动中对于游戏道具、游戏形式以及活动内容设计过程中都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游戏活动,在乐趣中完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自主性设计原则

区域游戏的设计需要关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参与性设计,在游戏设计中因积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教师在区域游戏中应做好活动指导作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区域游戏设定中,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参与感,提高自主积极性。在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沟通,还应关注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设计,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互动交流机会,创设自由平等的游戏氛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进行游戏调整,将更多自主权交给学生,调动其主动参与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效率。

4.启发性设计原则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游戏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以更多启发性游戏设计为主,引导幼儿在游戏的参与中提高自身全面素养发展,结合幼儿本身性格与能力发展特点完成游戏设计,以启发性为原则完成游戏内容与形式创设,更好挖掘幼儿内在潜能,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完成自身逻辑思维、动手实践等能力提升,在更多游戏体验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区域游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1.增加游戏观察,做好互动提升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幼儿,幼儿通过自主探究与自由参与完成兴趣激发、能力探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对幼儿放任不管。相反,幼儿在区域游戏的活动中,教师有更大的责任与指导价值,应积极做好游戏观察,提高与幼儿的互动。首先教师应做好游戏的提前设计与布置,尽量为幼儿创设多样的区域游戏活动,以丰富的游戏内容与形式,完成区域活动组织。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做好旁观者,首先要确保幼儿安全,让幼儿在安全的范围内以安全的形式进行游戏。还应做好幼儿行为观察,要看到每个孩子的兴趣点,每个孩子的关注点,以及他们的专注力特点和自我探索水平提升等。在游戏中要做好纪律管理,让学生认真高效完成区域游戏活动。教师在观察中不仅提高对幼儿的了解与认知,还可以对日常教育教学得出经验与总结,掌握日常教育中的不足与缺陷,在日后的教学中完成补充,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提高对学生的游戏观察,可以在观察了解中掌握幼儿成长特点与性格不足,以此完成之后教育形式的不断提升,只有在有效的观察中,教师才能对幼儿有更多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在哪,游戏设计适不适合幼儿的发展需求等,通过观察完成进一步的深度了解,以此做好互动提升,完成幼儿自主学习的指导与发展。

2.采用合理指导方法,推动区域游戏积极开展

区域游戏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确保幼儿活动的安全进行,促进游戏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解决幼儿在游戏参与中遇到的问题等。在游戏中除了应对幼儿进行基本的行为与过程观察外,还应解决游戏内容与具体活动实施状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促进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儿年龄较小,对很多问题的认知并不全面,教师的合理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事物的观察与认知能力,提升游戏形式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结合幼儿行为方式与逻辑思考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以示范式、讲述式、启发式、鼓励式的方式,结合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兴趣进行指导,选择恰当的指导方式完成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针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在游戏开展前可以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材料的准备与整理,指导幼儿自主完成游戏布置与设定,结合幼儿自主参与兴趣完成幼儿对区域游戏的积极参与,提高自主独立能力。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也应做好指导角色,当游戏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完成游戏方向调整,用引导的当时提高教育培养,在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下,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可以结合游戏活动,以鼓励式、渗透式、启发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提高自主游戏创作与进行效果,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3.区域游戏活动分享,促进幼儿思考能力增长

区域游戏的组织设计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方向,加强在游戏结束后的思考与分享,可以有效促进游戏设计的价值提升,帮助幼儿在游戏过后完成行为与内容的进一步体验,在交流分享中提升游戏培养价值。区域游戏参与过程中幼儿会全身心投入到游戏参与中,对于很多有教育价值的游戏环节很难体现出来,通过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交流,帮助幼儿完成对游戏过程的再一次思考,提高游戏的教育价值。教师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做好观察工作,对于幼儿在游戏参与中表现出来的有教育价值的行为应积极在游戏过后进行及时交流,激发幼儿逻辑思维提升,通过游戏环节的经历体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例如在捡豆子的游戏教学中,幼儿分小组进行捡豆子比赛,有的小组进行较快,配合度较高,最终赢得比赛胜利,但是有的小组捡豆子进行较慢,配合度不高,速度提不上来,输了比赛。在游戏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进行总结,思考游戏进程中应当怎样操作才能更好取得游戏胜利,在思考与分享中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而得知,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积极结合幼儿性格与成长特点,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在活动组织中做好观察与指导作用,提升游戏活动的培养价值,利用区域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顾敏. 科学观察,有效指导——构建有效的幼儿园区域游戏[J]. 智力,2022,(22):171-174.

[2]王沛文. 利用区域游戏提升幼儿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2022,(19):66-68.

[3]李芹. 区域游戏一定“绘”有趣——绘本与幼儿园区域游戏融合分析[J]. 山西教育(幼教),2022,(07):61-62.

[4]任倩. 投其所好,自主游戏——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策略[J]. 新课程,2022,(22):150-151.

[5]涂希希. 幼儿园区域游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J]. 安徽教育科研,2021,(07):76-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