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正文
引言
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更多关注,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多种教学因素,从数学核心素养出发,培养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等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成长。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深度学习视域下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整合数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多方面数学素养的提升。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处于不平等地位,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了解,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导致学生无法实现深度学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三方面出发,为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几点建议。
一、结合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生活实际中蕴含多种学科的知识,教师日常教学时,需要结合生活开展实践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熟悉感和真实感,使得学生能够深度融入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但是实际教学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不够灵活,设计的教学活动缺少科学性和创新性,没有从深度学习视域下思考大单元教学设计,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兴趣较低,不利于综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多种教学因素,结合生活实际优化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收获良好的学习感受。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重要方式,教师结合生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理清,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函数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首先将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理清,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超市或者其他日常购物场所进行调查,并将促销期间的打折内容记录下来,探究消费金额和优惠额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小组内计算优惠力度最大的消费模式,并与其他小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方向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建模,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为学生开展知识竞赛,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构建成知识体系,然后通过数学建模,高效解决数学问题。竞赛中,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自己,也需要给予学生灵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不要过于限制学生的想法,而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数学知识,综合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教师能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讲授给学生,学生学会数学建模,综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1]。
二、开展灵活多变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点理解清楚,也需要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实现综合成长。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多途径思考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综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但是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依靠教材授课,将数学知识零散化讲授给学生,忽视大单元教学设计,导致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完全掌握,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只是固化思考数学问题,长久下去,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学习质量较低。教师应该顺应教学发展趋势,详细梳理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行深度思考,总结规律,综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例如:教师讲授概率相关知识时,可以首先将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理清,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完整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带着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概率知识,并为学生抛出几道问题思考,使得学生能够将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与新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平面向量知识时,可以首先为学生详细讲解这一部分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清单元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教学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大屏展示的画面,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何用向量AB和向量AD表示对角线向量AC和BD。问题相对简单,学生能够通过深度思考将问题解答出来。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途径思考,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更好地锻炼学生多方面数学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
三、优化调整教学评价机制,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高中数学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尤其是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涉及的内容较多、章节也较多,教学时间较长,为了将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体现出来,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理清,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避免教师以自己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观点教学,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数学知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但是以往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每天都有大量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忽视自身教学反思和教学方案的调整,不利于持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多种教学因素,及时对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调整,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具有的趣味性,学生会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打下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围绕函数单调性这一教学主题教学时,首先需要将主要教学内容理清,然后将教学内容划分到不同的课时中,并将主要学习任务告知学生,引导学生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并从学生学习活动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教学方案,控制好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合理学习,保证学生学习进程的科学性,使得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也需要多和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表现,并借助线上沟通工具建立交流群,引导家长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告知教师,教师结合学生课上表现,调整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得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牢牢记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优化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与学生深度互动和交流,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学习的真实想法,教师能够优化接下来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能够倾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建议,教师能够明白自身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实际教学成果,反思教学问题,及时优化自身教学行为,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综合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促使学生深度学习[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大单元教学设计是目前的教学趋势,教师应该详细梳理教学内容,立足数学核心素养,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性和思维的连续性,完善教学流程,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日常教学时,不仅需要将数学知识理清,优化教学设计,也需要多和学生互动和交流,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融入教学方案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和魅力,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彦彦. 浅谈深度学习下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学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2:3.DOI:10.26914/c.cnkihy.2022.038690.
[2]傅鹏.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No.556(27):5-7.
[3]段海军.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22.DOI:10.27842/d.cnki.gnxsf.2022.00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