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全面发展--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宋杰

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幼儿园 123005

摘要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该项教育面对的是学龄前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要更加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活动参与度,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给予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幼儿园;学前教育;创新与实践

正文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年龄普遍偏小,对于世界存有较强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要注重加强对于孩子的培养和锻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认知能力。只有设定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全方位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才能够体现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本文对于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希望能够给予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参考。

一、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财政投入不够,设备设施不过完善

在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幼儿园日常许多活动的开展是需要通过辅助型的教学教具和教学设备来完成的,没有相关的设施设备,教师只能通过传统的说教式或者陪玩式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但是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只通过说教时难以让他们直观地理解教师所要讲述的知识,这对于学前教育的开展和孩子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教育活动的完成度也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幼儿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也对于幼儿园失去了信任,导致学生的生源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活动内容较为单调,影响幼儿发展

许多幼儿园由于自身软硬件建设不足,且教师数量和能力偏弱,能够开展的活动形式十分受限,活动内容较为单调,导致孩子们只能通过一些重复的单调性的活动开展学习,这对于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的关键时期,在36岁期间对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良好性格的塑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些教师对于活动内容进行改进,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水平和显示条件受限,难以达成预想的教学效果。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创新能力

学前教育的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解决办法,才能够逐步实现。这不仅依赖于教师对于日常活动的观察,同时也要依赖于他们的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实中许多幼儿教师均是来自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专业能力素质有所欠缺,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能力也相对偏弱,难以在教学活动之中发现问题实现创新,并影响教育活动的优化完善,同时也影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加大财力投入,更新幼儿园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设备和设施的更新完善,对于幼儿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效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并且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实效的教学设施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于学前教育的财力投入,定期及时更换一批陈旧的幼儿园设备,增添新的教学设备,对于一些民办幼儿园而言,如果资金不足可以协调当地教育机构或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政策,申请有关财力补助,对于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和完善,为孩子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创新管理制度,加强师资建设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与硬件设施密切相关,更多地依靠于师资力量和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因此要对于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正规化的建设,同时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训,为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一是要把好招聘关口,进一步完善招聘制度,明确招聘要求,对于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师德,特别是对于幼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对于教师应当进行岗前考核,对于考核不通过、不合格的教师一律不允许上岗教学。二是要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与学生一样,他们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不停的学习和充电之中逐步提升的,定期对于学前教育的优秀教师组织集中培训、送学送教,可以引导他们赴其他优秀的幼儿园进行参观见学,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优秀教师到本幼儿园开设讲座,传授先进的教学经验,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从而全方位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持久地提升教学质量。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要对于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正规化建设,对于教师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对于工作的业绩提出明确的奖惩,从而使得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提升教学质量上面。对于能力突出、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对于能力偏弱教学的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扶。正规化的制度建设对于端正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提高工作热情可以形成正向激励。

()丰富教育活动,实现教育创新

1.创新教育内容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之中,许多教育活动是依托于游戏的形式来开展的。因此,若要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教师要对于游戏的内容和模式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做到与时俱进,使得游戏的内容能够跟上时代,吸引孩子们参与热情,从而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们提升认知能力,对于身心进行全方位地锻炼,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游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相关的知识。例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游戏之中,许多幼儿园往往以卡片作为教学用具,来引导孩子们认识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或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对此可以将游戏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将孩子们日常所关注的或喜欢观看的动画元素融入到游戏之中。例如可以购置一些包含熊大熊二、汪汪队里面6只小狗、铠甲勇士的衣服,部分孩子们穿着这些衣服,引导其他人从这件衣服上寻找英文字母和汉字的数字,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性质和认知能力。再比如引导孩子们进行常用的英语口语学习的时候,可以设置出在超市购物的情景,引导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2.创新教育形式

学前教育活动开展应当进一步丰富形式和内容,传统陈旧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因此需要对教育形式和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特别是要将户外游戏和户外活动引入到教育形式中去。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教师往往将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室内,大规模地缩减了户外的活动和户外游戏。这种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难以放开手脚、尽情玩乐,另一方面在室内长期难以见到阳光,对于孩子们对身体发育也十分不利。因此,在幼儿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增加户外游戏活动,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设计游戏模式和游戏场地的时候,要根据游戏的内容来合理确定是在室内进行还是在室外进行,对于动作幅度较大、需要场地较为开阔的游戏应当选在室外,一方面帮助孩子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同时在室外宽广的场地上,孩子们更能够放松身心、尽情玩耍,也更加具有参与游戏的热情。不仅可以开展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开展舞蹈和音乐游戏,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和协调性。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亲子游戏活动,邀请孩子家长与幼儿共同进行游戏,开展家校联合式的教育,提升儿童和家长的参与感,增加儿童的安全感,同时可以让家长认识到孩子们取得的进步,给予孩子一定的夸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学前教育中所存在的现状与不足,要及时对于问题进行发现和改进,笔者提出了多项举措,包括增加财政收入,加强硬件建设,拓展师资力量,正规管理制度,同时教师要对于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与完善,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喜文.新时代幼儿教育方向的现状与选择[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05):156-160.

[2] 陈泽章.初探幼儿园消极游戏化教育误区[J].贵州教育,2019(18):16-18.

[3] 梅崇铁.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23( 8) : 64-66

[4] 李春良,张莉.大班幼儿判断游戏活动的依据———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 2017: 31( 05) : 25-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