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性心理的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性心理教育;教育机制
正文
本文系202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性心理的教育机制创新研究》(CJSFZ21-7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松林,(1977—)男,四川岳池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育管理
受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文化的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开展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性观念、性道德以及性行为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工作开展的力度不足,致使学生无法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取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性知识,出现诸多的性压抑、性困扰。近年来,高职学生中发生婚前性行为、流产、感染性病等现象日益增多,对校园管理、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中重点讲解同时,进入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要积极把握新媒体的优势,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性教育效果。本文希望通过对高职学生性心理教育机制的研究,探索出高职院校性心理教育创新机制,切实为高职院校的性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对策和建议。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性是一种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现象。性伴随人的一生。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大学生,又称为“性危险期”。由于其性生理的成熟期比性心理的成熟期要早,产生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矛盾;由于学生通过互联网和非法影视作品的影响,学生对于性的渴望日益增强,表现在性的生理需求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大学生表现出的对性的不适应和强烈的心理困惑,直接影响着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亟需正面引导。
二、国内高职生开展性心理教育的意义
(一)性心理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关键
高职阶段,学生已经进入性生理成熟时期,但是性心理却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性问题上一直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导致一部分学生谈性色变。很多高职学生还存在着性压抑、性苦闷等心理困扰,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也会给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心理危机。正确的引导高职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和性行为的发生,掌握系统完整科学的性知识,解决性困惑,这对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和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性心理教育已经成为学生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因性观念不成熟,性知识的缺失,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少,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健康性动机,如有个别学生一夜情寻找享乐;有个别学生为满足物质欲望,通过与异性交往索取物质回报等。在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在性关系的处理就易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所带来的不当性行为、流产、感染性病等严重后果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进而造成身体与心理的双重伤害。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性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一个亟待重视、落实的工作任务,需要有全面的授课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专业的教学团队,将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来完成[4]。
三、高职学生性心理教育工作的现状
为更好了解高职生的性心理的现状,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我们分别从“您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认为爱情与性的关系、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是否有性幻想、是否承受着性压抑与性苦闷、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最经常用的释放性冲动的方式、觉得学校因该开展哪些方面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觉得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方式”等15项内容制订了《高职学生性心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我们选取部分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1.问卷调查有效填写参与学生4322人,其中男生1048人,占比24.25%,女生3274人,占比75.75%;生源地为城镇的922人,占比21.33%,农村3400人,占比78.67%。总体来讲学生在性知识调查问卷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特别是女生占比75.75%,这反映出女学生们在性知识存在更多的困惑,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和指导;农村学生占比78.67%,这反映城镇学生获取相关知识信息途径更多,农村学生相对较少,面临的困惑也更多。
2.高职生通过多种途径如课堂、教师(占比51.83%)、网络(占比77.42%)、同学、朋友(占比62.17%)、电影电视(占比57.24%)、报纸杂志文学作品(占比38.76)、家长(占比27.05%),对性知识特别是网络(比77.42%)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也存在需要关注的学生人群,完全不了解和较少了解还存在一定的比例学生人群。如图1示:
图1:您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
3.高职生采用一些方式进行了自我性心理和性生理的调节,但是有64.48%学生采取的是其他,这反映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以通过正规的渠道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如图2示:
图2:您最经常用的释放性冲动的方式
4.高职生存在着性压抑、性苦闷等不良情绪,他们希望学校通过讲座或团体辅导(2748人,占比63.58%)、必修课(1037人,23.99%)、选修课(1840人,42.57%)、线上学习(2065人,47.78%)、其它(2011人,占比46.53)等方式围绕学生们的性心理(2833人,65.55%)、性生理(2152人,占比49.79%)、恋爱心理(3088人,占比71.45%)、异性交往(2509人,占比58.05%)、性价值观教育(3374人,占比78.07%)、同性恋(1378人,占比31.88)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帮助其运用科学方法、恰当方式、合理途径调节出现的性心理问题或者行为,解决其实际问题等。可以看出在恋爱心理和性价值观教育方面因给予重点关注。
四、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性心理的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一)改变传统性教育观念,增强性教育工作力度
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一直是比较内敛的,性一直是比较隐晦的话题。我国传统性教育观念比较保守,导致学生群体对性知识的了解不够,很容易出现因片面的了解而对性知识产生误解的情况,进而做出错误的行为,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想要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性教育工作创新开展,首先要增强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知识普及工作开展的力度。其次就要改变传统的性教育观念,将性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体系之中,重视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再次是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工作,想要促进有效的性教育创新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性教育观念,采取更加科学理性开放的态度来进行性教育,并且充分认识到性教育的积极意义,为性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拓展性教育途径广度
新媒体的发展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想要对学生的性教育进行创新和发展,就必须把握住新媒体的巨大优势,充分利用其在知识传播方面的优势,更高效地普及性教育。在今后的高职学生性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出科学开放的性知识传播环境,更加积极地引导高职学生的性观念发展。此外,在开展性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当充分地利用微课、网络课程、在线资源等线上教育途径,不断地丰富性教育的手段,让广大高职学生更容易学习到系统完整科学的性知识,从而促进整个高职学生性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提升性教育效度。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性教育工作。一是把性教育写入教材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以有效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科学性知识。二是配备专门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教师作为高职学生性教育过程中主要的知识讲解者,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素质的高低对于高职学生性教育创新发展水平的高低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三是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共育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的拓展性教育工作,切实关注关心学生成长发展中的所盼、所需,更好的服务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
(四)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把握好性教育工作的尺度
更好促进高职学生性教育创新开展,高职院校就必须提升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加科学主动地引导他们,使他们更理性正确接受性知识,科学系统掌握性知识,培养良好的性认知、兴情绪、性意志以及性人格等心理品质,提升认知水平,维护自我心理健康。性是重要、美好、深刻、伟大的,但不能随意示众,性教育也该把握好尺度。性教育没有实践课,不要把性随便与文化挂钩牵手,也没有必要敲锣打鼓地宣传,不能违背公诉良俗,不能与社会文明相悖,要注意场合和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公众所接受的文明道德突破底线,否则物极必反,事与愿违。
五、结语
教育部要求高校应大力开设心理卫生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必须设有性教育的内容。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教育工作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出新路径。学校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时不能忽视学生的性心理健康,要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融入性心理健康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性心理教育的正确的渠道得到系统完整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心理观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整体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杜丽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 方刚.开放的性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教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3]李艳玲,任意.高职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9:134-135.
[4]张丽丽,张国芳,何玉霞.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85-186.
[5]岳计辉,李家珍,杨丽娟,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韧性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06):8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