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业设计走向学习设计——初中语文作业实践与思考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胡琪

崇义县思顺中小学 江西省赣州市 341300

摘要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作业设计,打破传统作业模式的限制,给予学生一定自主选择权,使得学生能够不再抗拒语文作业,拥有更高的做作业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教学因素,顺应教学改革趋势,探究高效的作业布置模式,不再给予学生过多的作业,而是提高作业的质量,重视学生的学习效率,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感受。故本文将从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布置课堂展示作业、布置课后巩固作业三方面浅析从作业设计走向学习设计——初中语文作业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学习效率

正文


引言

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每天需要学习多学科知识,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时间,学生无法将相关知识理解透彻,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布置合理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检测、课后巩固中实现高效学习,学习时间更为灵活,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生学习质量得到保证。但是实际教学很多教师对作业认知较为片面,单纯认为语文作业就是练习册、试卷,为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处于机械化完成作业状态中,学习积极性较低,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后学习效率三方面出发,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提供几点建议。

一、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的教学时期,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受到更高的关注,需要教师顺应教学发展趋势,及时改正不合理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设计多元化的作业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知识量更大,难度也更高,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此教师需要理清作业设计的目标,不要为了布置作业而设计作业,而是为了学生能够深度学习而布置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思维不够灵活和发散,教学目标单一化,设计的作业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深入学生生活中,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较低,甚至一些学生不愿意完成量大且单一化的作业,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导致学生课前预习效率不高,严重影响学生课上学习活动,不利于构建活跃、高效的教学课堂。随着教学改革,初中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明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利用好教学时间和课余时间,详细梳理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正确的方向探究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诗歌之前,需要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识记诗歌中涉及的字词,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和抄写中梳理好诗歌内容,方便课上深度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些预习课件,引导学生利用简短的时间进行预习,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预习质量,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对课上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引导学生预习文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课下注释反复朗读并进行抄写,强化学生的记忆,对学生理解课文整体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奖励挂钩,并定期进行评比,给予表现好的学生一定奖励,减少学生的学习任务,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灵活安排的课下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动力。针对不认真对待预习任务且阶段性学习检测不达标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惩罚,适当增加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从基础出发,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能够突破自己,实现高效学习。预习一般都是在课下完成,一些初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可能会重视笔头作业,忽视预习作业,一些学生学习观念存在问题,不会认真对待预习任务,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多陪伴孩子,监督、指导孩子高效完成预习任务,发挥出预习作业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综合发展[1]

二、布置课堂展示作业,提高学生课上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载体,教师教学结束后,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可以在课堂布置一些作业,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时完成相关作业,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认知较为片面,单纯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忽视课堂展示作业的重要性,学生只是被动配合教师教学,下了课,学生很容易忘记课上学习的知识点,记忆不够深刻,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环节,布置课堂展示作业,将课堂展示与检测通过听写、默写、写作、演讲、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进行,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相关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方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时存在的问题,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积累完整的语文知识,尽量避免记忆错误或者遗忘过快等问题的发生,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感受。教师布置多元化的课堂展示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上学习兴趣,打破枯燥的教学氛围,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课堂讲解《岳阳楼记》这片文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将文中的重点词和句子抄写到笔记本上,并将书写整洁的作业通过大屏展示出来,激励其他学生也要认真整理,争取也赢得展示自己作业的机会,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简短的时间背诵文章的一段,然后进行默写,默写准确率高且字迹工整的学生赢得一定奖励。为了及时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和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教师可以将一些不需要讨论的作业改为课上练习,引导学生独立作答,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因为学生之间具有差异,因此教师设计课堂作业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在几个选项中进行选择,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问题,学生实现灵活学习,课堂更为活跃。教师通过大屏展示一些作业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行作答。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默写、演讲、写作,时间允许情况下,学生也可以画出课文描绘的场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学习动力更高,完成作业的质量也更高。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教师可以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堂展示作业,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理解能力完成相关作业,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2]

三、布置课后巩固作业,提高学生课后学习效率

课上所能讲解的语文知识相对有限,课堂时间也有限,教师能够开展的教学活动受到的限制较多,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结合课堂教师讲解的重难点内容和检测结果,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反思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不喜欢完成固化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创新作业布置形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理论、实践类作业,提高学生期待感,给予学生一定惊喜,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后学习效率。为了切实激发学生课后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如果学生能够高效完成课后作业,在定期的检测中取得较高的成绩,小组成员能够获得一些奖励,减免作业、兑换小零食都是学生可以选择的奖励,学生的进取心被调动起来,学生会更为认真地对待课后巩固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生学习《三顾茅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影视剧片段,给予学生画面感,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视频理解课文内容,进而能够更好地解答教师布置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并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学生一定鼓励,表扬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作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线上线下的丰富资源,理清课文所讲的内容,条件允许情况下,学生可以来到博物馆或者事件的发生地,探究刘备为什么一定要拜访诸葛亮,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业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语文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教师教学时,需要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为学生设计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不再处于机械学习状态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阙银杏.从作业设计走向学习设计——初中语文作业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No.642(03):46-48.

[2]周淑慧.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思考[J].求知导刊,2022,No.325(21):5-7.DOI:10.14161/j.cnki.qzdk.2022.21.029.

[3]张爱军.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1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