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本土文化传承,家园共育
正文
一、前言
中华民族经过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在这其中出现了优秀的文化,我们要把自身这种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下去,而不是去模仿外国的文化。各个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本土文化。本土文化是世代传承,扎根于本土的特色文化。本土文化既是现实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演变,同时又有历史的沉淀,这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本土文化非常接地气,具有独特性和纯粹性,反映出了当地的实际情况。现在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而在此过程中传承本土文化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才能够把自己的发展和家乡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树立正确的三观,好好学习,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家乡和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而这也是新时期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3~6岁的幼儿要进入到幼儿园当中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这一阶段他们开始逐渐和社会接触。幼儿园除了要给幼儿讲述国家和地方课程,也要开展一些接地气的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学会创新,促进幼儿的长久发展。幼儿园形成多样化的课程,根据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来创设出因地制宜的课程体系,传递本土文化,围绕国家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要求以及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找到各种资源进行创造,改编,不断创新,让本土文化能够真正的落地,发挥出作用。
二、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一)开发特色课程
幼儿园要开发出特色的课程,包括课程的设计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和课程具体的实施和评价。在具体开发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内容,幼儿园要立足于当地以及幼儿园自身和幼儿实际的情况。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本土文化如何传承。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进行评价以及诊断。从特色课程的设立,目标和具体实施的方式,设立的内容等多个方面来讨论,这样可以让特色课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发。一些幼儿园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具体开发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正是由于没有进行精准的定位,导致后期发力不足。幼儿园要结合当地的情况,适合幼儿园以及幼儿的发展。同时,对于幼儿教师来说也能够更方便教学。
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去解决问题。一些幼儿园虽然开发出了特色课程,但是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所以要考虑到普适性,方便于教师的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特色课程落实和推广。另外幼儿园在开发特色课程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家长的参与,只有让家长和幼儿充分参与进来,才能够更方便特色课程的实施。一些学校开发的特色课程,理论性非常强,这样幼儿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不利于让幼儿去习得本土文化。现在新时期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于教育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也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给幼儿教育教学要和实际生活联系,同时又要打造科学世界,让幼儿方便探索,显示出幼儿园教育独特的价值。通常幼儿园里面会有一般和特色的课程。一般的课程通常来源于教材知识,蕴含五大领域内容。特色课程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学会传承优秀的文化。一些地方相对来说教育资源比较缺乏,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来弥补幼儿园教育中物质条件上面存在的欠缺。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既能够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同时又可以真正的让幼儿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打造多元化的教学。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在幼儿园的课程里面,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不喜欢接受死板的知识,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带领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幼儿去学习,对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联系家长,给予家长一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机会,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亲子活动方式。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同时也能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做好对幼儿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开发出一些特色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家长参与进来,这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比如,可以开发出一些民俗特色活动吸引幼儿,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进来,在完成了活动以后要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每一个活动都会有自身的原理和道理,要以幼儿为主,利用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放入一些有意思的事物,让幼儿全身心参与进来,教师和家长要认真的观察幼儿发生的变化。在活动当中,幼儿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幼儿得到锻炼,促进幼儿的成长。能够真正的让幼儿实现在做中学,可以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开展一项特色活动,联系本土文化,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幼儿在自主探究会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学会思考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显然开展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幼儿了解本土文化来说是非常的成功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既能够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又能够传播本土文化,加强了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可谓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比如,教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幼儿来到当地的博物馆参观,了解当地有哪些名人名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带领幼儿亲临一线实践中,观察当地人们是怎样生产生活的。这样能够帮助幼儿的认知迈上一个台阶。请当地的老人来到幼儿园,给幼儿讲传统文化,这样可以言传身教。显然和这些内容和幼儿的距离比较远,利用这样的方式,会吸引幼儿,可以让幼儿更加热爱家乡。
(三)深入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幼儿时直接上来长篇理论,显然并不足以走进幼儿的内心,让幼儿真正的受到教育。教师和家长可以另辟蹊径,从幼儿到生活入手,对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幼儿开展本土文化教育可以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幼儿从入园、用餐、离园以及在家生活的过程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幼儿园开展特色活动,传播本土文化,只注重活动本身,而并没有让活动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殊不知这种方式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比如说教师和家长可以从待人接物、规范、礼仪、纪律等多个方面出发,联系我们周围当中的典型以及优秀文化对幼儿进行教育,从具体的事例出发,让这些优秀文化和模范典型深入到幼儿的内心。因为幼儿生活和学习中所处的背景对于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面,有社交礼仪以及饮食文化,这些都可以拿出来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家里和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开来,真正的把这些良好的文化变成幼儿自身的习惯。让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真实的环境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让幼儿在家里来客人时以热情好客的态度进行接待,潜移默化的学习待客礼仪等等,可以让幼儿变得更加乐观,和他人友好相处,来园时,主动给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离园时也要说再见。从多个方面出发,家长和教师形成一种合力,把集体活动以及家庭活动结合在一起,提升对幼儿教育的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打造特色课程,深入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真正的让幼儿感受到本土文化,传递本土文化,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敬.幼儿园课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10.
[2]李云淑.福建省59所幼儿园特色课程现状调研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19(2):62-64.
[3]李子健,杨晓萍,殷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7.
[4]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编.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27,4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