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教育情境创设适切性的思考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赵欢

江苏省泗阳中学 江苏 宿迁 223700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因此需要提升学习的质量,让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高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针对新课标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情境教学;语文核心素养

正文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内容非常多,而且教学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喜欢上语文的学习,提升语文学习的质量。在这其中,情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一些语文教师虽然意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但是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合理,不足以充分激发学生。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情境不合理,非常生硬,不利于让学生更好的去感受语文课程,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如此一来,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都是非常死板的,即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接受了很多的知识,但是学生接受到的这些知识也仅仅是围绕考试而展开的。一旦考试过后,学生便会把这些知识忘记,留不下任何痕迹。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语文学科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辅助,给学生创设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此来进行情境教学,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 高中语文创设情境教学的内涵

新时期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教育教学也取得了大跨步式的前进。在此过程当中有了一些热门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学习这些新的技术应用的教学当中。让传统不适宜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做出改变,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在此情境教学便是其中的一个热词,情境教学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首先这是由李吉林教师提出的。在我国的古典诗词里面有意境,李老师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情境教学,把学生带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此情此景当中,激发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意境当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是语言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学生创设出语言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全面的知识。所以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应用情境教学符合语文学习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思考真正的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教师不可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把所有的知识都传递给学生。但是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学习的方式方法,利用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在一起互动交流,联系学生的认知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汲取语文学习中的营养。从语文学科的学习开始,延伸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从课上教学内容开始,联系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真正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与时俱进的人才。

现在随着教育教学在不断进步,情境教学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情境教学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等多个等多种内容联系在一起,让教学显示出互动性,让学生能够和其他的同学以及和环境更好的互动。改变传统时期教学的单一传授这样的模式,通过情境教学,让课堂具有动态性,实现真正的实现课堂的双向交流。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创设出积极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逐渐积累,帮助学生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给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的语言品质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新时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要把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以及环境情感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习得的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显示出语文学科语言的特点。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主体,给予学生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来学习,而不是从考试出发来让学生学习。也要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更好的实践,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服务。

二、 高中语文教师运用情境教学的现状

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试图去应用情境教学。但是语文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合理,没有真正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白抒情,教师把控着课堂图,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来让学生受到感染。但是,教师的力度并不合理,教师一再的强调提升语言的感染力。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用力过猛,会限制学生的思考。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时,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让学生自主的进入到情境当中,而不是教师自己的旁白来创设情境。在这样的情境当中,教师是主角,忽视了让学生自己阅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相应的要求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课文,提问等,按部就班来讲解。这样不能激发学生感情上的涟漪,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而且教师没有考虑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还有一些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情境不符合实际情况,忽视了情境的真实性,这样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虚无缥缈,和自身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设出一些接地气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标下提高高中语文情境创设适切性的策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合理的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教师给学生创设出和语文学科相关的认知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给学生开阔空间

在具体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群体当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方式带领学生来学习语文,让学生有更好的个人体验。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有对话以及想象的空间。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如果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情境是合适的,那么学生的想象便会顺理成章,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会非常丰富。从阅读当中吸取营养,然后用于学生的写作当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利用合理的策略给予学生各种感官上的冲击。给学生的想象架上桥梁,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一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大胆的想象。把这篇课文变成一个话剧,如果你是编剧会怎样来编写?让学生站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原著,把原著当中的情节进行还原。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原著,细细的去揣摩,体会到作者巧妙用意。这样,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比教师一味给学生讲解起到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师给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时,可以扩展空间,利用多重会话,让学生的思维打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品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然后让学生学会深度对话,从不同的层次上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已知的实践当中去探讨未知的世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来说都大有裨益。教师要仔细地观察生活,这样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情境才是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师带领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可以真正的让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

2.  显示出文本的语境

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时并不是架空的,而是要认真的研究文本,脱离文本出来的情境并不是合适的。所以教师要从文本出发,显示出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时,要给学生讲解阅读的知识,而这都能够显示出教师对学情以及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的。只有教师在精准地了解学情和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的带领学生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把握情境的创设。比如高中阶段有很多课文,如果不用心去揣摩的话,会发现这些知识非常的浅显。但是教师如果只是给学生讲解了这些表面的知识,显然并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深挖课本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寓意,利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更好的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底蕴。只有教师带领学生回归到文本的语言当中,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体验和感悟,细细的品味其中的语言,让学生对语言更加敏感。教师要给学生解读,而且还要重构,在还原了最初的语言系统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试着自己去重构,如此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

总结

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在新的课改中要求教师采取合理的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怎样来应用情境教学,真正的让情境教学发挥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向云.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究[D].渤海大学, 2019.

[2]蒋良山.情境教育理论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

[3]王志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情境教学研究 [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许善祥.职业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