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田园课程的构建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孟令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未来星幼儿园 222500

摘要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教育行业也发展的越来越好,其表现之一是越来越关注幼儿生本教育的问题与当代幼儿综合发展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方法,注重幼儿自然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田园课程的构建以及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围绕这一主题所要具体贯彻的一系列教学方法。


关键词

生本教育;幼儿园;田园课程;

正文


引言:社会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人类成长的关键阶段是童年。童年时期的教育将伴随人的一生,因此,幼儿教育非常重要。幼儿园是教育的主要因素。幼儿园的职责之一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从一定的角度来讲,幼儿所在的幼儿园环境是他们学习和活动的依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了学习成效和综合发展。因此,幼儿园的田园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当前幼儿生本教育的研究情况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研究者已经高度重视儿童的生本教育问题,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儿童行为心理学等行业应运而生国内儿童生本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这是国内特殊的幼儿教育环境下形成的。此时西方相关课题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尽管这几十年来中国对儿童生本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幼儿生本教育的实操方面,我国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空白。这一现象有待解决解决。相关的教育学者认为,幼儿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这些事情给他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刺激,他们的脑袋里就会留下什么样的记忆。而经过准备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需求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基本满足了幼儿们的心理需求。而幼儿与这些环境的交流以及互动就是促成他们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所设计的高档环境只是注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表面性,并没有注重他的实用性。并且,幼儿教师才是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体,这些关于班级环境设计的工作大多都是由幼儿教师们一起合作完成。几乎在每一项环境设计的项目中都可以见到每位幼儿教师的身影,但是,却很少能够见到某一位幼儿的身影。而这些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方案也是由幼儿教师们所选择,设计的,是否真的符合幼儿们的需求以及喜好,这是一个未知的答案。

二.确定幼儿田园课程的目标

生本教育的理念,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根据田园课程的发展概念,在活动中制定了“自然、自由、独立”的田园课程。发展田园研究、田园创新艺术、田园游戏作为融合艺术感、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手段,增强儿童个性。该课程旨在提高儿童的学习质量,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目标。1、热爱自然,热爱乡村动植物,对风景秀丽的田园充满好奇和兴趣。可以采用观察、比较、手工操作、实验等方法研究大自然与生活的关系,产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情操。2、初步感受田园的美丽,在田园里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自己的方式来体验创造力的喜悦。

三.建立一个教育儿童田园课程的框架

这种类型的学习强调了对“实践”和“经验”概念的理解,以及动态、行动和转变。学习的内容必须回到生活的世界。因此,教材的内容是从孩子的生活中产生的,符合孩子的需要。在学习田园课程的同时,老师必须关注孩子们的生活。通过与父母交谈、实地考察等过程,形成田园探究与田园游戏的构建。在田里的工作和研究中,春天,教师引导孩子们播种种子,挖掘蔬菜,捕捉小昆虫,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夏天,孩子们在寻找蚂蚁、青蛙,感受到了夏天的快乐。秋天,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水果和谷物,体验丰收的喜悦。冬天,我们到田野里去了解冬季动植物的特点和防冻措施。让幼儿感受四季的变化。在田园创作中,将竹子、青草、瓦片、麦穗、树根等农村常见物品放在墙角,作为儿童创作的素材和源泉。在田园游戏里利用当地的民间传说,开始了一系列的游戏,比如《欢乐》、《农场的乐趣》。同时,捉迷藏、捉树猴、抓蟋蟀、和摔跤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使幼儿在玩耍中感受田园的乐趣。

四. 幼儿园田园课程生本教育发展融合的建议与方案

4.1支持幼儿发展, 实施田园课程

支持使用田园课程来满足儿童对自然和生活教育的需求实现生本教育理念倡导人们、团体和班级联合起来,唤起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在田园玩耍,扩大幼儿园的休闲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大自然,比如幼儿会问,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会变黄?小燕子为什么要南飞?这种发现会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这一系列活动不是来自教师,而是来自感兴趣和发现的孩子,来自教师支持。场地的活动不单止要乎儿童的利益,更要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现在的发展水平。教师要利用孩子们的活动展开田园教育的机会,田园活动提供了与传统教育活动不同的广泛机会,其活动强化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当老师真的放手时,孩子们学会了玩中发现问题。例如在探索豆宝宝长高的过程 ,孩子们发现豆子越高,豆叶也越来越大了。这就是田园教育课程的作用,这种教育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加深了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4.2确定田园课程的评价体系

历史表明,受教育儿童的力量与自然的本能、语言、思维、学习和创造力有关。这个概念影响了幼儿,也影响了教师对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看法。我们用历史课作为评估儿童获取图像和文字能力的方法,以了解发展趋势。作为儿童学习史的一部分,教师对儿童的活动和学习成绩、儿童的行为、儿童的心理取向以及有利于学习的主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们开始思考如何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支持,使他们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学习这个评价有助于孩子获得积极的理解,实现积极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健康的孩子。田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也丰富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4.3要注重幼儿主体的地位

前面多次提到,幼儿才是整个田园课程的主体。所以,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幼儿主体的位置。比如说,其实在田园课程创设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幼儿参与进来。这首先就需要幼儿教师突破自己原有的意识,接着逐渐改变自己一手操作课程创设的现象。慢慢的让幼儿参与进来。幼儿园田园课程创设本来就应该以幼儿的需求为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因此,幼儿教师真的有必要给幼儿们一个机会,让他们也参与到班级的田园课程创设中毕竟,田园课程的创设就是因为他们才出现的。比如,在班级以田园主题墙的选择上,教师就可以结合主题,完全可以让幼儿参与进来,带领幼儿参观园区景观,鼓励幼儿主动探索,由他们选择结合田园主题的的作品,可以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以及学习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体现田园课程的特征。其次,在手工制作区域,可以减少一些作品的放置留下更多的空间放置各种种类的制作材料,比如,各种形状的树叶,以及不同类型的花瓣,给幼儿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利用来自大自然中的这些材料,在一次又一次的动手中,使幼儿可以不断有新的体验,从而领悟的新的知识,进而体验到田园课程的乐趣。这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经过上面的探讨,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幼儿园的田园课程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以及教学价值,因此要注重其教育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外在的欣赏价值。所以,在今后的幼儿园田园课程创设中,幼儿教师要切实考虑到幼儿的想法与需求,以幼儿为中心点,多从幼儿的角度想问题,争取能够做到将幼儿园的田园课程创设与幼儿的发展融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创设与幼儿的综合发展之间,有很大的展的重要因素。课程应强调儿童的发展和需要。通过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现状的观察,找出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幼儿的个人状况等。因此,幼儿园应该以幼儿为核心,创设以幼儿为主体的生本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耿涛.生本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田园课程构建[J].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7):135-136.
[2]..幼儿园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田园课程构建[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181-184.
[3].丁海东.当前幼儿园田园课程创设的趋势与特点[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6):15-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