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歌曲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邓枫滢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600

摘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古诗词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华民族有着特有的诗词文化,诸多诗词作品广为流传。现如今,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中愈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扬。基于上述背景,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便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因为这不仅会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还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大有帮助。


关键词

古诗词歌曲;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运用;分析

正文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古诗词传唱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570)的研究成果。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词歌曲的意义

当前时期,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便是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体验氛围中来,在体验中去形成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而若想达成此类目标,身为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路径,从而赋予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璀璨明珠,通过审视古诗词作品后不难看出,古诗词和音乐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和古诗词均是作者有感而发去创作的,二者深层基调保持一致,后者不单单可以凭借言简意赅的文字去创设艺术情境、表达自身情感,还能让读者从中获取感悟,陶冶情操。从客观角度加以分析,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实现学科综合。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古诗词和音乐实属两种派别,但我们可以从二者内在联系上去进行融合,将古诗词歌曲中的文化韵味作为音乐艺术形式,将音乐的各种表现视为古诗词的“外衣”,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也能够感知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此一来,便可激发出小学生学习语文、学习音乐的兴趣,也会慢慢地爱上这种学习方式,就此便可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顺势强化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学生的嗓音生来就是一门“乐器”,歌唱便成为小学生在课内外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一种音乐表达形式。小学阶段的音乐歌唱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嗓音去呈现音乐,让学生们去体会唱歌时的呼吸、歌词的韵律和魅力,以及感受唱歌的乐趣等等。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和针对成年学生进行的声乐教学有别,后者普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气息以及腔体共鸣,但小学时期的歌唱教学,侧重点在于提升学生们的音乐学习体验,太过刻意的嗓音训练,对小学生的发展会造成消极影响。下面谈谈致使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出现困境的几点成因:

第一,因为国内小学音乐课堂基本上均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学生人数多,所以教师就很难实现面面俱到,针对性去教导每一名学生,所以歌唱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反复听唱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好音准、把控好情绪。

第二,因为小学音乐课程安排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旨在保障教学任务可以按时完成,绝大多数音乐教师都想着在短时间教会所有学生演唱一首歌,无暇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情感。

第三,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决定着他们处在生理、心理的发育阶段,嗓音条件以及心智能力没有成熟,所以对音准和气息以及节奏等的理解较为吃力。小学时期的音乐歌唱教学,需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这个目标,音乐教师不能单一化地将教学内容限定在教材上,务必要拓展教学事业,和生活相联,利用学生所在的知识层面,不断地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如此才能使学生们爱上歌唱、享受歌唱,继而爱上音乐这门学科,并不断熏陶身心,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

三、古诗词歌曲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用古诗词节奏去辅助小学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节奏感,此为音乐教师引导小学生认知音乐、了解音乐的关键点所在。简单的音乐节奏,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易于掌握,但节奏稍难一些的话,那么就要通过深度学习才能实现。而古诗词歌曲在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首古诗以两个音节作为一拍,譬如《诗经·召南·草虫》诵读节奏是:嘎嘤/草虫,越超/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这句诗均匀整齐、朗朗上口,韵律美十足。再如诗经中还有一些六字一句的诗篇,阅读节奏也是两个汉字一拍。汉代之后,五言诗、七言诗慢慢成为主流,和四言诗、六言诗有所不同,后两种有独立单音节,这就会让诗歌韵律极具变化,有一种声音回环的美感。这些古诗词均具备很强的韵律性特点,对小学生掌握音乐节奏来说,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用古诗词意境去辅助小学音乐教学

中华古诗词有着饱满的意境感,这也是古诗词的主要特点。古诗词歌曲应用在音乐歌唱教学中,可以创建出良好的意境,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本身深入了解。意境存在于各类表现艺术形式中,它可以触动人心。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要让学生感悟音乐内容,并要让学生体会音乐意境美,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使之能够更为深层地掌握音乐内涵。大家耳熟能详的《静夜思》便可应用到音乐歌唱教学中。李白背井离乡,在月圆之夜创作了这首诗,将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纵观整首诗,李白从“疑”到“望”,再到“思”,形象展示了自己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了一幅月夜思乡图景。歌曲中有着轻声的诉说,有饱含着浓烈的思想情感。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教学情况,让孩子们结合自身感悟去演唱诗句,还可按照诗词意境,让学生们在黑板上画出李白月夜思乡的图画,让学生们一边歌唱、一边联想,让情感和歌唱相融。音乐教师应带领学生们深度体会古诗词歌曲之意境,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去开展多元化歌唱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在课前收集各类教学资源,包括图片、音视频素材等,之后精心制作PPT,继而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之后辅助教材中的音乐歌曲进行演唱。基于上述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全面理解古诗词意境美,提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能够让他们在以后的歌唱学习中学会把控情感,将歌曲中的意境表达出来。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应该了解到,无论是音乐或是舞蹈,抑或是歌唱,这三者都不能独立存在。从实际角度加以分析,舞蹈是一种表演形式,通过肢体语言去传递音乐内涵以及歌词意境。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演是一种常态,将表演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更加契合于他们的心智特点和学习需求。音乐教师可将古诗词歌曲以表演的形式在课堂上加以呈现,如此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

首先,深挖古诗词中的表演要素。古诗词中不乏很多童趣诗篇,以《池上》和《咏鹅》以及《小儿垂钓》等最具代表性。此处以《小儿垂钓》为例,诗中写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交代了事件和人物以及场景,画面感尤为丰富,所以说这首诗便是小学生表演的绝佳素材。音乐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饰演垂柳、青草、鱼儿、孩童、路人,放歌曲的同时要求大家一边演唱、一边表演,从而让学生们可以更为深刻地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其次,深化古典戏曲中的表演要素。中华戏曲种类多样且内容尤为丰富,音乐和歌曲以及表演要素可谓一应俱全,是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从古典戏曲作品中去挖掘表演要素,从而助力歌唱教学。譬如《窦娥冤》这部作品便是艺术团体表演的著名剧目,教师可借鉴已有演出作品,设计出符合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需求的表演方式和演出情节,让孩子们分饰不同角色,体会“古代生活”,让他们带着感情去演唱,去体会“窦娥之苦、六月飞雪”的场景,如此便可让学生们对古代社会人情加以了解,从中也会接受中华戏曲文化的启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不单单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之必须。改革开放至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学生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慢慢会变得随波逐流,所以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去让小学生们正确认知、了解、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歌唱教学中融入古诗词歌曲,使之感知古诗词文化的魅力,体会它的意境美,让古诗词和歌唱教学相融,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世瑾.古诗词歌唱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67):174.

[2]罗娟.校本课程改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古诗词童趣自主创编研究[J].黄河之声,201920):11-12.

[3]崔学芳.诗情画意乐在其中——浅谈古诗词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2):52-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