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的物资管理和材料成本控制分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李梓、于东晖、吴霜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

目前,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建筑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因此,建筑企业在采用传统发展模式的同时,应注重监督和管理,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现在很多施工企业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管控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物资管理和成本控制机制。基于此,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能带来参考。


关键词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成本控制

正文

引言:

在具体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完成相应的材料控制,这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有效推进极为有利。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由此产生的成本占了很高的比例。可见,物资管理层面的工作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由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优秀应用,建筑企业必须有效整合互联网技术,引入一些先进的做法,使其在物资管理上实现高效实施,这将对整个建筑工程有很大的帮助,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

1项目物资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和材料成本控制还存在很大问题。其中,为了更好的发展项目的材料管理和材料成本,只要不断的解决和分析这些问题,因此,在本文中,对项目工程的材料管理和材料成本控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能为项目工程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真正提高发展水平。在成本管理中,不同类型项目的材料成本占项目成本的比例超过40%60%,可见项目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材料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成本,达到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目的。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利润是建筑企业不懈的追求。只有改善项目管理,特别是控制过程中的项目材料管理、采购控制和成本消耗控制,才能实现项目利润,为项目积累资金。材料管理和成本控制不是任何个人或部门能够完成的,因此不属于任何单一部门的工作范围。只有通过企业各部门的互动,系统有效的管理平台的控制,项目现场管理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物资管理规范和成本控制措施的成功。

2工程项目物资成本管理工作状态

2.1传统采购制度及方式不能需求

工程材料管理必须在一定的制度范围内进行,但大多数施工单位一般没有材料管理制度。缺什么买什么,管理漏洞频发,物料管理质量无法提高,成本控制无从谈起。因此,在施工单位内部,要积极向优秀的同行单位学习,参考他们在材料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在成本控制上的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形成适合自己的体系。由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工程项目的整体物资管理呈现出显著的改善趋势。然而,由于客观因素的不同,在材料控制和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之一是传统的采购机制无法与今天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从传统采购方式来看,价格通常被视为核心要素。在这种情况下,采购和供应双方必然呈现出不稳定的关系,整个采购过程必然充满博弈,这将导致采购效益无法最大化,对整体的物资控制极为不利,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并可能降低企业效益。

2.2材料采购计划不合理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由于项目周期长、规模大、覆盖面广,材料采购非常重要,涉及到许多不同地区的材料供应市场。相关资料显示,建设单位在物资采购程序上存在诸多问题,如传统的分散采购方式,即“缺什么买什么”,缺乏计划性。这种采购方式无法体现材料采购的“集中”优势,不利于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同时可能导致一些特殊物资的暗箱操作和腐败。

2.3材料合同管理有待改进

首先,对合同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进行物料管理和成本控制作业时,通常会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未能专注于合同管理,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常只片面地认为只要项目能够有效实施,工作就会完成,这种浅薄的认识也导致整个成本控制团队的人员素质存在差异。其次,合同双方通常会违约,因为采购中往往实行集中采购,一些机械设施等方面通常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合同的相应条款也会反映在相应的招标文件中。而供应商在进行相应的招标操作时,为了中标,通常会采用一些低成本的方式投标,项目进行后再以各种理由抬高价格,使得物资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相当复杂和困难。

3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和成本控制措施

3.1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

在进行相应的物资管理和成本控制作业时,必须切实加强整体采购计划,把主要精力放在方案的制定和相应招标工作采购计划的制定上。这一环节的工作是核心点,必须注意材料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与成本控制有效结合,避免施工企业出现一些采购问题。因此,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因此,构建的采购方案必须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同时必须对市场有全面的把握,才能进行构建。在构建采购计划的过程中,相关方的人员应全部参与到具体工作中,这样整个工作的可行性将大大提高,最终物资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供应,并呈现出及时适量的特点。其次,在供应市场上。这项工作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的避开一些价格高峰,在适当的情况下开始采购,这样会减少整个物资采购工作的支出,而这就意味着必须结合项目的具体进度对进场的物资进行有效的安排,必须完成前期的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物资的涨跌。

3.2做好材料采购招标的管理工作。

在物料管理过程中,必须对供应商给予足够的重视,这项工作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供应商通常会建立一套管理机制。但在具体应用中,建筑公司存在一些以权谋私的人,这种情况通常受到所在企业管理机制的影响,导致管理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施工公司必须借助招标来进行相应的材料采购,并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应严格控制招标工作,对整个招聘目标的具体做法进行有效划分,并完成相应的控制,以确保招标能得到最好的材料,并表现出最高的性价比,这对企业控制支出极为有效,并将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在投标过程中,施工方必须全面检查供应商的相关资质和材料质量,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规范,从而保证施工的有效实施。

3.3建立完善的价格信息平台

在施工企业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材料价格信息系统,可以借助以下措施来发展。首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可以结合实地调查,获取市场上相对完整的价格信息,从而保证最新的价格信息。其次,要构建完善的价格数据库,并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构建相应的材料采购标准。再次,数据库信息要共享,让采购人员全方位掌握材料的价格,也就是说只有扎扎实实地实施相应的管理工作,价格才能符合相应的采购规范,这样才能降低成本,而上述工作的实施必须能够全方位掌握市场价格,有效优化自身工作,这样项目管理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相应的功能。

3.4加强材料供销控制

加强物资供应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物资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保证供需平衡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库存管理,达到“工完料清”的状态,降低材料消耗成本。物资部门应主动要求技术部门严格、完整、准确地编制物资需求计划,以落实采购供应。在供应过程中,应参考材料库存计算采购数量,避免供应过剩。

在项目的材料配送阶段,应加强对材料配送的管理和控制,避免增加项目成本。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应用系统。收料单位应书面确认,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物资管理人员对申请资料进行归档管理,实现可追溯性,并结合技术部提出的物资需求计划和损耗系数,建立总量控制台帐。要加强工号管理,严格要求使用材料的部位,实行作业分配“定额分配”,避免材料浪费。发放材料时,应严格核对接收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并提供实际接收人的签名。应加强仓库盘点,确保“帐卡”一致。通过细致的要求,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和物资管理质量。

为了平衡材料的供需,必须在施工方严格控制供应,使企业在材料管理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在采购部门,要加强相应的物资管控工作,尽可能防止物资积压占用资源。至于技术部门,则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施工情况来构建相应的需求计划,构建的计划要在第一时间提交给相应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掌握了具体的物料情况后,需要结合具体的库存情况,有效的计算出所需的采购数量,然后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供应商。

3.5严格控制材料配送环节。

为了防止企业支出的增加,在具体的物资发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发放的物资数量,并且为了更好地处理这项工作,要建立健全的收集和控制机制。在正常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要收集材料,应该以书面形式开始,并签字确认。材料管理员应对相应的材料进行整理,并完成相应的归档工作。然后要编制领料台帐,并与之前建立的需求计划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领料,防止浪费。为了减少资金的支出,重点也要放在盘点上,让每一笔账都有据可查。

3.6废料的及时回收和处理

有些废旧物资要有效回收,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借助系统化的处理,综合解决废旧物资,废旧物资要经过主管部门的认可,才能进行处理。废旧物资必须结合相应的定价信息进行公布,在处理废旧物资时可以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7实施工程材料的成本控制

在具体的项目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设计方案,同时注重具体的管理质量,这样整个项目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实施,也就是说在建设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工程变更,必然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相应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如有变更,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结合相关资料。

3.8加强风险防控,强化监管

企业采购的建筑材料量大。根据项目情况,识别各种风险,制定相应对策,加强风险防控。作为国有施工企业,首先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员工的廉洁教育,依法依规组织物资采购,加强人员的廉洁教育。其次,要加强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的风险控制。施工企业采购的主要材料是钢材、水泥、沥青、燃料油等商品。产品类型相似,采购量大,可以形成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目前大多采用集中采购,但风险很大,国有施工企业只有不断降低集中采购的风险,才能更好地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因此,国有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集中采购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控制体系,有效渗透到物资集中采购中,通过规模化采购模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9合理安排物资的库存

由于材料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材料管理时,不仅要保证材料采购严格按照相应的计划操作,还要重视材料库存管理。首先要严格审核物资的质量,确保其质量没有问题才可以入库。第二,清点材料数量。第三,将物资按种类合理分类,做好保管和保护工作。一旦库存管理出现问题,将导致材料无法正常供应,造成材料浪费,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利影响,增加施工成本。需要成立专门的物资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和分析物资的入库情况,以确定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一旦发现不利因素,就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问题。根据施工进度,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对材料的存储量和需求进行合理分析,避免对材料的存储产生不利影响。不仅要保证材料满足施工要求,还要进一步降低材料入库的资金比例,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3.10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部分物资管理人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将影响材料管理的正常开展,增加项目成本。因此,提高人才招聘门槛,要选择受过专业物资管理教育的人才。要加强对物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教育,根据其工作要求和职责,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物资管理对其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国有企业的物资管理中,物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物资采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难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提升物资采购流程的规范性,加强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做好物资管理工作,以提高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效果,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实现长期健康发展。随着建设项目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建筑企业不得不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要想实现对物资的有效管理和成本控制,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理念。这项工作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节约一定的成本,从而为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带来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蒋月萌.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探究[J].中国市场,2020(36)172-173.

[2]甘洪兰.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技术与强化措施[J].通讯世界,201926(04)279-2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