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范小丽

日照市献唐学校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

初中阶段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分水岭,也是后续环节学好语文知识的重要节点。在这一阶段提高读写能力是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分析、思考能力,通过写作提高表达、运用能力,从而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双重提升目的。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语文;初中;读写结合

正文


一、以阅读促写作,积累学习素材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同步提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这是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我国的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而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只是沧海一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思维意识,单纯通过阅读语文教材内容,会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及课外阅读书籍,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积累学生的阅读素材,为后续的写作做好铺垫。在学生开展课内阅读的时,教师需要注重从文章的写作角度、词语运用方式、句式的应用视角等层面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以此提高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而对于课外阅读教学而言,课外书籍与课内书籍的内涵完全不同,课外书籍的知识面十分丰富,信息含量也很大,它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通过由浅入深的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外书籍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自主寻找课外优秀阅读作品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在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后,自然就会在脑海中形成较多的写作积累,可以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以此达到以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鼓励借鉴模仿,提高读写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鉴一些优质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也可以通过先阅读,后仿写的模式进行写作学习,这会让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展写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属于初级写作者,缺乏写作经验,通常在写作伊始有无从下手之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缺乏整体构思。而借鉴模仿则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指明方向,让学生懂得从哪一个层面入手进行写作,也可以使学生的写作体系更具层次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阅读,阅读范围应该呈辐射状进行拓展,使学生的阅读内容涵盖多个层面,这会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自己喜欢哪一种类型的作品,然后在保持对不同类型书籍进行阅读的基础上,着重对自己喜欢类型的作品进行重点阅读,这会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篇自己特别认可的文章进行通读,并将文章的大概内容及框架体系进行整理,然后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写作框架体系中,通过这种基础性读写训练的方式,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进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写作风格。

三、多元读写引导,培养创新意识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由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除了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课内教材和课外书籍之外,也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性阅读写作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阅读教材和课外书籍后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对比性记录,分别将在不同书籍中学习到的知识,产生的体会进行记录,然后,与自己的思想意识相融合,通过阅读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分析思考能力。然后,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查找,将自身的读写知识储备能力进行进一步完善,这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做好铺垫。在学生的阅读素养得以逐步提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开放主题的写作内容,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以及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感悟进行作文创作,这种理论与现实进行有机融合的创作模式,有助于学生能够丰富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够得以有效提升。而且,开放性主题的写作会激发学生的创作主体意识,也能够引导学生能够朝着更深更广的层面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在学生创作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创作内容在班级内进行共享,也可以将学生的创作内容在网络发布,可以通过评论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共享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丰富读写内容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实践教学引导,以此丰富学生的读写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题,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充分体会课文的内涵,并以课文的背景为依托,对学生开展读写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会课文背景的内容,以此更进一步对课文内容形成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在现实中体会到的课文的背景开展写作,这种实践性的课文主题阅读写作教学引导模式,可以使学生能够从多元角度丰富读写内容,提高读写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的生活现象、自然景观、人文特征等,以此更加理解阅读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将观察时间定义为一年,以此让学生能够对四季的不同变化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心理情感进行记录,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记录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这种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考能力,也能够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一年观察期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日常所做的记录进行整理,并设置一条完整的故事主线,然后,将在一年中所记录的内容在故事主线中进行有机融入,以此不仅可以丰满故事的内容,使写作内容更具可读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写作内容,真正形成集阅读、观察、写作、修改于一体的写作体系,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

五、注重写作练习,感悟阅读内涵

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样可以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有一部分阅读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以初中阶段学生的思考能力,无法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尤其对于一些具有年代感的,学生没有亲身体会过的文章内容,学生的理解难度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对这部分阅读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重复性阅读,这会在基础层面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然后,要求学生写出这段内容的阅读体会,这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度了解阅读内涵,也可以体会到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内容,还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会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温故而知新的阅读效果,以此确保通过写作提高阅读能力,进而达到先读后写,再以写促读的读写有机融合的阅读目的。

六、通过多元考查,读写双重提升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读写相结合的教学引导之外,也应对学生开展考查教学,这才能够确保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此可以确保对学生的优势进行肯定,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修正,并为学生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能有效对学生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引导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考查可以从读写结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四个层面展开,这种方式具有较强的多元性质,可以确保考查结果的相对公平性。考查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三种模式开展,这样能够确保学生的读写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体现,也有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短板对学生开展分组教学,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读写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读写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同时,对于考查中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担负起对读写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辅助教学引导工作,如可以通过采取分组的模式,让每名学优生带动几名学困生进行学习,辅助内容包括传授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得体会。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也可以培养学优生的担当意识,还能在班级树立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风气,有助于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读写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秀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浅谈[J.科学咨询,202032):1.

2]芮红梅.读写结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20207):58.

3]潘一平.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