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历史课堂的参与积极性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张强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初级中学 223800

摘要

新时代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历史跨度时间长、内容相对较为烦琐等,同学们在学习时较难激发兴趣,这现象严重阻碍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由此老师需尽可能完善与优化教学方法。在历史课程革新前提下,历史老师需更进一步了解新课程规范标准,给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活力,激发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给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立提供基础。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历史课堂;积极性;活力增强措施

正文


一、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教师资源较为欠缺

在现阶段国内的新课程进行革新与完善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历史教师资源较为欠缺。一些初中学校的历史老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不达标,再加上学校管理人员并不重视历史学科老师,导致历史老师极难提高自身的教学综合素养,且提高的空间比较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老师的教学心态造成负面影响。

(二)学生们学习历史时不够认真

学生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时常出现应付式学习、应付式考试及敷衍历史老师的情况,大多数学生们并不重视历史学科,认为历史是一门无聊与呆板的学科,在历史课堂之中常不认真听讲,极易出现开小差现象,无法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只需死记硬背即可,并没有充分理解到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且对历史价值观及历史思维的培养等认识较为欠缺,较为缺乏对历史学科的热情与主动性。

(三)现阶段历史教学方式创新力度较弱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历史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墨守成规且停滞不前,没有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内容,无法提出合理完善的新思维与新方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良好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新课标下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的举措

(一)进行体验式历史学习

加强初中历史课堂活力必须激起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只有在学生们对历史学习感兴趣的条件下,才可能促进学生们更进一步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深刻感受与体会历史知识的奥妙。新时代下初中历史教材已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与优化,不过依旧存在一些历史内容教学并不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素,所以学生们学习历史兴趣无法提升,也无法确保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历史内涵。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若想确保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活力,就需要主动脱离历史教材的约束与限制,在课堂之中融入更多丰富有趣的内容,组织与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增强历史课堂的活力。

比如,在进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过程中,若想利用课堂教学加深学生们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与理解,老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们对关于种姓制度的内容进行排练,利用对话与面部表情等方法,加深学生们对印度身份差异的认识与理解。老师还可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后老师可让学生们把讨论结果与想法进行发表,老师可根据学生们对印度的了解与认识给予激励与指导,使得学生们能够把自己的体验与想法充分表达出来。采用该方式,既能够让过去的历史课堂中呆板无聊的内容一扫而空,还可以让历史生命的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绽放。

(二)组织小组学习方式给课堂融入活力

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离不开相互合作,历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差别性特点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指导学生们相互合作与沟通,保障学生们提早经历社会中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法,让学生们充分掌握一种优良的学习方式。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若想加强历史教学课堂活力,老师可加大相互合作的力度,从而建立活力四射的初中历史课堂,最后通过学生们主动学习与动脑思索等行为,让学生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比如,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过程中,若想保障学生们的小组学习可以顺利进行,老师可利用任务导向的方法,指导学生们开展相互合作来探索、学习与互动。老师可指导学生们思索现阶段国民日常生活的改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优劣势,指导小组对此进行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以国民生活方式改变的优劣势为课题的争论会,让学生们进行争论,让课题充满生机与活力,最终建立成活力四射的历史课堂。通过争论会还能大大提升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质量,使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知识,进而加强问题意识。并且,还需要强化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只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才可让学生有效学习,也能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并且,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以相应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也在相互沟通中拓展思维,产生更多的思路。基于不同问题开展讨论,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增强,而且问题意识也会在不自觉中提高。例如,在教学东汉的兴亡时,教师需善于利用问题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相互沟通中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结合汉代文景之治与兴武中兴两大盛世的内容,总结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都有什么?也适当地联系当下,在学生讨论后,使学生思考古代盛世的建立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是否有一定的借鉴?提出合理的问题,可促使学生积极结合问题进行小组交流、沟通,能够使学生充分利用资料拓展知识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逻辑思维,真正在互动中将历史知识内化,深入掌握知识。通过合作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梳理、总结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有效掌握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合作素养等都会获得一定的强化和提高。在当下的初中教学进程中,均在遵循传统的教学思维,将升学率放在首要位置,随着大方向发展,没有创建一套系统的思维认识,所以历史教学无法有较大的突破性提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采用科学完善的历史教学方式,创建一套完善健全的历史学科体系,加大初中历史资源环境等外部条件建设力度,强化初中历史学科评价体系等内部条件建设,将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及系统性。

(四)改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没有固定章程,初中历史老师需按照教学进展及学生们学习状况适宜协调好教学方案,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建立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高效的教学方式包含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及辩论会教学法等方式。初中历史老师察觉出注意力较差与积极性较弱时,可利用游戏教学方案,使学生们在游戏进程中学会合作与共赢。多媒体教学方案是新时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常使用的方式,历史教学应用多媒体能够节约老师的备课时间,提升初中历史老师的备课与授课成效,多媒体也以其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等优势获得了老师与学生们的认可。

比如,在讲授历史英雄人物诸葛亮过程中,初中历史老师可利用多媒体以图片+解说词的方式来呈现不同版本的诸葛亮,待学生有所了解后再提供更加科学版本的诸葛亮,不同形象间的互相冲击能够加固学生们对这一历史英雄人物的印象。教师要带动学生们积极探索三国时期的历史内容,让学生们从学会会学的方向发展。

(五)延伸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拥有海量与丰富的历史知识内容,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无法防止出现无趣、单调的现象,而与初中历史老师采用乏味讲解历史知识的方式相对比,初中同学们更热爱利用故事方式进行讲授。比如,可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向课外延伸,或将趣味性历史小事件融入教学内容中,以此充分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从而保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以此为基础,初中历史老师需重视教学知识内容的拓展延伸,从而吸引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依旧存在许多漏洞与缺陷,需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进一步强化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品质。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完善与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才可能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活力,从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杨立东.初中历史课堂实施动态学习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74-76.

2]张百花.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 新教师教学 ),201516):2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