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音乐,音乐鉴赏
正文
引言
随着国家的稳步前进与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这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今国家对栋梁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的要求,音乐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乐理知识、乐曲素养,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具创造性。学生自身素养不仅取决于个人,也与周围的环境氛围有巨大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创造一个能让学生身心投入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全心全意地感受音乐地优美,感知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感知能力。因此,为了发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教学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要求进行了探讨与教学方案的制定。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优势
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国家在注重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作为国家执行的基本国策之一,高中生的教育教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更高的要求。对高中生进行音乐鉴赏教育,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舒缓学生的身心环境,使学生情绪得到良好调节,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习心态也变得更加平稳。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倾听旋律、感受意境、代入情感来提高自己的审美鉴美能力,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为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问题
虽然抱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但在开设课堂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缺乏主动性
在高中,同学们更加看重语数英等主要课程的成绩,而音乐课作为辅修课程,往往不受到同学们的重视,他们更愿意把学音乐的时间花到学语数英上。就算有学习音乐的同学,也大多是由于选择了艺考这条路而被动地学习,并没有从心底热爱音乐。
(二)教育理念落后,教学目的不明晰
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从而沿用一贯的讲解示范的教学方法。同时由于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在音乐的教与学上教师和学生都缺乏科学的引导与科学的学习,所以就造成了教育目的的模糊不清[1]。
(三)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单一
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下,教材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要对教材进行开发利用,发掘更多的教学载体,打开同学的眼界,提高同学的创新能力。但是从目前来说,不管是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还是在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上都显得较为单一,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新课改下对高中音乐的教学要求
高中教育是学生自我意识成形,自我个性塑造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后时期,出于音乐教育对学生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新课改对高中音乐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教师要准确理解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音乐教育不仅是要学习乐理知识,还要感知音乐情绪,体会作者心理活动。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拓宽、开拓应用资源,迎合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美感的悟性与情致,培育学生的才气,增强学生的美育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发掘学生自我个性的同时促成学生多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师要多方面理解高中音乐教学理念
音乐鉴赏教育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也要切实关注学生实际的审美能力。通过开展多元的教育活动,达到新课改对音乐鉴赏教育要求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计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风采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与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开展多元的课堂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对教学内容的内化于心[2]。
四、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的创新与实践
(一)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发展需求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审美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自我个性的塑造,并让学生理解学习音乐鉴赏的重要性。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聆听并比较音乐节奏旋律与蕴含的情感,以此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教学《辽阔的草原》时,是从蒙古民歌入手,那在教学时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其他著名的蒙古民歌,在播放过程中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特色,这样就先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教学资源。也可以让同学们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蒙古民歌或者蒙古歌手,让同学们交流自己所知道的蒙古民歌特点,在交流互动中引入此次所学的民歌内容,同时可以在教学鉴赏之前展示蒙古高原的一些图片,并抛出以下问题:蒙古人民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蒙古草原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对蒙古有什么印象?通过资源拓展与交流互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审美鉴赏,提高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学效率。
(二)强调沟通交流,开发创造潜能
音乐的鉴赏教育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可以形成活跃愉快的课堂氛围,在思维的交流火花中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同学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非洲民间音乐》时,重点引导同学感受非洲的民歌风格,可以通过观看非洲民俗的视频让同学们感受非洲的风土人情,并让同学交流心目中非洲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关注教学内容,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产生的原因、条件与发展。也可以让同学随着歌曲舞动,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然后让同学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在交流互动中提高鉴赏审美能力,让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感受更加深刻。
(三)利用对比教学,提高审美情趣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合理利用对比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感受,还可以增加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提高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同时展现同学的美育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落实教育理念[3]。
例如,在教学《卖布谣》与《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可以介绍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在真实情境的创设中,让同学们感受到前曲中劳动人民的水深火热与后曲中劳动人民的满怀希望,在二曲的背景对比下播放两首歌曲,让学生结合背景感受歌曲情绪。然后利用音乐对比的教学手法,让同学们进行对比聆听,让同学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拍子、情绪、歌词,在两首不同时期音乐的对比鉴赏中,提高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
(四)开展多元活动,关注情感体验
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活动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音乐鉴赏课堂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减轻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调节情绪,舒缓身心。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在交流与互动上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审美情趣,增加音乐素养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津巴布韦拇指钢琴演奏》时,通过民族乐器的演奏与欣赏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拇指钢琴的展示让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然后通过小组分工,让每个小组都感受一下拇指钢琴怎样演奏,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并准备一些简单的入门级歌曲,让每个小组进行学习与展示,也可以设置一个小比赛,让每个组演奏歌曲并选出学习成果最好的一组进行相应的奖励。通过实际的操作与聆听演唱进行交流互动,在关注情感体验的同时通过开展活动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推动了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进展。
结束语
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的实践研究,教师要遵从改革要求,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细化明晰教学目标。通过拓展资源、互动交流与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向红.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5):47-48.
[2]展宗孔.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J].科幻画报,2021(11):263-264.
[3]张爱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0):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