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高血压;针灸结合治疗;症候积分;血糖、血压水平
正文
高血压作为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性风险因素,2型糖尿病作为内分泌系统疾病。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率高,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均产生巨大的影响[1]。现代医学中,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以药物及饮食、运动等综合疗法为主,口服西药可降低血压及血糖,配合饮食及运动疗法,减轻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也能改善合并症,但长期西药治疗,患者容易发生耐药性,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部分患者无法坚持运动及饮食疗法,致使血糖及血压水平依旧较高[2]。中医对高血压及糖尿病认知深入,认为诱发疾病的病机在于痰瘀互结,据患者病机及病型实施针药结合治疗,发挥针灸及药物治疗的全面效果,改变病机的同时,促进血糖代谢,并调节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症候,是安全性高的疗法。为此,本研究将我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针药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58.65±6.12)岁,高血压病程1-7(3.12±1.65)年,糖尿病病程1-10(5.15±1.39)年;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平均(58.73±6.23)岁,高血压病程1-8(3.42±1.78)年,糖尿病病程1-9(5.32±1.46)年;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糖尿病及高血压均符合诊断标准[3];②中医诊断为痰瘀互结证;③患者年龄18-75岁;④所有患者均认知及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②糖尿病下肢破溃;③严重肝肾、血液系统疾病;④过往3个月参与其他药物实验。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进行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控制蛋白质摄入(0.8 g·Kg -1·d -1);控制血糖(采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降压药常规服用厄贝沙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15g/片),0.15g/次,晨服,1次/d。监测血糖,使空腹血糖(FPG)≤8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0 mmol/L。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化痰、祛瘀通络针刺法及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针刺法主穴:三阴交、丰隆、中脘;配穴:太冲、阳陵泉、足三里、风池、合谷、曲池;三阴交:直刺1.5寸,捻转提插补法;丰隆:直刺1.5寸,捻转提插泻法;中脘:直刺1寸,捻转补法,均操作1 min,留针半小时。阳陵泉、足三里:直刺 1.5 寸,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太冲、合谷、曲池:直刺1寸,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风池:针向喉结进针1寸,捻转补法,操作1 min,留针半小时。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组成为:法半夏 9 g,白术 15 g,天麻 15 g,茯苓 10 g,橘红15 g,甘草9 g,桃仁 9 g,红花 9 g,川芎 10 g,赤芍 9 g。以上药物由本院药房以自动煎药机煎煮装袋,每次100mL,饭后温服,3次/d。
两组疗程为4周,每2周回访一次。
1.3观察指标
①不良反应:肠道反应、便秘、失眠、腹痛。
②血糖: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对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进行检测,评价两组患者的差异性。
③症候积分:主症:头重如裹或头痛如刺,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甚。次症:胸脘痞闷,胸痛心悸,纳呆恶心,身重困倦,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失眠。每个项目为0-3分,计算患者的平均分值,0分表示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分别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²检验。以P<0.05作为显著性水准,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肠道反应 | 便秘 | 失眠 | 腹痛 | 发生率 |
观察组 | 30 | 0(0.00) | 1(3.33) | 0(0.00) | 1(3.33) | 2(6.67) |
对照组 | 30 | 2(6.67) | 3(10.00) | 1(3.33) | 1(3.33) | 7(23.33) |
x² | 3.685 | |||||
p | 0.047 |
2.2组间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2周、4周,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组间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mmol/L)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2周 | 治疗4周 | |||||||
空腹血糖 | 餐后2h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 | 空腹血糖 | 餐后2h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 | 空腹血糖 | 餐后2h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 | ||
观察组(n=30) | 9.15±5.12 | 17.62±2.25 | 9.54±1.85 | 7.36±4.05 | 13.25±1.58 | 5.96±1.15 | 5.58±1.25 | 7.85±1.15 | 5.61±1.05 | |
对照组(n=30) | 9.18±4.85 | 17.48±2.36 | 9.61±1.82 | 8.81±4.36 | 15.34±2.25 | 7.15±1.36 | 7.01±2.06 | 10.25±2.05 | 6.98±1.35 | |
t | 0.125 | 0.415 | 0.086 | 5.125 | 4.851 | 2.461 | 6.025 | 3.814 | 3.025 | |
p | 0.856 | 0.618 | 0.968 | 0.001 | 0.001 | 0.004 | 0.001 | 0.001 | 0.001 |
2.3组间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2周、4周,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组间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对比(,mmhg)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2周 | 治疗4周 | |||
收缩压 | 舒张压 | 收缩压 | 舒张压 | 收缩压 | 舒张压 | |
观察组(n=30) | 110.25±10.25 | 168.25±13.21 | 90.25±10.58 | 141.65±10.25 | 84.14±4.12 | 122.55±2.65 |
对照组(n=30) | 110.36±10.66 | 168.46±12.85 | 95.18±8.68 | 149.56±8.36 | 88.63±3.85 | 134.15±5.28 |
t | 0.226 | 0.668 | 4.558 | 6.853 | 3.185 | 12.658 |
p | 0.765 | 0.381 | 0.001 | 0.001 | 0.003 | 0.001 |
2.4组间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对比
干预前、治疗2周,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4周,观察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组间干预前后症候积分对比(,分)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2周 | 治疗4周 | |||
主症 | 次症 | 主症 | 次症 | 主症 | 次症 | |
观察组(n=30) | 2.61±0.25 | 2.41±0.25 | 1.81±0.65 | 1.61±0.25 | 0.71±0.25 | 0.41±0.12 |
对照组(n=30) | 2.64±0.31 | 2.45±0.18 | 1.88±0.61 | 1.65±0.38 | 1.28±0.36 | 1.08±0.35 |
t | 0.268 | 0.321 | 0.525 | 0.336 | 6.025 | 5.185 |
p | 0.715 | 0.686 | 0.485 | 0.685 | 0.001 | 0.001 |
3.讨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风险性较大的疾病,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疾病等,现代医学以西药及康复治疗为主,康复治疗是运动及饮食疗法,以此控制血糖及血压,以免反复增高[4]。但长期给药会让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不高,患者也容易发生耐药性,需更换药物治疗。其原因是,现代医学疗法并未自病机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干预措施。中医研究中认为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机复杂,其中痰瘀互结证是常见的证型,治疗难度较大,需采取内服、外用疗法治疗,综合性改善病机及病症,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采用针药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化痰祛瘀、活血通窍的目的,针刺选穴以三阴交、丰隆、中脘为主穴,可健脾化痰;辅以太冲、阳陵泉、足三里、风池、合谷、曲池以祛瘀通络;中药选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内含燥湿化痰的法半夏,通阳复脉的甘草,活血通络的红花,祛瘀抗炎的桃仁,清热镇痛的赤芍,健脾化湿的茯苓,活血祛瘀的川芎,健脾益气的白术、祛风通络的天麻,燥湿化痰的橘红等,全药可奏化痰祛瘀、活血通窍之功效。且上述中药材均为天然药物,不仅用药安全性可靠,且长期服用亦不会产生耐药性,尤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这类慢性病患者的长期治疗。针药结合,效专力宏、事半功倍。自结果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控制效果比对照组好,经4周治疗,患者的体征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且治疗期间,观察组并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体现出中医缓解西药毒性的功效,该联合治疗方法更为安全可靠,并体现出中医疗法的优势与特色。
综上所述,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针药联合治疗的可行性高,是安全可靠的治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光.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药学干预的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 17 (03): 158-160.
[2]刘艳艳.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药学干预价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 25 (01): 71-74.
[3]王金霞, 张明明. 药学服务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价值分析框架思路构建[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1, 9 (23): 87-89+56.
[4]王振刚, 范金伍. 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20, 39 (01): 167-168.
[5]于中玲. 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 (26): 168+178.
基金项目: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科技局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 编号: 2021YLSF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