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沈艳 何思颖

崇州二医院 611230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2022年3月-2022年6月接诊的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A组(30例)采取自体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通路干预,B组(15例)采取带涤纶套Cuff导管干预,在透析4、8、12、24、36周分别检测矿物质和骨异常指标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Ca、P指标比B组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PTH指标在不同阶段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带涤纶套Cuff导管通路、自体内瘘干预的效果均比较好,可维持患者的钙磷代谢水平,但带涤纶套Cuff导管通路维持IPTH相对较好,患者个体不同还需根据其体征选择适合的通路。


关键词

自体内瘘;带涤纶套Cuff导管;矿物质;骨异常

正文


慢性肾脏病(CKD)指的是肾脏结构及功能异常时间超过3个月,对患者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疾病。CKD进展后会引起肾脏单位及肾脏功能丧失,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1]。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作为治疗慢性肾病的常见手段,通过该疗法完成肾脏替代治疗。MHD在治疗期间,需要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常见的血管通路为自体内瘘(AVF)和人工血管内瘘、带涤纶套管导管(TCC),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不同血管通路对患者对病情影响不同,但治疗期间,部分患者的钙磷等矿物质及骨指标异常,影响到患者的机体功能,尤其是对甲状腺旁腺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2]。为此,本研究将我院接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血管通路下的患者矿物质及骨异常指标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2年6月接诊的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据患者血管通路分组,A组有30例患者,男性19例、女11例,年龄34-81(55.44±11.66)岁;B组15例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40-83(64.33±11.03)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超过18岁;②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病诊断标准[3],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指征;③治疗前并未口服骨化三醇等药物治疗;④临床资料健全,患者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双侧肾动脉狭窄;②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③严重肝功能异常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以碳酸氢盐透析液干预,透析机为Fresenius Medical Care 4008B 血液透析机,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HD-16H型,膜面积参数1.6m²,血流量为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频率为每周3次,单次透析时间3-4h。

A组:基于先上肢随后下肢、先远端后近端肢体通路的原则,结合患者血管条件开展动静脉瘘手术。为患者摆放平卧位,随后对患者上肢外旋,常规对操作端消毒,并铺设消毒巾,定位动静脉位置,为患者局部麻醉,随后切开皮肤,分别暴露动静脉,并实施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等待内瘘成熟后开始血液透析。

B组:采取带涤纶套Cuff导管干预。基于超声技术对患者的血管条件进行评估,选择适合中心静脉穿刺端,置管位置为先右颈内静脉、左颈内静脉、股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在操作中使用经皮穿刺技术,将带有涤纶套导管置入,置入后经X线片明确顶端位置,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尖端处于上腔静脉(SVC),股静脉透析尖端处于下腔静脉(IVC),在置管后1-2天根据病情需要安排透析时间。

1.3观察指标

在透析前及透析4、8、12、24、36周分别检测矿物质和骨异常指标,包括Ca(血钙)、P(血磷)、全段IPTH(甲状腺旁腺激素)。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标准差以表示,检验值t,计数资料概率%表示,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的Ca、P指标比B组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PTH指标在不同阶段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1两组患者Ca指标对比(

组别

透析前

透析4周

透析8周

透析12周

透析24周

透析36周

A组(n=30)

2.10±0.64

2.15±0.21

2.17±0.23

2.19±0.25

2.24±0.23

2.34±0.17

B组(n=15)

1.89±0.15

1.91±0.32

2.05±0.36

2.10±0.26

2.20±0.23

2.29±0.14

t

1.025

1.366

0.323

0.216

0.321

0.632

p

0.086

0.076

0.682

0.856

0.768

0.396

2两组患者P指标对比(

组别

透析前

透析4周

透析8周

透析12周

透析24周

透析36周

A组(n=30)

1.63±0.41

0.93±0.33

0.92±0.21

0.92±0.36

0.91±0.35

0.91±0.42

B组(n=15)

1.64±0.81

0.92±0.35

0.90±0.31

0.88±0.25

0.88±0.31

0.86±0.31

t

0.158

0.315

0.223

0.085

0.413

0.312

p

0.856

0.765

0.831

0.968

0.538

0.668

3两组患者IPTH指标对比(pg/ml

组别

透析前

透析8周

透析24周

透析36周

A组(n=30)

948.53±158.25

934.56±110.58

930.65±132.52

925.56±105.56

B组(n=15)

460.60±85.65

485.65±98.65

525.65±88.65

596.54±123.58

t

85.568

133.558

141.265

168.688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慢性肾病患者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延长其生命周期具有一定帮助,透析通路选取及建立对其治疗效果也会产生影响。有调查中发现[4],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寿命长,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率低,被国内外认为是最佳的透析路径。但部分患者的血管条件差,血管发育异常及血管纤细,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或致使动静脉内瘘建立后无法长期维持,带涤纶套导管可立刻建立,长期使用,操作简单,风险性小,患者的血流比较充足,在临床上同样广泛应用[5]。但自患者的不同血管通路的透析效果上看,自体动静脉内瘘组患者的Ca、P指标比带涤纶套Cuff导管组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动静脉内瘘组IPTH指标在不同阶段均高于带涤纶套Cuff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慢性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特点看,容易发生骨代谢及矿物质代谢异常,表现为钙、磷及iPTH代谢异常,骨矿化、骨容量及骨代谢异常[6],随着患者肾脏损伤持续加重,机体钙磷代谢异常加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骨骼功能及甲状腺功能,也容易发生心血管钙化,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采取降低血磷及维持血钙、降低iPTH为主,以此改善患者的骨矿化及调节骨代谢水平,但以药物治疗依旧存在较多的风险,选择适合的血管通路对改善此类问题有帮助。但有调查中指出[7],血管通路质量对血液透析有较大的帮助,在长期血液透析期间容易处于微炎性状态,而自体动静脉内瘘治疗期间,相比带涤纶套Cuff导管患者的微炎性水平低,说明该通路的安全性较高。从而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的并发症角度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并发症风险相比带涤纶套Cuff导管患者低[8]。通路不同患者的炎性反应不同,带涤纶套Cuff导管在操作期间,经皮下隧道置入中心静脉,细菌生物感染的风险性高。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带涤纶套Cuff导管及自体动静脉内瘘干预均可维持血钙平衡,骨异常及矿物质指标均比较稳定,但该血管通路也存在风险性,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患者提供适合的管路治疗疾病。

参考文献

[1]赖宇慧, 张楚. 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 (31): 147-150.

[2]魏岁姣, 焦晶, 柏明, 张鹏. 使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时血管通路选择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 23 (09): 760-763.

[3]刘凤华, 许焱. 不同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J].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8): 624-628.

[4]尹晓雨, 张倩, 毕晓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 (06): 133-135.

[5]何然, 任洁, 印霞, 丁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 2021, 20 (04): 254-257+272.

[6]吴光彪.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患者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 (10): 110-112.

[7]韩建芳, 李丽华, 王宁宁, 陶宜莹, 苟晶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患病情况调查及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20 (05): 953-956+965.

[8]于慧颖, 何欢.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17 (07): 33-36.

课题: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202256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