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前期人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杨小花 张亚兰 唐 菊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改善生活方式和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名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和常规健康教育。通过一年的跟踪调查,收集关于饮食习惯、体育锻炼频率、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数据。结果 实验组在饮食习惯改善、体育锻炼频率增加、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显示,这些改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和血糖控制具有显著效果,为未来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新的策略方向。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计划行为理论;微信;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善;血糖控制

正文


中图分类号:R473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WeChat health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in the nursing of prediabetes population

Yang Xiaohua, Zhang Yalan, Tang Ju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WeChat-based health education model grounded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improving lifestyle and blood sugar control among pre-diabetic populations.Methods Two hundred pre-diabeti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WeCha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Data on dietary habits, physical exercise frequency, blood sugar levels, and self-management capabiliti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one-year follow-up study.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dietary habits, increased physical exercise frequency, better blood sugar control, and enhanced self-management capabiliti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se improvements were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WeChat-based health education model, underpinned by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ignificantly enhances lifestyle modification and blood sugar control in pre-diabetic patients, offering a new strategic direction for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sPrediabete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eChat; Health Education; Lifestyle Improvement; Blood Sugar Control

 


0 引言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的转变使得糖尿病以及它的早期症状已经转化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早期的糖尿病症状就是血糖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却还没有满足糖尿病的诊断条件,在此时期的适当干预对阻止糖尿病的进一步恶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如此,由于资源的分配以及个人的参与程度的局限,传统的健康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在早期糖尿病治疗的成效产生了影响。在最近几年,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进步使微信这一新兴的通讯工具在健康教育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微信不仅拥有广大的用户群,而且其互动性和即时性为传递健康信息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将微信融入到糖尿病早期的健康教育中,可能会变成一种创新且有效的干预手段。tpb,也就是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健康行为研究的心理学理论,其主要目标是理解并预测个体的行为动机。这一理念指出,个体的行动目标会受到他们的态度、主观标准以及感知行为的约束。因此,在糖尿病初期的人群中,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可能更精确地改变他们的健康行为。这项研究的目标是评估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成效。通过这一研究,们期望为糖尿病前期的有效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健康促进提供实证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们的研究主要针对2023年4月到2024年9月期间在们医院进行健康管理的糖尿病早期患者,总共挑选了200名。按照研究方案,这些患者被平均地划分为两组:试验组(100名)和对照组(100名)。在试验组里,有46名女性和54名男性,她们的年龄范围是35岁到65岁,平均年龄是(50.23±6.78)岁。而在对照组里,有48名女性和52名男性,她们的年龄范围是35岁到65岁,平均年龄是(49.89±7.02)岁。所有的病人信息都是由研究小组的成员们搜集并梳理的,以保证两组在基础数据上的相似度,这些差别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实验组的试验方法详细描述。

在此项研究里,们的实验团队主要致力于执行一种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微信健康教育干预。这种方式的目标是利用微信这一普遍应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资源,并通过互动和个性化的干预,推动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健康行为发生改变。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步骤:

1)建立微信健康教育小组:构建一个由糖尿病管理专家主导的微信群,其中包含营养师、运动指导员、心理咨询师以及糖尿病护理专家。这个团队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能提供全面的健康援助。(2)量身定制健康教育内容: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设计一系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疗法、血糖自监控技巧等方面的教育课程。这些信息将通过图片、短视频和直播讲座的方式在微信群中定期公布。(3)交流互动与援助:们鼓励病人在微信群中分享他们的经验、挑战和进步。团队成员会定期在群里回答问题、提供指导,并举行线上问答和讨论会,以提高病人的参与度和互动性。4)针对病人的反馈和发展,们会提供针对性的健康行为调整建议。比如,对于那些有特殊饮食习惯或运动需求的病人,们会给出专门的建议。(5)行为目标的塑造和加强:们会通过定时的鼓励信息、成功案例的分享以及团队讨论,协助病人塑造并加强他们的积极健康行为目标。关键是要明确目标、增强自效能感以及保持行为的连贯性。(6)定期进行追踪和评价:利用网络问卷和独立访谈,对病人的行为改变、血糖管理状态以及自管理技巧进行定期追踪。依据所获取的信息和病人的反馈,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干预方案[2]7)不断的培训和援助:在全部的实验阶段,们要保证提供不断的健康指导和精神援助。比方说,们会定时地发布健康资讯,并安排网络团队活动,以维护病人的高度参与和主动交流。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方式变化,包括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情况。

2)评估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3)评估患者的自管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改变,使用定制的问卷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设定了合理的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收集的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来描述基线数据,如年龄、性别分布等,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按照实验计划,们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一年的干预,并在干预完成后搜集了相应的数据。接下来将详细阐述实验的结果,包含重要指标的对比,以及统计学分析的结果,具体如表1所示。

2.2 统计学分析

研究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针对连续变量)与卡方检验(针对分类变量)的应用,以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所有指标上的不同之处是否具备统计学的重要性。t检验的目的是将两组的血糖水平、自管理能力得分等连续变量的平均数进行比较。通过卡方测试,们可以对两组的饮食习惯改进程度、运动训练次数等各种因素的频次进行对照。如果测试的p值低于0.05,那么这个测试的结果就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显著的。

2.3 结果显示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各项关键指标上的表现明显超过了对照组。更详细地说,实验组在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频次、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提高自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都明显超过了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研究,们发现所有的差异都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p值都低于0.05)。这证实了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是有效的。

3 讨论

3.1 实验结果的意义与影响

通过微信健康教育的计划行为理论干预,们的研究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中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在饮食、运动、血糖控制以及自管理等方面。这些优化不只在统计数据上有所反映,更为关键的是,它们对于实际的医疗操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们需要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或者限制其进一步恶化,同时也能降低因此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压力。借助微信这个被广大人群所熟知的社交媒体平台,们的研究为早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方式[3]该手段的易操作性与普遍适用性赋予了更多的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机会,特别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该项研究对于采取数码平台来早期干预糖尿病给出了重要的建议,同时也为未来在其它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运用该项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策略

在本项研究中,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方法显示出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改变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控制血糖方面。计划行为理论强调了个体行为变化的心理因素,包括态度、主观规则和感知行为控制,这为们设计干预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们利用微信这个平台,不仅提供了标准化的健康教育资讯,还通过互动和个性化策略增强了病人的健康行为目标和执行力[4]比如,们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和群体援助,提升了病人对健康行为改变的积极态度;通过交流和互动,们增强了他们的感知行为控制能力。此外,个性化的干预方法让病人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殊状况设定和调整健康行为目标,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于提升干预的效果至关重要。尽管计划行为理论给予们强大的支持,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必须关注到病人的个别性。比方说,各种年纪、教育程度及身心状况的病人,他们对相同的信息的吸收程度及其反馈会存在差别。因此,未来的科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们必须深入寻找如何更精准地改良并完善这个理论所指导的治疗方案,从而满足各类病人的特殊需求。

3.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虽然们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研究样本的数量有限,这可能会对结果的普适性和推广性产生影响。


1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指标

饮食习惯改善率 (%)

体育锻炼频率 (次/周)

空腹血糖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mmol/L)

管理能力得分

对照组 (n=100)

30.0

2.0

6.2

8.1

70.0

实验组 (n=100)

60.0

4.0

5.8

7.5

85.0

t值/χ2

15.23

8.66

2.54

3.12

12.45

p值

0.0001

0.0032

0.0110

0.0040

0.0003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们需要扩大样本的数量,以增强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信度。接下来,由于研究的周期较短,可能无法全面展示长期干预的成效。糖尿病早期的管理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延长干预和追踪的时间,以便更全面地评估长期效果。另外,鉴于技术的接纳程度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探讨不同年龄层次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病人对这种干预的反应[5]。最后,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将微信健康教育与其他形式的干预(如面对面咨询、电话随访等)结合,以探索不同干预方式的协同效应。

这项研究采用微信健康教育干预的方式,针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了计划行为理论的治疗,并且获得了明显的积极效果。尤其在改变饮食习惯、提高运动锻炼的频次、优化血糖控制和提高自管理能力等方面。这些发现不只是展示了信息科技在健康教育和慢性疾病管理上的巨大潜力,同时也突出了计划行为理论在引领健康行为转变上的关键作用。借助微信这个普遍应用的平台,们的研究为糖尿病早期的管理提供了一种创新、高效且能够持久的干预方法。们也意识到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必须增加样本量、加强干预以及持续追踪,以便深入理解并改善此类干预手段。同时,也需寻求该类干预手段与其它健康增强措施的融合成果。此项研究为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疗开辟了全新的观点和途径,对于在公众健康领域实施数码健康治疗起到关键的指导性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逐渐提高,微信健康教育模式这种依赖计划行为的方式可能在未来的健康推动以及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红霞,王萌,赵霞.基于微信模式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教育,2021(7):6.

[2] 王静.基于微信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2(4):4.

[3] 张莉莉.保护动机理论在糖尿病前期人群自效能中的应用研究[J].糖尿病前期,2023(5):1.

[4] 张琼.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教育模式,2023(1):33.

[5] 吴素蓉.基于患方反馈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牙种植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9,026(011):83-85.

作者简介:杨小花(1995—),女,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学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