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探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叶洋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实验中学425600

摘要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思想熏陶。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正文


引言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门学科教学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任务,它统领着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学过程、提供了教学思路等,核心素养的培育任务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详细的体现。为了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将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知识与具体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育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理性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能够不断革故鼎新,变成一门教师讲授有趣味、学生学习有兴趣的学科,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课堂的意义

具有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可以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意义。比如,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将教科书外的教学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从而扩宽学生的课程学习视野;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手段等教学手段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中,增强其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情感。只有在开阔学生学习视野、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情绪的基础上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才能够真正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

目标层级不清,混淆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综观大量教学设计文献发现,很多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利用道德与法治五大核心素养生搬硬套教学目标。比如某教师设计的《青春的情绪》教学目标为:“责任意识:体会青春期情绪特点,感受青春期情绪带给我们的影响,接纳青春期的情绪变化。学会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健全人格: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道德修养: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了解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认识青春期情绪的特点,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通过此目标表述可以看出,教师并未挖掘到教材承载的育人价值和道德与法治五大核心素养之间内在的耦合点。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核心素养不是“拿来主义”,将核心素养目标生硬地嵌套到教学目标里,既不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又缺乏时效性。同时反映出有些教师并不清楚教育目标、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纵向层级关系。

3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

3.1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教育平台

分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老师都没有创建属于自己或者更加贴合现代化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直按照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也间接性的导致所教学的内容单一枯燥,过量文字知识的介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加上道德与法治更多的是理论知识,学生经过这种口头讲述的教学方式很难高效理解理论概念,而且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甚至会出现思维偏差和理解误区等。因此,老师就需要合理利用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度,构建出良好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可以更好的锻炼其实践能力。例: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知识点,老师可以引导是将自己幼年到现阶段的照片视频等与同学一同分享,其中也可以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的各种奖状、荣誉等进行展示,这种方式会立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老师可以将生命的意义作为话题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记忆深刻的事情,共同讨论,相互解答对方的疑问和困惑,并结合问题讨论主题来引发自身思考,明白自己处在怎样的年龄阶段,以及各年龄段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强化了教学效率。

3.2引入新闻时事,拓宽学习思路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信息,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为了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吸引力,展现课堂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引入新闻时事,组织学生对新闻进行分析,提炼新闻中心观点,并与教材所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为课堂增添新的资源,真正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比如在讲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教师可以引入日本核污染水开始排海的社会新闻,让学生知道日本的做法会将污染源转嫁到世界各地,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契机,讲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人类的命运彼此相依,人类的未来需要全世界共同守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一新闻的看法,有的学生说会污染海洋环境,有的学生说会影响人类生存环境,还有的学生说这是没有公德心的行为,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拓宽其学习思路。

3.3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作为最直接接触学生的教育者,应首先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动性。教师本身在褪去主导者的身份后,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执行者、监督者。为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实践能力,教师更应该转变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为快速得到有效成绩而以教师为课堂主导者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作为一门对教师知识底蕴有着强烈要求的学科的教师,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也要与学生共同学习、与时代共进步。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积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用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

3.4提升教师素养,践行理论知识

教师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每位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本学科的理论源于课本,但最终必将落地实践,指导生活。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务必积极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从社会中汲取生活的养料,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课堂,有益于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同时综合《新课标》关于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路径,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振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53.

2]马良.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堂内外(初中版),201847):75.

3]白鹤珍.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读写算,201935):8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