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监测与维护策略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沈德 陈辉 黄平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给排水管网在维持城市正常运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我国给排水管网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漏损问题,漏损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为了解决城市给排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本研究从漏损监测和维护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研究了基于声学原理、流量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的漏损监测技术,对各种漏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和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对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点的精确定位,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其次,研究了针对不同类型漏损点的维护策略,包括预防性维护、定点维修和风险评估等方法,以延长管网使用寿命并减小漏损带来的影响。通过实施有效的漏损监测技术与维护策略,实现城市给排水管网的高效运营和安全管理。本研究为城市给排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有助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关键词

城市给排水管网; 漏损监测; 维护策略; 地理信息系统(GIS); 基础设施管理。

正文


引言

因为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的给排水管网压力大,很多城市的管网开始有漏水的问题,这浪费了水资源,对城市设施也有危害。过去的研究已经试过很多方法检测漏水,我们要评估一下这些方法,提出更好的监测方案。当发现漏水后,我们也需要有合适的修理策略,比如预防、定点维修和风险评估等方法。我们的研究就是希望找出最好的检测和修理策略,让城市管网用得更长久,减少对城市环境和设施的影响。希望我们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多城市解决管网漏水的问题,提高城市设施管理的水平。

 

1、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现状与挑战

1.1 城市给排水管网发展背景

城市给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给排水管网规模日益庞大,其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1]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城市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1990年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自此以后,我国的城市给排水管网规模迅速扩大,繁忙的城市生活对给排水系统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

跟随这一快速发展的步伐,城市给排水管网的漏损问题也日益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网的老化和磨损不断加剧,管道破裂、接口渗漏等问题频发,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甚至直接影响到给水安全[2]。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城市给排水管网的漏损问题形势严峻。

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还面临许多挑战。大规模的管网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资金短缺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症结。城市给排水管网分布广泛,施工环境复杂,维护难度大。现有的监测技术和维护策略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从城市给排水管网发展背景看来,其达到现有规模不容易,保持其正常运行更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研究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监测与维护策略,理解其发展背景和存在挑战,对于保障城市给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优化资源使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2 给排水管网漏损现状分析

城市给排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面临着漏损问题。随着管网老化和使用年限的增加,漏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困扰城市管理者的重大难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平均漏损率高达15%30%,部分地区甚至更高。漏损不仅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还引发地面沉降、路面塌陷等次生灾害,威胁城市公共安全。

造成给排水管网漏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管材质量问题、施工工艺缺陷、外力损坏、自然老化等。在一些老旧城区,由于管网建设时间较早,技术标准较低,管材老化严重,漏损问题尤为突出[3]。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开挖和重型车辆通行也容易导致管道损伤,进一步加剧漏损现象。

目前,尽管一些城市已开展漏损监测和维护工作,但受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限制,漏损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要实现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漏损监测和维护策略的应用与创新。

1.3 当前漏损监测与维护的挑战

目前漏损监测技术存在探测精度不足和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影响了漏损点的准确定位。维护方面,实际操作中由于资金与技术限制,预防性维护和定点维修难以全面实施,导致漏损问题难以彻底解决。这些挑战制约了城市给排水管网的有效管理与运维。

2、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监测技术

2.1 声学原理在漏损监测中的应用

声学原理在给排水管网漏损监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声学检测技术主要基于声波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特性,当给排水管网发生漏损时,水流穿过漏损点会产生特定的声音,这些声音通过管壁和水体传播,可被安装在管网表面的声学传感器或地面探头检测到。

声学检测技术主要分为被动声学监测和主动声学监测两类。被动声学监测利用已有的漏损噪声,通过部署在管网各节点上的高灵敏度声学传感器记录漏损点发出的声波信号,这些信号通过分析软件进行滤波、放大和特征提取,以实现对漏损点的定位。主动声学监测则借助外部声源,如声波发射器,向管道内部发射超声波信号,通过声波反射特性的变化来识别漏损点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声学原理在漏损监测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声学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微小的漏水声,尤其适用于小口径管道和复杂管网系统;该技术无需对管网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和破坏,能够实现对地下管网的非破坏性检测;声学设备相对便携,可在复杂环境中灵活布置,操作简单,能够适应各种场合的检测需求[4]

声学检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检测效果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和管材特性的影响,对于大口径管道和高噪声环境中的漏损点检测精度有所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与其他监测技术结合使用,以提高漏损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声学原理在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实现对漏损点的高效、准确定位,为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流量监测技术

流量监测技术在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监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实时监测管道内的水流量变化,能够快速发现异常情况,判断漏损点的存在。常见的流量监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和插入式流量计等。

超声波流量计利用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差测量流量,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的特点,但其安装和维护相对复杂。电磁流量计通过测量导电液体在磁场中产生的电动势来计算流量,适用于大管径、高流速的环境,抗干扰能力强。插入式流量计则通过直接插入管道内部进行测量,适用于既有管网的改造和漏损监测,安装便捷。

这些流量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以确保漏损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流量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城市给排水管网的精确监测,及时发现并定位漏损点,提高管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漏损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漏损监测中通过空间分析与数据整合,提高了漏损点的定位精度。GIS结合其他监测方法,为管网维护提供了全面的空间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

3、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维护策略

3.1 预防性维护策略

预防性维护策略在城市给排水管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减少管网漏损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城市正常供水。预防性维护的关键在于定期检测和监控管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干预。

在预防性维护中,管网定期检查是基本措施之一。通过定期的检漏巡查,能够及时发现管道的异常变化。例如,使用声学监测设备可以在管网运行时实时检测漏水声波,通过分析声波特征识别出漏点,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则为漏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供了高效手段。

维护计划的制定同样是预防性维护的重要环节。根据前期监测数据和漏损历史记录,进行风险评估并设定管网的维护优先级。针对高风险区域,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管道的更换、加固和清洗等措施[5]。这些维护活动应当安排在用水高峰以外的时间段,以减少对城市供水和排水的影响。

预防性维护还应注重技术的更新和培训。引进先进的管道检测技术和设备,提升管网维护技术水平;对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整体维护效能。

预防性维护策略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风险,提高管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这不仅对资源的节约具有直接意义,还能够减少因漏损导致的二次灾害风险,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

3.2 定点维修策略

定点维修策略是一种针对特定漏损点进行快速和精确修复的方法,从而有效减少漏损并延长管网寿命。此策略要求对漏损点进行精确定位,利用声学探测、流量监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种技术手段综合确认漏损具体位置。随后,根据漏损点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对于轻微漏损,可采用局部封堵或小范围修复的方法;对于严重漏损,可能需要更换管段或进行大规模的维修作业。定点维修还需考虑到施工期间对城市运行的影响,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步骤,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和交通的干扰。通过准确定位和高效维修,定点维修策略不仅能够显著减少漏损水量和资源浪费,还能有效提升管网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3 风险评估在维护策略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在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维护策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和量化不同管网区域的漏损风险程度,从而优先安排维护资源。风险评估涉及对历史漏损数据、管网年龄、材质及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以预测可能出现的漏损点。基于评估结果,制定风险地图,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和维护。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风险评估模型,可以直观呈现管网风险分布,便于决策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网维护。风险评估不仅能提升维护工作的针对性,还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漏损带来的经济和环境影响。

结束语

本研究针对城市给排水管网的漏损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通过对声学原理、流量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分析了各种漏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为精确定位漏损点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这对后续的维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其次,对针对不同类型漏损的维护策略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包括预防性维护、定点维修和风险评估等方法,旨在延长管网使用寿命并减少漏损带来的影响。然而,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复杂性,现有的漏损监测方法难以覆盖所有的漏损情况;同时,维护策略的有效性也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对多种类型的漏损进行更详细的分类,以更好地优化维修策略。总的来说,通过实施有效的漏损监测技术和维护策略,可以实现城市给排水管网的高效运营和安全管理。本研究为解决城市给排水管网漏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未来,在城市给排水管网的维护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并通过实践的检验,使之在日常管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淼鑫.市政给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1,(09):0238-0239.

[2]冯伟.给排水管网漏损控制与水资源保护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10):166-168.

[3]陈菲菲.市政给排水管网管理及维护[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07):0167-0168.

[4]杨文新.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策略[J].新材料·新装饰,2021,3(06):143-144.

[5]周祥春.城市给排水管网的监测与维护技术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09):0099-01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