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的机械化采矿技术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党显涛 李晓峰 杨志先

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罗庄村

摘要

随着我国采矿工程的不断深入,机械化采矿技术成为提高矿石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和改善采矿条件的关键手段。本研究以采矿工程为背景,分析国内外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趋势。通过用实际案例对比传统人工采矿方式和现代机械化采矿技术,旨在揭示机械化采矿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作业强度上的优势。研究表明,采矿工程中的机械化采矿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人工劳动、降低事故发生率、延长矿产资源的寿命。本研究还分析了采矿工程中的机械化采矿技术在节能减排、降低噪音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优势,并对机械化采矿技术面临的挑战和瓶颈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了充分发挥机械化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优势,提出了优化矿山生产组织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四项具体策略。最后,对采矿机械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我国采矿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机械化采矿技术;采矿工程;开采效率;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正文


引言

在我国,采矿工程的进步已经日益成为推动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地下资源的特殊性,使得采矿工程的进行无疑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如何提高矿石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改善采矿条件,这些都是当前采矿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机械化采矿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已逐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外对于机械化采矿技术的研究已有许多成果,但各种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如何提高机械化采矿技术在各种采矿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如何降低其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能耗,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采矿工程的发展,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对此,本研究将对机械化采矿技术以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针对当前机械化采矿技术面临问题的解决策略,期望对推动我国采矿工程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趋势

1.1 国内外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在欧洲和北美,机械化采矿技术逐步代替传统的人工采矿方式,提升了矿山的生产效率。20世纪中期,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需求增加,先进的机械设备逐渐在采矿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挖掘机、铲运机和钻机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矿山的机械化进程[2]。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机械化采矿的效率,减少了对人工操作的依赖。

进入21世纪后,全球范围内的矿山机械化技术不断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在机械化采矿技术领域走在前列,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实现了远程操控、无人作业等高水平技术。例如,澳大利亚在无人驾驶矿车和自动钻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

中国的机械化采矿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与自主研发推动了国内矿山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目前,中国在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山的机械化采矿技术应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煤矿、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山的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劳动强度显著降低。

总体来看,国内外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从简单机械化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推动了全球采矿业的不断革新。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和经济条件,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策略。

1.2 机械化采矿技术在不同矿种中的应用

机械化采矿技术在不同矿种中的应用多样化,包括煤矿、有色金属矿石以及铁矿石等领域。煤矿中,自行式巷道掘进机与采煤机的广泛使用,提高了井下作业效率,并大幅减少人员伤亡风险。有色金属矿石的开采过程中,采用连续采矿和皮带运输系统,使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开采更为高效和安全。铁矿石领域,地下充填采矿技术和智能化无人驾控装备的应用,不仅提高生产能力,还可以减少对矿区地表的影响。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优化了矿山开采工艺,还有效提升了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1.3 机械化采矿技术的研究趋势与前沿问题

近年来,机械化采矿技术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环保方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实现矿山设备的智能调度和优化管理,提高采矿效率和安全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如无人驾驶矿车和自主操作钻机,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并提高了作业精度[3]。绿色环保技术的研究,包括新能源设备的应用和绿色采矿工艺的开发,旨在降低采矿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也在矿山培训和作业模拟中得到应用,改善了矿工的培训效果和作业安全性。这些研究趋势反映了机械化采矿技术在高效、安全和环保方向的持续进步[4]

2、机械化采矿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2.1 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作业强度分析

在采矿工程中,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作业强度。机械化设备如采掘机、钻机和运输车辆等,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能够实现大规模、连续性的矿石开采,大幅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的产出量。相较于传统的人工采矿方式,机械化采矿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转和精确控制,减少了矿石损失和浪费,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机械化采矿技术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降低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在高危环境下,机械设备可以代替人工操作,减少了工人直接接触矿山作业面的时间,降低了职业病和事故发生的概率。智能化的设备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采矿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进一步保障了安全生产。

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应用还有效降低了作业现场的粉尘和噪音污染。传统的人工采矿方式通常伴随着大量的粉尘和噪音,给工人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而机械化设备的封闭式操作和高效除尘装置,有效减少了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改善了工作环境。低噪音设计的机械设备,显著降低了采矿作业中的噪音水平,提升了工人的工作舒适度。

机械化采矿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作业强度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应用不仅优化了资源利用,提升了经济效益,还显著改善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2.2 机械化采矿技术在节能减排降低噪音和减轻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

机械化采矿技术在节能减排、降低噪音、减轻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使用高效率的机械设备,替代传统的燃油动力机械,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例如,电动采矿设备在不释放废气的也减少了振动和噪音,提升了作业环境的质量。先进的尘埃控制技术能有效降低采矿过程中的粉尘排放,从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矿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支持。

2.3 机械化采矿技术面临的挑战与瓶颈

机械化采矿技术在实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的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瓶颈。机械化设备的高昂购置和维护成本,以及矿山企业在资金投入上的限制,成为机械化采矿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复杂地质条件下,机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问题也较为突出,尤其是在高寒、高湿或高岩温等极端环境中,设备故障率增加,维护难度加大,影响正常作业。人员技术能力不足亦是另一重要瓶颈,现有的矿山工人在操作使用先进机械设备时往往缺乏系统训练,导致设备利用率和采矿效率未能达到预期水平。矿山信息化水平的落后也限制了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全面应用,现阶段部分矿山难以实现机械设备与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阻碍了智能化采矿技术的发展。机械化作业过程中的粉尘、噪音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实现更为环保的采矿作业。解决这些挑战和瓶颈对于推进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3、优化机械化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策略与未来发展

3.1 优化矿山生产组织结构与加大研发投入

机械化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对矿山生产组织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矿山企业应建立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管理体系,实施精益化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矿山生产组织结构中,合理配置机械设备与人力资源,减少非生产性作业时间,确保各环节的高效衔接。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修和更新关键设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5]

矿山生产组织结构优化还包括生产流程的再造与改进。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矿山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决策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对采矿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构建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提高操作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加大研发投入是推动机械化采矿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矿山企业应加大对机械化采矿技术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发。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解决制约机械化采矿技术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不仅应关注采矿设备的技术升级,还应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提升设备的耐用性和适用性。

为保障研发投入的有效性,矿山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研发管理机制,明确研发目标和方向,制定科学的研发计划和预算。加强研发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确保研发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研发成果的有效转化。应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多层次的技术人才梯队,提升研发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优化矿山生产组织结构和加大研发投入,是推动机械化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关键措施。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改进生产流程、加强设备管理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提高矿山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2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强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进机械化采矿技术发展的关键路径。技术创新方面,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从而优化采矿作业流程,提升采矿效能。开展相关科研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新型采矿设备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矿业工程专业教育,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具备现代采矿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设立专项培训计划,提升在职矿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矿业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最新的机械化采矿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有效实施。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将有助于破解当前采矿技术难题,进一步推动机械化采矿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助力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结论文,我们详尽地研究了采矿工程中的机械化采矿技术,揭示了它在提高采矿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改善采矿条件以及节能减排、降低噪音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我们也深入剖析了机械化采矿技术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瓶颈,这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鉴于以上特点和难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包括优化矿山生产组织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我们坚信,这些策略不仅能进一步推动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应用和优化,也有助于提升我国采矿工程的整体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跨入未来,我们预见,机械化采矿技术将继续成为采矿领域的战略高地和创新引擎,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将对我国采矿工程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来更广阔的可能性,将采矿工程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瑞军.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1,(10):135-136.

[2]白勇.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07):0303-0303.

[3]时战国.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19,(09).

[4]郭建平.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J].能源与节能,2021,(01):161-163.

[5]凡奋元.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及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19,(0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