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陈晓 许吩栋 王龙

浙江省平阳县山门镇屿边村

摘要

采矿工程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领域,其工程复杂性和难度高使其对智能化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本研究以智能化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为主题,结合实例分析介绍了几种关键的智能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机器视觉等。首先,通过搭建智能化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有效实现了采矿工程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和优化了采矿过程,提升了采矿效率和安全性。进一步的,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采矿工程数据的深度挖掘和价值提炼,帮助企业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最后,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采矿设施进行智能化监控和诊断,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总的来说,智能化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提升采矿工效,减少采矿风险,实现工程的经济有效,为采矿工程的未来发展打开了崭新的领域。


关键词

智能化技术;采矿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视觉;

正文


引言

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传统的采矿方法带来了许多困难。很多采矿企业和研究所开始尝试使用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来解决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些智能化技术在采矿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在采矿工程中运用这些关键的智能化技术,以实现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采矿工程需求和智能化技术概述

1.1 采矿工程的需求分析

采矿工程作为资源开采与利用的重要领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1]。全球资源有限且需求持续增加,使得高效、可持续的开采方法成为必然要求。传统采矿方式的效率低、成本高,且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环保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采矿工程迫切需要引入智能化技术,以提高资源开采效率和降低环境破坏。

采矿工程中的作业环境复杂多变,矿体地质构造复杂,作业空间狭窄且危险性高。操作人员长期暴露在这样高风险的环境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传统采矿方法依赖人工经验,难以做到精准预测和过程控制,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开采效率低下。这些现实问题要求采矿工程不断创新和改进作业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全流程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有效应对工程的复杂性和高难度,保障作业安全和生产效益。

采矿工程中涉及大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需要一个高效的管理和决策平台支持。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往往难以及时和准确地反映采矿环境和生产状况,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使得决策过程滞后、失误频发。需要一种具备高效数据集成与分析能力的智能化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处理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采矿工艺流程,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最终,实现对矿山运营过程的全方位智能监控和优化,既能有效降低开采成本和工程风险,又能提高矿山生产的经济效益,推动采矿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正是为了满足这一系列需求,推动采矿工程不断向前发展。

1.2 智能化技术的分类与介绍

智能化技术的分类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机器视觉等。这些技术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但它们在采矿工程中的协同作用,可以极大提升工程效率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复杂的算法和计算能力,能够实现智能决策和预测,例如优化采矿路线和设备调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运营成本[2]。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通过对大量采矿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帮助识别潜在趋势和问题,进而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网络的结合,实现对矿区设备和环境的实时监控,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安全管理和风险预防。机器视觉技术则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和分析能力,对采矿设备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诊断,能够快速发现设备故障和质量问题,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这些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应用,为采矿工程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智能管理平台,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还能对未来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 智能化技术对采矿工程的影响和作用

智能化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能够预测和优化采矿过程,提升采矿效率和安全性。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工程数据的深度挖掘及精准决策支持,改善资源管理和运营效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和管理采矿设备状况,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工时间。机器视觉技术用于采矿设施的智能化监控和诊断,有效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智能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推动了采矿工程的自动化和可持续发展。

2、智能化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的建立

在采矿工程中建立智能化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是一项关键步骤,其目的是实现采矿过程中的数据实时监控和高效管理。智能化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主要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中心三大部分。

传感器网络是数据采集的主体,分布在采矿环境中的各个关键位置,用于实时采集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和矿石特性等信息。这些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矿石品位分析仪等。传感器网络能够提供全面且实时的信息,使得采矿工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3]

数据传输系统是连接传感器网络和数据处理中心的桥梁,通过无线网络、光纤通信或混合通信方式,将分散的传感器数据传输到集中处理的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数据采集的即时性和准确性,需要采用冗余设计和加密传输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和效率。

数据处理中心则负责对海量数据的接收、存储、分析和管理。其核心组件包括数据服务器、数据分析模块和存储设备。数据处理中心通过数据清洗、过滤和校正,消除冗余和噪声数据,确保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这些信息不仅可以用于实时监控和预警,还可以为采矿过程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建立智能化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采矿工程能够实现数据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利用,为整个采矿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坚实基础。这不仅提升了采矿效率和安全性,也为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2.2 机器学习算法在采矿过程的优化作用

机器学习算法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显著优化采矿过程,提高效率和安全性。采矿过程中生成大量数据,传统方法难以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机器学习通过建模、训练和预测,可以实现对采矿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异常检测算法,能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预防潜在故障,降低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利用优化算法,可以在多变量约束条件下,动态调整开采计划,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开采成本的最小化。机器学习模型能够通过历史数据分析,预测矿体的分布,指导钻探和爆破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对矿石搬运和加工过程的数据分析,可以优化物流路径,提升整体运输效率。通过这些手段,机器学习算法在采矿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采矿工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3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深度应用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深度应用显著提升了数据处理和决策能力。通过大数据技术,可对海量的采矿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对采矿过程的全面监控和动态管理[4]。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使得复杂的模型计算和实时数据处理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历史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趋势预测和风险评估,辅助制定科学的采矿方案。云计算平台的应用,则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支持远程协同作业和实时数据共享,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促进了采矿工程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5]

3、智能化技术对采矿设施监控的改善及效果评估

3.1 机器视觉技术在采矿设施监控中的应用

机器视觉技术在采矿设施监控中的运用展示了智能化技术对提高工业自动化和精确性方面的重大贡献。通过高清摄像头与图像识别软件的结合,该技术能够实时监控采矿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检测设备表面的裂纹、磨损及其他潜在故障。机器视觉系统可以进行深度学习,通过积累的检测数据优化故障预测模型,从而在问题严重化前预警,显著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

具体来说,机器视觉技术通过算法分析采集到的图像,判定设备的异常状况,如不正常振动或温度升高。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人工巡检的频次,而且提高了问题诊断的准确率。通过这种智能监控,采矿企业能够降低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停工时间,优化生产流程,确保采矿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实施机器视觉技术后,多个采矿项目报告了设备故障率的明显下降,维修成本也有所减少。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预示着采矿工程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智能化转型的积极趋势。

3.2 智能化技术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的评估

智能化技术在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采矿设施的日常运行中,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成本一直是影响采矿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预测性维护和机器视觉,可以显著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减少维护成本。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采矿设备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监控。每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对这些实时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

预测性维护技术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历史故障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的分析,建立精准的设备健康评估模型。此模型能够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维护建议。这种主动式的维护方式相比传统的被动维护,不仅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够大幅减少意外停机时间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机器视觉技术在采矿设施监控中的应用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在关键设备部位安装高分辨率摄像头,利用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检测到设备部件的磨损、腐蚀或其他异常情况,可以即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这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还大幅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和成本。

总的来看,智能化技术在采矿设施监控中的应用从多个方面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升了采矿工程的整体效益。通过精准的故障预测、实时数据监控和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为采矿行业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和经济的维护管理方式。

3.3 智能化技术为采矿工程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预期

智能化技术的持续发展具备显著潜力,可全面革新采矿工程未来。其可实现多源数据的高度互联与融合,推动采矿流程从勘探、开采到运输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在采矿环境中进行三维建模与虚拟仿真,提高作业精度和安全性。不断进步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主动识别矿藏并优化开采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智能化技术的快速迭代必将引领采矿行业走向更加高效、环保和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结束语

本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运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研究发现智能化技术能帮助实时监控数据、预测优化过程、降低设备故障率,但仍有局限性,如技术成熟度、稳定性和高成本等。未来可从完善应用方案、长期跟踪研究、探讨不同类型采矿工程推广策略等方面展开,推动智能化技术与传统采矿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采矿工程的高效、绿色和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赟杰.采矿工程巷道掘进中智能化通风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3,(07):43-45.

[2]张李科.采矿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08):0182-0185.

[3]乔鑫.探究智能化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的创新[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3,(07):0116-0119.

[4]周其安.采矿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葡萄酒,2023,(06):0171-0173.

[5]赵龙.采矿工程中现代化采矿工艺技术应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0,(05):80-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