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汤永杰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湖北宜昌 443413

摘要

现阶段,伴随着群众信息需求的变化,广播电视作为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渠道,必须改革自身工作模式,运用新兴技术,如网络通信技术等,而上述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基础便是稳定的无线覆盖,但受制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高效的无线覆盖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需要结合实际做出调整。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重要性和现状,明确具体的发展策略,以期帮助相关人员意识到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难点所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助推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

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发展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城市的规划建设比较完善,广播电视信号传播受到了较大限制,而山村地区还存在硬件水平不足的问题,所以其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的难度更高。对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就需要对现有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设置更为科学的应对方案,保障信号的稳定传输,为行业的现代化转型打好基础。

一、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目前而言,广播电视仍然是传递信息的有力渠道,但出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地区的信息传递存在难题,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创新工作机制,灵活使用新型技术,如无线覆盖技术,进而提高信息传播成效,也能助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降低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区是广播电视覆盖的重点区域,以往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主要在城区、郊区、经济发达地区及旅游景点,而一些偏远山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覆盖系统。究其原因,主要是山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而广播电视设备建设在山区中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出现,解决了偏远山村地区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减少山区地理位置对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影响,同时其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难度也有所缓解,故而其成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另外,无线覆盖虽然也需要基站等设施,但无需短距离安置,通过全新的信号形式进行信息传播,效果更稳定,同时不会过多受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实用性极强[1]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

由于五峰山大人稀,沟壑纵横,农民居住分散,广播电视覆盖工作难度大,多年来,五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发展滞后,电视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从早期的地面模拟无线差转发射到卫星接收无线发射,90年代初各乡镇都建成了无线模拟发射站,但由于节目单一、信号质量差,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节目。时至今日,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在山村地区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再加之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具有传播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且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在农村地区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其基础性能,可以满足大部分节目的播出需求,稳定播出效果,促使群众在闲暇之余可以获得更多元化的体验。另外,随着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实施,信息传输实时性显著提升,山区甚至可以开展直播等活动,促使本土经济和政治发展更为迅速,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多样。早在2014年11月五峰第一个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基站在最偏远的牛庄乡正式开通,这意味着五峰部分农村群众收看不到宜昌三峡电视台、本地电视节目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三)加强舆论与文化管理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是我国的文化阵地,借此可以加强舆论与文化管理,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袭。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为例,国家层面对农村的电视覆盖目前仅能满足卫星节目,国家实行的“村村通”工程先后对五峰投资400多万元,解决了1万多农户看不到电视的难题。在2015年,我县又实施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2万多农户看电视难的问题,其中有5000户农户收看到本地电视节目,促使文化传播效率显著提升。而且,随着无线覆盖的推行,广播电视舆论与文化管理将更加得心应手,能够以提高舆论宣传质量为核心,以内容为根本,以机制为保障,以技术为手段,以人才为基础,促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山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进一步转变观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且,随着无线覆盖的实施,广播电视的信息传输将不再具有局限性,广播电视单位能够实时了解群众的反馈,针对负面舆论加以抑制。另外,无线覆盖的全面实现,能够促使文化传递更加高效,促使群众逐渐增加文化自信,保障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2]

二、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现状

    山区地段始终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困难地区,其环境复杂,技术水平不足,所以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工作重心,了解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现状,即:

(一)山区特殊地形、环境的影响

    五峰是一个以山地为主体的喀斯特地貌县,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平均海拔较高,高山转播站往往建在海拔较高的山头,广播电视要有效的覆盖面,必须充分发挥独岭、黄连山两个骨干转播站的覆盖优势。2015年,先后在独岭、黄连山转播站建立了我县首台大功率无线数字电视发射设备,老百姓在家中就能免费收看8套电视节目。城东范围黄连山广播电视转播站担负着仁和坪、渔洋关、长乐坪3个乡镇的覆盖任务,城西范围独岭广播电视转播站担负着五峰镇、湾潭、采花、傅家堰、牛庄5个乡镇的覆盖任务,通过这两个转播站可以有效覆盖全县80%左右地区。无线信号传输不仅受环境因素影响,也需要一些基础设施来供给运行,所以山区的地形问题给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遇到大雪冰冻天气,道路积雪严重,人行走都很苦难,室外水管冻住,值班人员只能挑水饮用。高山转播站防雷一直是安全播出绕不开的话题,由于广播电视发射的特殊性,每年都会碰到设备被雷击的现象,所以如何降低高山台站设备被雷击的风险也尤为重要。

(二)气候条件的影响

虽然无线信号传输技术能够克服地理环境的影响,但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加之高山峡谷等地形的影响,导致了山区气候对信号传播的影响非常大。其一,由于山区天气变化比较频繁,有的地方天气变化迅速,造成了高山峡谷地区的信号传播速度非常缓慢,造成信号难以到达接收点;在信号覆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号中断、覆盖区域变小等现象。其二,信号接收也受降雨、降雪影响。雨雪天,电视信号较弱的地方,电视机画面就会出现有马赛克、声画不同步等显现。天气晴朗的时候,电视画面又恢复正常。

(三)受技术设备影响

由于技术设备的限制,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具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设备需要足够适配的同时,还要拥有稳定的环境进行运维,并定期予以运维和更新,反之高端精密的设备可能直接影响节目播出质量,甚至造成连带性的负面影响。详细来说,其一,传输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会直接影响信号传输的范围,并且其信号质量还会产生波动,这将直接影响群众的节目观看体验,同时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也会导致设备损毁的风险增加,严重时可能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二,设备的功率调节范围、传输强度和距离会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技术不适配等问题,将导致传输质量严重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

三、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模拟电视信号到数字电视信号,电视画面更加清晰,声音更加流畅。2018年7月,中央台12套数字电视节目通过独岭、黄连山广播电视台发射中心传播,标志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广播电视节目中央无线数字化覆盖启动运行,从根本上保障了城乡居民的信息获取效果,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覆盖全山区的公共广播电视无线传输网络,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近年来,国家在山区广播电视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创立了多个针对性的工程项目,为全国山区带来了全新的视听娱乐方式。但在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作中,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着局部设施不健全、传输线路不畅通等问题,故而要想使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了解并响应财政补贴机制,加大对农村广播电视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4]。另外,需要建立对应维护机制,了解先进技术的特征,充分了解信号中继设备、信号扩展器的原理,保障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以五峰为例,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一期项目(主站)独岭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黄连山广播电视发射台等位置,科学安装数字电视发射机、电源、硬馈、功分器、发射天馈等,并经过调试处理合理设置节传系统的卫星天线、机柜等设施,促使信号输出稳定、高效。

(二)加大宣传监督管理力度

目前收看地面数字电视的用户数量并不多,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受网络电视影响,现在光纤入户门槛越来越低,只要家里有宽带,就能看电视。二是用户不知道地面数字电视工程,不晓得怎么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搜看电视。

加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网络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健全监管体制,切实维护无线覆盖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乃是有关单位的主要目标。对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对非法广播电视频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利用无线覆盖信号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同时,要加大对山区等广播电视信号较差的地区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群众对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无线覆盖对于山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性[5]

(三)定期升级设备和技术

对于无线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来说,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如可增加新的传输方式、信号源等,以提高其覆盖范围和效果。地面数字电视工程建成之后,目前中心机房有2条光纤专线到达高山台站,利用这2条链路一主一备,将信号源打包传输至高山台站。可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以“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将700M移频之前的发射机硬件改动,就能实现发射机1+1备份。

(四)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和县级应急广播有效联动

 在鄂政办发[2024]30号文件中提到,统筹利用地面数字电视等多种渠道协同、抗毁能力强的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五峰在建立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时,就如何与地面数字电视有效联动统筹规划。目前五峰应急广播传播方式有村村响大喇叭、调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真正实现了一条消息多渠道分发。在全县多个乡镇安装DTMB村村响终端,利用高山台站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信号发射,丰富了终端接收方式。

(五)重视设备的运维和检查

针对山区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在日常的维护和检查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定期对台站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包括对天线、馈线等设备进行清洁和清理,而后要定期对铁塔的基础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出现松动或者是松动的现象[6]。其二,要定期对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和维护,保障其安全性,并重视绝缘层等防护设施的安置情况。其三,培养专业的售后队伍,专业的售后队伍在设备正常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售后队伍不仅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出现,平时可以到各站点巡检设备。

结束语: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国家实现农村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对此,随着山区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要更加广泛和深入,此时加强山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建设工作,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实现现代化转型,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晓敏.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信号源传输方案[J].家庭影院技术,2023,(18):53-55.

[2]罗志坚,郑松青.边远山区广播电视和应急广播覆盖建设解决方案[J].广播电视网络,2021,28(05):116-118.

[3]王东珍.数字技术在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的应用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 2020,(09):206-207.

[4]刘鹤.数字技术在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3):26-27.

[5]王宏.贫困山区做好地面数字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实践和启示[J].科技传播,2019,11(06):89-90.

[6]杨志虎.大理州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维护管理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02):16-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