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李兴

民勤县热力供应站 甘肃省武威市733399

摘要

对我国城市供热实际情况予以了解,传统分散式供热不符合节能环保型城市建设理念,集中供热应运而生。集中供热系统建设虽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但实际运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不足,导致用户端供热效果不佳。鉴于此,本文将从概述城市集中供热的作用展开,分析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城市;集中供热;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


引言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集中供热系统建设与实施既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供暖需求,又能够达成节能环保的目的,促进城市良好发展。但深入了解当前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实际情况,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管网改造不合理等,导致供热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种情况,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提高集中供热管理效力,提高热用户满意度的同时,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

一、城市集中供热的作用

(一)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是一种利用集中热源,通过热网向一个或多个热用户供热的系统。这种系统通常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组成,其中,热源为热电站、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或地热等;热网则是连接热源和热用户的管道网络,用于输送热量;而热用户则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设施等需要供热的场所。集中供热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即通过集中供热,可以避免每个用户单独使用小型锅炉产生的能源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型的、经过优化设计的设备产生热源,集中供热,产生并排放的污染物较少;集中供热还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热能供应等[1]

(二)城市集中供热的积极作用

1. 提高供热效率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城市集中供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热效率。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传统的城市供热系统中,供热方式相对较为分散,而且锅炉房的数量也相对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热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追求,新型的集中供热系统应运而生。在新型的集中供热系统中,无论是供热设备还是整个运行管理体系都进行了非常大的改善。比如采用更为先进的供热设备,其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能耗,能够更充分地传递热能;同时,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求进行智能调节,确保供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如建立集中的运行管理中心,实现了对整个供热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这不仅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供热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供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

2. 降低供热成本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通过集中化的管理和优化能源利用,大大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降低了整个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且有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首先,城市集中供热系统通过集中供应热能,实现对多个建筑物或区域的供热需求的统一管理和控制。这种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因为只需要少量的工作人员就能够监控和操作整个供热系统。相比之下,传统的分散式供热系统需要为每个建筑物或区域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控和操作,增加了人力成本。其次,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在燃料使用方面也具有优势。由于集中供热系统可以采用大型锅炉或热电联产设备,能够更高效地燃烧燃料,减少废渣的产生,而且通过对废渣予以集中处理和运输,可以避免长时间运输废渣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和环境影响。相比之下,分散式供热系统可能需要在每个建筑物或区域单独处理废渣,增加了运输和处理的成本。此外,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还可以通过优化能源利用和设备维护来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例如,集中供热系统可以通过调整供热温度和时间来满足不同建筑物或区域的需求,避免过度供热或过度冷却的情况发生,从而节约能源;同时,定期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设备予以维修维护,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减少故障和维修成本。

3. 保护城市环境

在城市的供热体系中,集中供热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分散供热方式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供热,煤炭的燃烧都是获取热能的关键过程。然而,大规模的煤炭燃烧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气体的产生,其中不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但值得庆幸的是集中供热系统中引入的新型脱硫供热技术,能够在煤炭燃烧过程中大幅度减少废气的排放,尤其是那些有害的硫化物,这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还能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3]

二、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城市破坏问题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城市居民数量增多,并且对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此种情况下为了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实际需求,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事实上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设置对一次管网予以优化利用,但却未对二次管网的优化设置。由于二次管网建设时间较久,应用时间较长,不仅存在施工标准不高等历史遗留问题,还存在管道受损、设备老化等问题,对其予以直接应用,会导致热量传输效果,热用户终端供热效果未能得到较好的改善,相应的集中供热效果大打折扣。

(二)供热管网问题

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建设实际情况予以了解,涉及暖房子、分户改造等子工程,意在改造管网,保证热能传输良好,满足热用户供热需求。但实际老旧小区分户改造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做好施工区域勘察,明确老旧小区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可行性、针对性的供热管网改造方案,直接应用同一版本的改造方案,施工作业未能区别对待不同老旧小区供热需求、散热设备性能好坏等,导致改造后的供热管网存在缺陷或者不足,比如管径偏小,热网流量不够,供热效果不佳[4]

(三)热网水力失调

在设置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之际,无论是一次网还是二次网出现水利失衡的情况,均会造成供热不合格。二次网是指连接热源和热用户的供热管道网络,它负责将热量从热源输送到各个热用户家中。在理想的状态下,二次网应该能够保证每个热用户都能获得稳定、充足的热量供应。然而,由于管道老化、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到位等,二次网的水力平衡可能会受到破坏。水力平衡失调的表现之一就是部分热用户供热不足。这可能是由于二次网中的流量分配不均,导致某些区域的热用户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这不仅影响了热用户的舒适度,还增加能源消耗,降低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水力平衡失调还可能导致部分热用户室内温度过热。这通常是由于二次网中的流量过大,使得某些区域的热用户获得了超出需求的热量。这种情况下,热用户可能会感到闷热不适,需要开窗通风或者减少衣物来降低室内温度,这不仅浪费了热量资源,还可能对热用户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5]

三、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增强节能意识

从理论层面来讲,城市集中供暖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热用户供热需求的同时,节能减排。为此,就需要在强化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之际,首先增强节能意识。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应当系统地学习国家颁布的城市集中供热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文件内涵,进而增强节能意识,坚持节能环保理念,根据供热运行特点及城市运行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集中供热系统建设方案,选择节能型管材、选用匹配的供热设备等。又因为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建设不可避免地涉及暖房子、分户改造等方面。为了避免暖房子或分户改造等子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影响管网的适用性,就需要组织相关设计人员做好施工现场考察、周边环境的了解,根据供热系统建设需求,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可行性的施工方案,点带面的逐步、彻底改善管网、设施设备,使其高效运作从而达到集中供热所提倡的节能减排[6]。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热用户在不了解供热系统运行原理的情况下错误操作,比如私自放水等,影响供热效果,需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热用户传递节能环保知识,逐步增强他们的节能意识,使之自觉维护供热管道,避免出现私自放水等不良行为。

(二)加大运管培训力度

目前,很多城市集中供热的成效不佳,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主要是部分管理人员还停留在把热供出去就行的简单思维,缺乏必要的系统运行和管理方法。因此,相关负责人应当注意了解和考察集中供热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确定管理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业务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由相关专家系统地讲解供热技术,促使管理人员了解现代供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先进的供热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同时,指导他们科学的供热管理方法,包括能源消耗控制、设备维护与保养、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应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内容,使之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或者规章,规范合理地管控集中供热,尽可能地杜绝或者防范安全问题、故障问题发生。

(三)优化设置供热系统自动化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为了能够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的有效性,应当积极引用现代化技术来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使之持续且良好运行,满足实际供热需求。具体的做法是:1)应用远程监控技术。根据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运行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远程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相关数据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以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随时了解系统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问题,并迅速采取措施解决,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供热效果。2)应用气候补偿技术。气候补偿技术是一种智能调控方法,可根据外部气候变化自动调整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当气温下降时,集中供热系统会自动增加供热量,以确保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舒适范围内;相反,当气温上升时,系统会减少供热量,避免浪费能源,这不仅提高供热效果,还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7]3)应用自动化技术。自动化的换热站能够根据需求自动调整供热量,确保供热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都能高效运行,因此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自动化技术,可实现换热站的无人值守,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4)实现换热站与热源之间的信息互通是优化供热系统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换热站可以实时获取热源的状态信息,如供热量、温度等,这使得换热站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提高供热效果。

(四)处理水力失调问题

为改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率,必须深入分析并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大流量、小温差”这一非经济运行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这不仅需要从设计阶段就进行优化,确保供热系统的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和高效运行的原则,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确保设计方案得到准确实施。在运行阶段,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调整供热系统的流量和温度,以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同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找出造成水力失调的根本原因,比如管网设计不合理、管道老化或堵塞、循环泵配置不当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重新优化管网布局、更换老化管道、调整循环泵的配置和运行策略等做法来优化集中供热系统,确保水力平衡,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8]。此外,还可以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调控,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运行效率。

结束语: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可提高供热效率、降低供热成本、改善城市环境。但经本文分析当前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导致集中供热效果大打折扣,对此,需要探究行之有效措施予以针对性处理、解决,比如有效处理水利失衡问题等,提高管理效益,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提高居民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林亮.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3,(12):100-102.

[2]李楠.我国中小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日常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3):114-115.

[3]刘臻杰.探究城市供热网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J].新型工业化,2021,11(08):93-94.

[4]何盈慧.浅谈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现状与管理措施[J].能源与节能,2021,(05):48-49.

[5]袁楚杰.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改造架构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07):150-151.

[6]王盼盼,王紫琨.一种城市集中供热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方法[J].中国新通信,2020,22(12):61.

[7]徐昱.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284.

[8]苏仕稳.PPP模式下城市集中供热法律问题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9,(15):66-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