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高韦平

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庞庄分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

摘要

在煤矿行业,安全生产一直是首要任务和社会关注焦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显,本文将深入探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分析必要性及相关措施,希望能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和发展贡献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管理;风险评估;生产效率

正文


引言: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要求的提升,煤矿行业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策略的研究背景包括从技术、管理、法律等多个层面出发,探索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何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程序,提升煤矿生产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实现安全与生产的双赢。因此,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不仅关乎煤矿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更关乎矿工和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事关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建立健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对于规范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安全生产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标准化管理体系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安全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1]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规范作业行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2降低事故风险

煤矿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稳定和企业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建立健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风险,提升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有助于降低煤矿事故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规范煤矿生产作业行为,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对于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和高风险作业,可以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设备和使用工具,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有助于降低煤矿事故的风险,进一步保障了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煤矿企业通过标准化管理体系,可以全面排查和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2]

1.3规范生产操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可以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步骤、安全要求和质量标准有助于标准化作业流程,还能够使从业人员了解和遵守操作规范,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风险,对于高风险的作业环节,如井下采掘和运输,可以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控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点和操作异常,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还可以帮助管理层及时了解和分析生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和安全措施,进一步提升生产操作的规范化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稳定运行[3]

1.4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这不仅关乎企业经济效益,更涉及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煤矿能够优化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各项生产活动,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提高了生产作业的组织性和协调性,减少了生产中的无效时间和资源浪费。其次,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实施科学的作业计划和生产调度,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升了煤矿的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优化的生产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煤矿的开采效率和煤炭产量。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2.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为了在煤矿工作环境中确立起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框架。通过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详细规定各项安全操作流程、应急响应措施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规定矿井内设备的安全使用标准和检查频率,以及工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何有效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这些规章制度不仅在理论上指导了安全生产的具体实施,更在实践中为煤矿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确保其在危险环境中能够正确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特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如瓦斯爆炸、顶板事故等。因此,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时,应根据煤矿具体情况细化规定,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不同区域瓦斯浓度的检测标准和频率、不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等,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4]

2.2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岗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执行力,安全生产责任岗位的设立要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任命,更要求其具备丰富的煤矿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安全主任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岗位的核心人员,具备深厚的煤矿安全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组织和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矿长作为煤矿的最高管理者,其安全生产责任岗位不仅仅是负责生产经营,更要在安全管理上发挥示范作用,确保安全生产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要求技术负责人对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性,各级管理人员还需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3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开展安全风险管控

安全风险评估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包括对矿井地质构造、瓦斯等有害气体分布、设备运行状况、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和识别。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井,可以采用地质勘探、物理测量和数字建模等技术手段,获取矿井结构、瓦斯分布情况等数据,结合历史事故案例和经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主要风险点和潜在风险来源这些评估工作,为后续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重点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预防和控制能力[5]

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是在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和管理手段,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管控和监测不仅仅是在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措施,更包括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针对矿井内可能存在的瓦斯爆炸风险,可以通过安装瓦斯检测设备并设定警戒值,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并采取相应的通风和隔离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导致爆炸事故对关键设备和工艺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性能稳定,减少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技术支持,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效果。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和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评估和精准管控,能够有效识别和消除安全风险,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施的完整性,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4建立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估

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评估的目标和内容涵盖从安全生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到具体操作层面的各个环节,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的开展情况等。通过设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如安全事故率、安全投入占比、员工安全培训覆盖率等,可以定量化地评估和分析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和改进空间,针对不同矿井的特点和风险等级,可以设定相应的安全绩效指标,并依据实际数据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识别不足,并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还需充分考虑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定性方面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审核、现场安全巡检和安全意识调查等方式,评估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定量方面则可以通过统计安全事故的数量和类型、安全培训的参与率和效果等数据,分析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成效。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的评估反馈机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推动问题的整改和改进措施的落实持续性地评估和监控,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在长期稳定的轨道上运行,最大限度地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施的完整性。

2.5推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推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的要求,更是为了全面评估和监控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例如,可以根据煤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月度、季度和年度不同层次的安全检查计划,覆盖矿井生产、设备运行、作业操作等各个环节。在检查内容上,应包括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等方面。通过系统化的检查流程和标准化的检查表格,确保每一次检查都能够全面、深入地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和改进建议。

组织安全生产检查不仅仅是一项例行性的工作,更是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常态化监督和检验,安全检查应由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根据制定的检查计划和标准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如瓦斯检测仪器、视频监控系统等,全面了解矿井内部的运行状态和安全风险,还应注重检查结果的反馈和整改落实,及时跟踪和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实到位持续组织和实施安全生产检查,不断加强对煤矿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控和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施的持续稳定运行。推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检查安排和内容设置,以及专业化的检查人员和技术支持,能够全面评估和监控矿井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结语:

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其对矿山安全、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强调了制定规章制度、设立责任岗位、实施风险评估等关键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还能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持续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确保煤矿安全的根本保证,也是推动煤矿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路径。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形成全员参与、系统化管理的格局。希望本文能为各界关注煤矿安全、提升管理水平的努力提供有益的思考和指导,共同迈向更安全、更可靠的煤矿生产环境,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明,姜迁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1):92-94.

[2]张丽.关于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探讨[J].矿业装备,2023,(11):99-101.

[3]白瑞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14):104-106.

[4]连会青,李启兴,杨艺,.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与效果研究[J].,2023,32(03):18-21+57.

[5]王飞,李耀,刘轶群.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新增要素运行效果分析[J].煤炭工程,2021,53(05):187-1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