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数字微波;IP微波传输;改造;优化配置
正文
引言
相比较光纤传输,数字微波传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抗衰减能力强、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容量大等特点,能够有效克服光纤传输的弱点,增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为更好的推动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应用,提高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有效性,对数字微波传输技术IP化改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适应当下“互联网+”、5G技术发展的需要,与其相互配合,为人民群众的通信需要、广播电视需要等,带去更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对数字微波传输IP化的改造,还有助于解决数字微波传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弥补数字微波传输的短板。
1、IP微波传输方式分析
数字微波传输模式的选择极为关键,IP微波传输模式普遍存在。它基于自适应调制(AM)技术,采用IP协议传输带宽信号,提高了固定带宽信号的开放性。此外,它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大大提高微波信道的利用率,满足4K电视或更高带宽服务的要求。因此,许多电台和电视台在数字微波传输中将优先考虑IP微波传输模式。对于IP服务,其接口是通过IP协议传输数字信号的IP接口。但是,这种IP接口往往是一种通用接口,能够满足各种服务的接入要求,有利于电视广播中的多服务传输,使服务分配更加方便。
2、传统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带宽资源利用率低
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容量大、带宽大,得益于数字微波技术中的信息压缩技术,数字微波传输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高质量传输。在通过数字微波传输通道传输信息时,为了保障数字微波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常需要将传输信道固定,以建立起有效的传输连接。将传输信道固定的做法固然保障了数字微波传输的有效性,但是根据信息传输的内容,需要占用一定的数字微波带宽,当占用了较大量的带宽资源以后,数字微波传输并非是一直在利用带宽,这些带宽资源大多数时间是处于空闲状态的,是无法被应用于数字微波传输之中的。
由此导致数字微波传输通道的带宽资源浪费、利用程度不足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带宽资源的利用不足,导致前期所建设的数字微波传输基站处于长期空闲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难以有效提高数字微波传输通道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带宽资源的被占用、闲置现象,表明带宽资源的建设与数字微波传输通道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资源投入,拓展数字微波传输通道的带宽资源,势必会加大数字微波传输通道的建设成本,因而需要将数字微波传输IP化,以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数字微波传输通道的建设成本。
2.2业务接口资源有限
一方面,随着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要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大。同时,需要吸引足够的观众流量,不断扩大新功能,引进新服务,提供优质服务,传输系统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接口。另一方面,在一些广播系统中,宽带资源有限,空闲容量长期浪费,显示了“有的不够,有的没有利用”的现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资源的丰富。观众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和查阅相关信息。
数字微波传输应适应受众的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业务,拓展业务渠道,丰富业务资源,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图形和视听资源。为了在新时期发展数字微波传输技术,有必要加快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IP转换,利用互联网推动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新发展,有效解决数字微波传输通道中服务接口少、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
3、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方案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大力建设,广播电视制作逐渐呈现出高清化发展趋势,这与传输信号和质量大力提高有极深的关系。目前,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微波摄像机等进行电视节目大型活动拍摄,或对现场新闻进行跟踪报道等,通过高清制作的方式将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引入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不仅提高了广播电视现场直播节目的质量,中继站的设置也解决了场地变换的问题,面对移动范围大、类型多样等调整,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录制质量。比如,无线微波摄像机就是利用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特点,增强了机位设置的灵活性,在拍摄过程中移动起来也非常方便,其依托于新闻直播车、无线微波摄像机等就可以进行无线微波信号的传送,即使在复杂地形中通过中继站的改善和调整也可以有效传输信号。
3.1硬件设备的配置
在数字微波传输的IP化改造中,为提升数字微波传输的有效性,应从硬件设备的配置方面入手。数字微波设备可分为微波设备、复用设备、编制码器三个部分。微波设备担负着数字微波传输的发射、调试、天线调整等工作,为了适应数字微波传输IP化的需要,可在不更换数字微波设备的基础之上,通过添加155M接口盘的方式实现数字微波信号的网络化传输。原有的数字微波设备不调整,并不代表着所有的数字微波设备均符合数字微波传输IP化的实际需要。因而各广播电视发射机构,应当对所使用的数字微波设备进行检查,尽快的淘汰落后的数字微波发射设备,使用性能达标的数字微波发射设备,如NEC5000S型微波设备。其次在复用设备方面,复用设备需要添加IP化的相应设备,如网卡、路由器、网络适配器、STM-1等设备,通过所添加的IP化设备,再将复用设备与数字微波设备相连接,奠定将数字微波信号IP化的基础。最后在硬件设备方面,编制码器是压缩数字微波信号、提高数字微波信号质量的有效措施,为适应数字微波传输的IP化需要,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增加H.264编码功能,为数字微波信号在互联网中传输的转换做准备。通过对编制码器的调整,让编制码器实现双路IP输出,提高数据流的转化效率,可增加专用的编制码器设备。
3.2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旨在适应数字微波传输的自动化和智能。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微波传输系统逐步发展了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提高了数字微波传输的实时监控、远程调制和网络优化功能。员工在登录界面中输入帐户密码,并可在验证和登录后访问网络管理系统。在网络管理系统中,您可以管理数字微波设备、传输通道、信号强度等。根据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预警功能,可以找出存在的故障,及时消除相应的故障,提高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工作稳定性。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IP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支持其发展。
3.3传播策划
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定位和分析,即在规划广播电视节目时,有必要考虑和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一般情况下,电台和电视节目很难适合所有年龄组,既能享受精致又受欢迎的口味。各类广播电视节目都有特定的受众。因此,在通信规划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和分析受众群体的心理,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最能满足受众群体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规划广播电视节目时,我们必须从观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b .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广播电视节目,喜欢什么样的主持人。考虑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也有必要分析所有观众都能接受的沟通渠道,以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例如,可以利用电话和来宾采访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广播电视节目,从而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忠实观众。
3.4传输网络系统
该系统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还必须使电路信道合理,符合设备信道要求,加强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备份管理,充分利用无损开关的功能,通过采用ATPC技术提高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网络的整体性能。据此,在中继传输电路数字微波传输技术传输系统管理中心和传输网络管理系统中科学构建,加强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并根据实际传输情况及时切换主要服务。首先,需要建设数字微波终端,根据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加强通用通信网络与数字微波传输技术中所有电路的连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信设备,配置微波站相应的离线电话。二是要加强广播电视信号系统的配置,充分了解微波站的工作状态,利用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性质科学地配置信号源。对于广播电视台来说,更有必要配置信号源,科学设置广播信号,备份设备。最后,采用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建立了自动监测系统,记录了上下节目微波站的基本要求,在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的关键环节中对其进行监测,充分发挥自动故障报警系统的作用,合理及时地监测微波信息,促进广播电视微波信号的正常传输。
结束语
在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IP化改造中,为了有效的推进数字微波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从数字微波传输通道的硬件配置、系统的拓扑结构、网络管理系统、带宽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有效的推进数字微波传输的IP化改造进程,扩大数字微波传输IP化的功能,使数字微波传输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迎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才居.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000(010):200-201.
[2] 卜立英.数字微波IP化扩容改造后综合应用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000(010):43.
[3] 韩秀红.数字微波Ip化扩容改造后综合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10):242+244.
[4] 郭祥武.数字微波IP化扩容改造后综合应用探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00(004):37-38.
[5] 高海滨.浅析数字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3):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