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竞争力及未来趋势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庞莉莉

广西玉林技师学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

在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工业机器人产业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机器人而言,其在实际工作时主要采用全自主或者半自主运行方式,可以为工业生产工作开展提供帮助。本文针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展开分析,介绍了产业现状,探讨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竞争力分析;未来趋势

正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研发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进一步促进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工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水平。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

    现如今,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对比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水平。结合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工业机器人的整体销售量明显增长,同时其市场销售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比增长明显。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规模明显扩大,但对比一些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存在,需要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1]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其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应用领域也明显扩展。对于工业机器人,在设计制造方面进行了有效优化,可以进一步完善机器人的驱动和控制等装置,尤其在软件设计以及编程等方面,相关关键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进一步增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功能,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水下机器人,具体是指6000米水下的无揽机器人,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同时还对管道、爬壁、双臂协调控制以及直接遥感等机器人进行了有效开发[2]

三、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首先,需要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科学合理的制定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具体的发展规划,并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保证对各项规划的有效落实,对其实效性进行充分评估,以此来使核心零件得到完善,充分研究相关关键技术,使其整机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使控制器、伺服电机以及减速器等零件的研发瓶颈得到有效突破,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任务实施情况全面监督和控制。

其次,对于工业机器人,需要在技术发展方面合理制定路线图。在此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前瞻性、系统性以及长期性等原则,并要结合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发展现状,以此来优化技术路线图,从而有效促进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这样一来,在不同时间点可以对路线图做好具体的评估工作,使路线图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保证[3]

再次,随着机器人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多,需要对产业准入加大把控,并健全具体的考核机制,以此来使企业资质得到保证,充分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防止产业发展受到阻碍。与此同时,还需要为机器人整机、系统集成等提供支持,使相关优势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打造良好的产业集群,从而使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最后,使政府服务与补充功能得到增强。为了可以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发挥出市场的调控作用,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进一步保证人才流动性。在此期间,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与市场之间的配合,使市场运行期间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商业环境得到优化[4]

(二)构建官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体系

首先,需要健全科研项目的评价机制。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并对先进经验充分利用,以此来使相关科技项目得到有效整合,健全具体的项目体系,确保充分研究相关理论,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水平,为工程技术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科研项目进行强化,从预审以及审批等方面加以完善,有效健全成果评估制度,对具体的评价方法加以选择,使评价体系得到改进,从而有效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此外,需要严格按照公正、公平以及公开等原则,使相关科技工作者得到有效激励,使其能够充分创新,这样可以使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整体研发水平得到提高。

其次,需要对相关行业标准以及认证体系加以完善。结合目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可以发现由于行业标准不够完善,进而导致行业发展缺乏规范性。对于行业标准而言,其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此来对研发成果有效进行评估,明确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自身的科研水平。所以,需要对相关行业标准加以健全。除此之外,还应合理构建认证体系,为工业机器人研发,合理打造技术测试平台,这样可以对研发成果进行准确评估,保证成果评估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确保可以有效测试产品性能,进一步保证产品可靠性[5]

再次,需要有效打造技术交流平台。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中,需要合理构建技术交流平台,有效整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同时还需要注重工程技术人员,以此来使各方优势得到有效发挥,这样可以更好地转化研发成果,全面提升研发水平,使工业机器人供需方得到有效衔接,确保可以充分利用科技资源。

最后,需要合理构建机器人人才培养体系。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构建研发人才库,以此来保证人才流动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还需要为相关科研人才合理建立奖励机制,并要结合研发成果,为研发团队以及个人提供相应的物质奖励,并对其充分表彰。为了使机器人研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需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有效培养科研带头人,以此来有效打造精英队伍,使其可以充分研发机器人技术,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为研发人才科学合理的制定培养计划,以此来为人才合理构建培养机制,使相关科研机构、企业以及高校得到有效联合。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在不同环节需要做好人才分类,并做好侧重培养,从而使不同的工作需求得到满足,包括基础研究、工业生产以及工程应用等[6]

(三)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期间,通过有效利用国家政策,可以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具体需要合理影响相关因素,以此来使产业竞争力发生变化。为了使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能够有效追赶国外发达企业,需要合理出台相关国家政策,从而使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合理设立发展基金,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不仅可以为社会资金加以引导,使产业发展的薄弱处得到有效强化,并在研发瓶颈上充分投入资金,而且还可以为市场消费提供有效支持,使我国在科研拨款方面的局限性得到有效弥补,使产学研用得到全面整合,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对于产业资金,需要保证对资金的合理利用,从而加快机器人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工业机器人产学研的有效创新,合理构建技术创新平台,有效打造产业集群,推动机器人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有效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在我国工业机器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有效拓展其应用范围,以此来使其充分运用工程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当中。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使国产核心零部件得到有效利用,对实际使用比例进行充分考核。此外,还应为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使用提供支持,保证对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有效运用,同时还应在税收方面为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了有效促进专业化机器人的运用,应成立具体的融资租赁公司,确保有效发挥出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优势,从而促进相关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7]

再次,出台相关的财税和金融优惠政策,为企业的机器人研发行为提供支持。从企业角度展开分析,当其具有研发基础后,需要为其提供有效支持。在企业研发资金方面,需要在其贷款融资方面有效实现定向降息,从而使机器人企业的资金成本得到降低。与此同时,在机器人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贷款使用情况充分考核,从而有效实现专款专用。对于机器人企业而言,需要对其成果转化、研发效益等做好评估工作,将其作为主要依据,为后期贷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此外,当企业有明显的研发成效时,应在税收方面提出相关的补贴和减免政策。当相关研发团队以及个人有着突出成绩时,企业应为其进行表彰,并采取现金奖励的方式,从而使其得到有效激励。

最后,对社会资本加以引导,确保其在机器人行业发展中有效参与。在机器人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采取融资手段,包括上市融资、风投资金以及担保等,这样可以使社会资本得到有效引导,确保其可以在研发项目中充分运用。与此同时,需要为资本市场加以支持,有效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这样可以使企业融资难度得到降低,合理节省融资成本,更好地实现融资目标,帮助企业有效募集资金,增强企业自身的投融资能力。

(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研发企业以及科研人员加以尊重,并要对其劳动成果加大保护力度。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此目标,需要健全具体的法律法规,确保可以有效保护机器人的相关研发成果,提升专利保护水平。这样一来,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保障,使其能够安心开展研发工作。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效提升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认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诚信理念,使失信行为得到有效杜绝,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除此之外,在国家补贴以及财税优惠政策的使用过程中,在对其违法套用时,需要严格惩处相关企业,有效加大惩处力度,从而杜绝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而言,从产业链层面展开分析,上游产业链基本被国外厂商所垄断,而对于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其高端部分同样被相关国外厂商所瓜分。对于产业链下游机器人系统的集成部分,我国厂商在在产业发展和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此种市场结构下,想要进一步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效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并要在研发工作上合理增加经费,以此来使研发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提高,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研发人才队伍。这样一来,其可以在机器人零部件方面充分研发核心技术,并不断积累经验,以此来实现关键零部件的有效突破,使机器人本体的竞争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得到升级,使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具有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

四、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机器人的研发也逐渐趋于智能化。在未来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智能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可以使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且还可以实现自主判断。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除了可以在生产制造以及服务等行业中有效应用以外,还可以在医疗、娱乐以及教育等相关领域中进行运用。在工业制造领域中,机器人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可以为工业生产工作提供相应的先进工具,从而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水平。除此之外,在我国工业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而且在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使用成本也明显降低,这也使其得到进一步普及[8]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合理运用,可以进一步促进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现代制造水平。为了加快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步伐,需要充分了解产业现状,并不断加强研发工作,有效增强工业机器人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季文超. 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8):64-65.

[2] 姜海涛. 刍议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J]. 数码设计(下),2020,9(1):282-283.

[3] 赵赢,王志杰,李本旺,等.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现状及趋势综述[J]. 机床与液压,2024,52(3):196-202.

[4] 张琪,乔振,田文香. 山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23,31(4):44-52.

[5] 杨志. 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探究[J].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3,5(6):123-125.

[6] 李凤娇,姜丽丽,刘家明,等. 上海工业机器人产业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3,39(1):62-68,79.

[7] 刘飞.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实问题及对策[J]. 上海电气技术,2022,15(3):76-79.

[8] 陈刚,王发珍,陈磊. 襄阳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及其支持对策[J]. 物流技术,2022,41(6):9-12,18.

项目编号:GXZZJG2022B153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课题名称:"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职《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一体化活页式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2022年立项在研中)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