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的挑战和对策
摘要
关键词
新形势;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挑战;对策
正文
随着国家发展形势的变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所处环境、现实需求以及自身的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导致国有科技型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科学指引,做到少走弯路,以此来为国有科技企业注入强大动力。目前,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进行创新改革工作,多个行业的发展观念、运营模式、工作方式都进行了变革创新,在不同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收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有一些企业因为创新改革失败而面临着较大的经济风险。从这一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盲目进行科技创新,应该从完善企业内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等角度去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方法。这就要求国有科技型企业一定要明确了解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在此形势下企业自身所面临的挑战,并根据挑战制定对应的创新措施,以此来促进国有科技型企业更好的完成科技创新工作。
一、新形势下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挑战
(一)突破核心技术所面临的攻坚挑战
新形势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以科技实力竞争为主,所以科技封锁、技术研发等工作内容将会长期成为我国国有科技型企业进行创新变革以及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现如今,我国的很多国有科技型企业都在面临着核心技术突破所带来的难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工作本就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并不是一项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事业,而是需要很多的人员投入、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时间投入来试错探索出来的。同时也是因为世界科技发展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国外的技术限制也让我国国有科技型企业难以突破核心技术,整个科技创新工作变得愈加困难。所谓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影响主要表现为各个国家之间的出口管制、交流限制以及投资审查等,这些事情已经成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常态,是目前相关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1】。
(二)行业变更发展以及客户转型挑战
行业变更以及客户转型挑战主要指的是我国的很多科技型企业所研究的内容都是为了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品牌竞争优势,以此来跻身于一流行业。在这一过程中,国有科技型企业就一定会面临来自同行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比如在信息技术、5G技术、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科技型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力求实现智能化办公、自动化办公,以此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有很多企业为了让自身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已经从单一的企业经营模式转型成为高水平的复合型科技企业,所经营的业务范畴更广,未来发展有大的空间。这类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业务范畴拓宽之后,企业所要研究的技术内容不断增多,业务量以及工作难度直线提升,且在同行业内卷的过程中,客户的需求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客户对科技型企业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对企业的产品能力和服务质量都有很大的考验。
(三)新兴技术不断颠覆传统业务挑战
所谓的新兴技术大多指的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这些新兴技术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乃至于思想情感【2】。可以说,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新兴技术俨然成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向。这也就造成了有很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工作、技术创新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有效完成了“数智化”转型,但也有少部分企业未能完全落实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其发展速度较慢,新兴技术与传统业务出现了冲突。这就意味着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传统业务公司的商业模式、技术能力、人才管理模式以及工作制度有着颠覆性的要求,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效果。
二、新形势下国有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措施方法
(一)继续增加研发投入力度
在新形势下,国家以及各个国有科技型企业已经完成了科技基础创新工作,拥有了一定的科技能力基础,对各行各业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领都有一定掌握,甚至部分行业我国还处于世界领先行业。但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讲,这样的成就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国家以及企业应该继续增加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为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新的力量。从国有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对科技型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和科研结果之间为正比关系,投入力度越大,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就越高,科技产出就越多【3】。我国有很多的科技型企业并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也导致很多时候这些企业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科研工作,整个科研效率和科研成果都大打折扣。所以很多国有科技型企业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都会在科技研发创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将成果宣传出去,明确对应的知识产权,让业内人士了解到该项技术的进度和未来发展空间,以此来吸引投资。国家也需要适当增加对科技企业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以此来帮助科技型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至于投入的资金,国有科技型企业主要将其适用在建立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进行科技研发创新所必备的场地以及各种科研设备,为科研专家进行科技研究做准备。科技企业还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来引进或者培养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及技术专家,利用人才的力量来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的发展。除此之外,这些研发资金还需要拿出一部分用来设立重大科研项目,做到以用促研,着重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子公司或者新企业。
(二)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从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角度分析来看,所谓科技创新之间的竞争其实指的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充足的人才力量是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剂。高水平科技人才短缺一直以来都是各大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很多企业因为缺乏人才而出现技术研发效果不好、速度慢等情况,导致科技创新工作严重滞后,很难得到新的成果,长此以往下去,很多企业都无法承担如此大的经济压力,每一次失败的科技研发都意味着投入的成本的提高,也增大了企业失败的风险【4】。除了人才质量,还需要解决的是人才数量问题,这一问题较容易理解,主要指的是企业内部的人才队伍力量不够强大,这一类型的企业大多能够完成一定的科技创新工作,但是工作效率较慢,很容易在业内竞争中丧失竞争优势。为此,国有科技型企业需要加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依托重大科技项目来发掘并培养一批具有强烈使命感以及责任感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一名具备同样素质的科技领军人物,由这些人来组成一支专业的技术创新小组。众所周知,培养一名高素质、高能力科技人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国有科技企业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关注,用吸引的方式来引导科技人才主动加入科研团队。与此同时,国有科技型企业还需要健全人才保障机制,避免现阶段已经拥有的技术人才流失,所谓的人才保障机制指的是在不违反我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科技人才的各方面需求,比如经济需求、晋升机制需求、福利待遇、子女就学、医疗健康等。对大多数科研人才来讲,物质基础往往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科研人员更加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获得高层次的认知需求。所以在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科技企业需要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科研创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人才推动事业。
(三)提高科技企业多项能力
国有科技型企业需要着重提高自身的多方面业务能力,以此来实现科技创新。多方面业务能力主要指的是国有科技型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快速交付能力以及科研统筹能力等【5】。其中原始创新能力指的是很多国有科技型企业在研发初期大多是凭借国外科研成果展开的技术研发,缺乏自主研发经验,所以在技术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国有企业长时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国有科技型企业需要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科研创新工作,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指的是国有科技型企业应该在技术创新阶段着重针对自身企业所研发的重点进行创新,做到科研专一性、针对性,这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决定着企业的技术话语权以及国家发展权,是科技企业实现“走得远”的底气。快速交付能力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提高国有科技型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需要通过明确工作流程、加强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式来帮助企业能够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在业内实现快速交付,从而达到“赢得快”的战略目标。科研统筹能力指的是科技型企业无论在进行科研交付还是科研创新工作都需要明确的科研目标,在科研创新过程中做到有策略、有计划、有步骤、有安排,以此来做到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完成科技创新工作,以此来促进科技企业实现稳定发展【6】。
(四)打造科技企业研发体系
对国有科技型企业来讲,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就必须建立一个布局合理且专业高效的科技研发体系,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绝大多数科技型企业的规模较大,客户群体较多且非常分散,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只能采取设立总部以及各地区分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方式对国有科技企业的协调能力、调度能力有严格要求,企业自身也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范畴和工作目标制定相对标准、完善、科学且能够突出企业研发重点的研发体系,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协同作战能力。该研发体系需要做到满足各类客户群体的实时需求,对市场业务需求做到快速反应,对相关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有所了解并有能力承载该工作。国有科技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是研发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和制定者,在实施研发体系内容时,一定要做到授权优化、管理优化、下沉基础产能、培育中心特色能力。在科技研发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也要依靠研发体系的制度内容要求研发管理实现平台、流程、工具、考核以及培训等工作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研发体系管理总部的作用,统筹研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国有科技型企业需要格外关注科技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国有企业需要做到提升科技研发力度、提高科技质量、提前布局、科学管理、全面保障,聚焦于重点攻关方向,将国有科技企业所奉行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人员形成一个整体,让知识产权价值利益实现最大化【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科技型企业作为我国重要战略制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发展状态以及发展效果广受国家领导人以及国民群众的关注。随着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科技型企业必须在保证现有科研结果稳定、专业的情况下进行科技创新工作,以此来获取更大的科研市场和国家话语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争取更多的利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技企业需要联合国家政策一起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方案,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提高能力等方式来确保国有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翔.国有能源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想[J].煤矿现代化,2023,32(06):1-4.
[2]王静,杜新峰.当前科技发展态势下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思考[J].今日科苑,2023,(10):53-59.
[3]罗瑾,王梦迪.国有科技型企业研产分离和专业化分工路径探究[J].国有资产管理,2023,(10):69-74.
[4]周一帆,孔庆江.CPTPP协定下的中国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规则:合规性分析和完善建议[J].学海,2023,(05):109-117.
[5]雷志刚.党建引领国有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中国金属通报,2023,(09):94-97.
[6]钟宇生,邱利民,刘征侃,等.关于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思考[J].轻工科技,2023,39(05):186-188.
[7]赵燕,折伟伟.知识培训对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推动作用[J].云南水力发电,2023,39(08):254-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