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绿色种植中远程监控技术的运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燕麦;绿色种植;远程监控技术
正文
燕麦喜爱高寒、干燥的气候,在燕麦生长的过程中,采取绿色种植技术可以提升燕麦品质,不过依旧会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借助相关设施可以监控和改变燕麦生长条件,提升种植效益,减少人力投入。当前乌兰察布市大部分农产品种植都逐渐朝向绿色、有机、生态方向发展,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这一背景下察哈尔右翼中旗农业部门需要结合燕麦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控,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一、察哈尔右翼中旗燕麦绿色种植现状
燕麦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而高海拔、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察哈尔右翼中旗成为我国燕麦的主要产区。从燕麦种植面积和收成情况看。察哈尔右翼中旗独有的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土壤环境,为较大面积的燕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据乌兰察布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燕麦产量全市7.22万吨,增产2.8%,这主要得益于对天气、水资源和种植管理等因素的干预。从绿色种植标准来看,主要在富含有机腐殖质、酸碱度pH值在5.5-6.5的地块种,绿色种植主要涉及遵循有机种植标准或者环境友好的种植实践,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从市场和销售情况看,燕麦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的需求,绿色种植的产品可能会在高端市场有更好的销售机会。察哈尔右翼中旗被誉为“中国燕麦之都”,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燕麦种植,并且努力向绿色种植发展,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对健康、环保产品的需求[1]。
二、燕麦种植中远程监控的结构
燕麦种植中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包括多个关键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协同工作,实现对燕麦种植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其中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都可以分析燕麦的绿色种植情况,对保证燕麦的生产提供了保障。远程监控系统为RS-485总线,以此连接数字传感器和现场传感器,从而组成现场实时监控系统。具体如下:首先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传感器是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实时采集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状态的数据,其中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被用于监测土壤条件和环境因素,而图像传感器和摄像头则用于监测燕麦植株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其次是数据传输和通信技术。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或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存储,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或云端平台;再次是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把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决策支持。最后是远程控制和操作界面。远程监控系统通常配备有远程操作界面,用于让农户或农场管理者远程监视和控制农田的状况。该界面可以显示实时数据、报警信息,同时具备远程控制灌溉系统、施肥设备。整体来说,燕麦种植中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包括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数据传输和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远程控制和操作界面等组成部分,在共同协作下构成高效、灵活和全面的远程监控系统,为燕麦种植的管理和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2]。
三、燕麦种植中远程监控的原理
燕麦种植中远程监控的原理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远程监控利用信息软件传输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而监控燕麦种植的实时数据。与此同时,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构成远程监控系统,让用户在浏览器中及时访问数据,进而保障数据信息准确。远程监控还可以对燕麦种植需要的最佳温度监控分析,然后改变监控系统的相关参数,更好地为燕麦种植服务。主要原理如下:首先是数据分析与算法应用。接收到的数据在数据处理平台上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进行处理,其中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比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土壤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参数进行趋势分析,预测燕麦的生长状态和可能的问题;其次是远程监控与控制。处理后的数据和分析结果通过用户界面展示给农户或农场管理者,这些界面通过网页或手机应用实现,能实时显示燕麦田间的数据、图表和报告,包括生长趋势、土壤条件、病虫害情况等。用户还可以通过这些界面远程控制灌溉系统、温室通风系统等设备,以实现精确的农业管理和调控;再次是报警和通知机制。远程监控系统设置了实时报警和通知机制,当检测到异常条件或预设的阈值时系统会立即向农户发送警报信息,帮助农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植物生长受损或产量下降。最后是安全和隐私保护。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远程监控系统需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整体来说,燕麦种植中远程监控的原理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同作用,进而让农业管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能够帮助农户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燕麦的生产过程[3]。
四、燕麦种植中远程监控的使用特点
首先是实时性和全面性。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和传输土壤、环境和作物状态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实时更新,为农户提供燕麦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帮助农户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其次是精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其他监测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精准地采集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强度、病虫害情况等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多样化,并且经过数据分析后能够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农户制定科学的种植策略和管理计划;再次是灵活性和适应性。远程监控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种植场地和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应用,无论是大规模的田间种植还是小型的温室种植都能够进行有效地应用,满足不同种植环境的监测需求。最后是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农户可以更加精确地管理水资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过度施用或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
五、燕麦绿色种植中远程监控的应用
(一)远程监控燕麦种植信息
燕麦种植中的远程监控技术通常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在察哈尔右翼中旗燕麦种植信息获取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实时监测生长环境。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及时调整灌溉、施肥和管理措施,以保证燕麦的生长和发育;其次是精准施肥和灌溉。通过远程监控,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农户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施肥和灌溉方案,避免浪费资源并最大化作物产量和质量;再次是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无人机或摄像头可以监测燕麦田中的病虫害情况,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最后是生长状况评估。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大范围的燕麦田进行监测,评估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整体来说,远程监控在燕麦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供实时数据和精准管理,帮助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5]。
(二)远程监控过涝、过旱
燕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生长环境对其产量和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燕麦既怕涝又怕旱,因此对燕麦生长环境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远程监控技术为燕麦旱涝环境监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燕麦绿色种植中,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种植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并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环境可持续性。在实际应用中,察哈尔右翼中旗农业部门首先是进行旱情监控。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阈值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农户采取灌溉措施;其次是涝情监控。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河道、水渠等水源的水位,当水位超过设定阈值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农户采取排水措施。最后是视频监控。通过安装摄像头实时观察燕麦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体来说,远程监控技术在燕麦旱涝环境监控中可实现对燕麦生长环境的全面监控,提高燕麦的产量和质量[6]。
(三)远程监控管理工作和种植建设工作
在察哈尔右翼中旗燕麦绿色种植中,远程监控技术在管理工作和种植建设能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有助于绿色种植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以下是远程监控在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应用:
1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实时监测和控制中,首先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这些数据可帮助农场管理者迅速了解田间条件,及时调整灌溉和施肥计划,以最大化燕麦的生长效率和质量。再如环境因素监测中,围绕温度、光照强度、风速等因素,远程监控系统可实时收集这些数据,帮助农户及时调整种植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优化生长条件;其次是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利用无人机或安装在农田边缘的摄像头,实时监测燕麦田间的植株健康状况。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植株是否受到病虫害侵袭,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管理者可快速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害对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再次是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远程监控系统收集的大量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处理,生成各种报告和分析结果。这些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学和精准的决策,如优化种植计划、调整农田管理策略,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后是远程指导和培训。远程监控系统不仅能提供实时数据,还可通过远程连接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农场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远程监控平台远程指导农户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管理,确保种植技术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2在种植建设工作中的应用
察哈尔右翼中旗对种植建设工作高度关注,首先是规划和布局优化。在种植绿色燕麦时,远程监控系统可提供有关农田使用情况和土地利用率的实时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优化农田的布局和规划,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的耕地资源,同时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其次是建设进度监测。对于农场灌溉系统、温室等的基础设施建设,远程监控可实时监测建设进度和设备运行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及时投入使用;再次是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建设过程中的资源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有效管理建设成本和资源消耗,比如监测水和电的使用情况,以及施工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整体来说,远程监控技术在燕麦绿色种植的管理工作和种植建设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实时数据监测、精确决策支持和资源优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燕麦种植中远程监控的特点在于其高效、精准和实时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能够提供决策支持和问题预警,因此远程监控成为现代农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产量、保证产品质量。然而远程监控技术在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高、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远程监控技术将在环境监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做好远程监控设施的管理,进而实现燕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推动农业地方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柳茜,卢寰宗,乔雪峰.凉山安宁河流域冬闲田种植饲用燕麦与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比较[J].中国奶牛,2023,22(12):53-55.
[2]程子航.阿荣旗饲用燕麦种植中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现状与推广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35):34-35+38.
[3]温丽,张连奎,徐兴健.25个燕麦饲草品种在兴安盟地区种植的产量比较研究[J].土壤与作物,2023,12(04):458-467.
[4]鲍根生,李媛,冯晓云.高寒区氮添加和间作种植互作对燕麦和豌豆根系构型影响的研究[J].草业学报,2023,33(03):73-84.
[5]田露,刘景辉,米俊珍.缩行带状种植和保水剂对滴灌燕麦根系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23,42(07):1-9.
[6]陈强,熊先勤,尚以顺.贵州高寒牧区引进苏特燕麦种植技术要点及现状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23,22(10):63-66.
[7]冯学颖,刘景辉,赵宝平.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2,42(12):1527-1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