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验式“亲自然”课程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体验式教育亲自然;幼儿园;自然接触;采摘体验
正文
引言:幼儿期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阶段之一,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体验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备受关注,而“亲自然”课程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本文旨在探讨体验式“亲自然”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幼儿园如何有效实施这一课程,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体验式亲自然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体验式“亲自然”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还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通过亲自接触自然,幼儿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神奇,激发其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带领幼儿们进行亲自然能够让他们与自然环境相接触,通过自身参与的方式感受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因此教师在选择亲自然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客观条件。教师们不仅要带领幼儿们对游戏进行深入了解,还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够参与到其中,感受游戏的魅力。游戏的内容是需要进行严格筛选的,尽可能的选择参与性高主动性强的游戏内容,这样的游戏项目既不影响游戏本身的主体效果,还能够有助于教师实行全面的指导,提升教师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水平。亲近自然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增强其体魄素质,提高免疫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此外,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活动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语言、认知、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当前很多的教育思想工作都需要始终围绕幼儿这一群体进行开展,实质上就是将主动权移交给幼儿,赋予幼儿个性化表达的能力,严格重视他们所表达出来的主观意愿。幼儿都可以参与到自然游戏当中,每位幼儿均可以获得游戏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当作幼儿最忠实的玩伴。教师在整个游戏当中主要起到引导与辅助的作用,大多数游戏内容都需要幼儿自主进行完成,结合自身的思想以及意愿来完成,在游戏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幼儿们能够主动的进行游戏内容的思考。不管什么游戏都是培养幼儿智慧最好的手段之一,在该过程中能够让幼儿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的天性能够有空间施展。
幼儿园亲自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游戏基本上都是给幼儿们固定时间,在有限且合理的时间内进行游戏内容的开展,幼儿们在这段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游戏中的道具以及内容,通过团队协助或者是独立完成的方式执行好游戏任务。在游戏中幼儿们那面会遇到一些难题,因此就需要引导幼儿们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整,然后去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亲自然的主体形式并不是固定的,能够展现出一定的开放性特点,幼儿们可以自主支配游戏时间以及游戏过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幼儿们通过扮演游戏中角色的方式,将自己带到故事情节当中,是游戏更具特色,别有一番风味。游戏环境多样化且开放,这就使得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亲自然的特点就是丰富度较强并且具备一定的多元化特性,在不同层面上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效果。教师和幼儿们在特定的空间内让游戏与环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例如幼儿们在进行一些前进行游戏时,他们就能够通过寻找伙伴的方式发掘出其中的乐趣,依靠不同种类的材料以及游戏内容,使他们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满足。
二、幼儿园体验式亲自然课程的实践
2.1加强园内文化建设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关键环境之一,其内部文化建设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实践中,幼儿园可以通过布置自然主题的环境来营造浓厚的自然氛围。这包括在教室、走廊和户外空间中放置植物、花草,使用自然材料装饰教室,如木头、竹子、石头等,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存在和美好。例如,在教室的角落摆放一些小型花园或小型景观,让幼儿能够近距离接触植物,并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幼儿园还可以搭建自然情境的角落,为幼儿营造出更加真实的自然体验环境。例如,可以建立一个模拟的小溪,让幼儿在其中玩水、观察水流,感受水的流动和声音,从而增强他们对自然的感知和理解。又如,在教室的角落设置一个模拟的森林场景,让幼儿在其中玩耍、探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图片和资料等方式,向幼儿展示自然生态的美丽和奇妙。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自然风景图片、动物图片等,或者放置自然生态的相关书籍和资料,让幼儿通过观看、阅读等方式了解自然界的各种奇妙景象和生物特性,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通过以上方式,幼儿园可以营造出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自然体验和学习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神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内部文化建设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幼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2.2走出幼儿园,真正与自然接触
除了在园内营造自然氛围外,幼儿园还应积极鼓励幼儿走出校园,与自然进行更为密切的接触和互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亲身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神奇,还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一种常见的做法是组织幼儿到郊外进行郊游活动。郊游是一种集体外出活动,可以让幼儿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自然的清新空气和美丽景色。在郊游中,幼儿可以参观山水风光,探索自然生态,收集自然材料,体验户外运动等,从而增强他们对自然的感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此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公园进行户外游戏。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肺,是幼儿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在公园里,幼儿可以进行各种户外游戏,如草地滚球、跑步比赛、捉迷藏等,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乐趣,增强他们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喜爱程度。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农场进行农耕体验。农场是农村生活的缩影,是幼儿了解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农场里,幼儿可以亲眼见到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了解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农村的风土人情,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到农耕活动中来,如播种、浇水、收割等,从而体验到农民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以上活动,幼儿园可以让幼儿在自然中学习、游玩、体验,从而全面发展其身心素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中快乐成长,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亲自采摘,感悟自然恩惠
在体验式“亲自然”课程中,幼儿园可以采取更为深入的活动,如组织幼儿到果园、菜园等地方进行采摘活动,从而让幼儿亲身感受到自然的恩惠和丰富多彩的农耕生活。通过亲自采摘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幼儿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农耕的辛劳。他们可以观察植物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亲眼见证植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从而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幼儿在采摘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实践、用心细致,这样的体验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其动手实践的技能水平。在采摘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和汗水,但当他们亲手采摘到丰收的果实时,会感到无比的欣喜和满足。这种成就感和喜悦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追求,从而培养其勤劳、坚强的品质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此外,通过亲自采摘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幼儿还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恩惠和丰富多彩的农耕生活。他们可以在果园、菜园里欣赏到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农耕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培养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4多样化教学培养幼儿尊重自然的意识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始终存在。在一些发达地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食物浪费现象日益严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浪费的食物量竟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需求,这一数字触目惊心,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行动。为了有效解决食物浪费问题,教育工作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责任感。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正是进行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机。
3~6岁的幼儿正处于对外界充满好奇、模仿能力极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对食物往往没有明确的概念,容易因为个人喜好或者新鲜感而浪费食物。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节约粮食的概念融入“亲自然”课堂之中。在春天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主种植活动。让孩子们亲手将种子埋入土中,浇水、施肥、除草,体验种植的乐趣和艰辛。等到秋季来临,果实累累,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采摘自己亲手种植的果实。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的不易。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体验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比如开展“寻宝”活动,让孩子们在果园中寻找最红的苹果、最大的梨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不仅能够更好地观察自然,感受种植的经历,还能在寻找的过程中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明白食物的来之不易,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大自然的恩赐。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幼儿讲述食物浪费的危害,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不仅将伴随他们一生,还将影响他们的家庭和社会,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2.5以幼儿为本,设立人文的学习环境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们纷纷探索和实践着各种新型的教育手段,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其中,对学校室外活动空间的充分开发和挖掘,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式。老师们巧妙地将校园中的各个角落打造成符合孩子玩耍和学习的活动场地,如沙池、水池和饲养角等,这些空间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更为他们接触自然、感受自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采用这种新型教育手段的过程中,老师们会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和体验。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的平衡。他们在沙池中嬉戏,感受着沙土的细腻和柔软;在水池边玩耍,观察着水流的变化和生命的律动;在饲养角中观察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保意识。同时,老师们还会在校园的角落建立涂鸦区和展示区。这些区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付诸实践。孩子们可以在涂鸦区尽情地涂鸦、绘画,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画笔展现出来。而在展示区,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这种自由创作和展示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这种以幼儿园孩子为主设立的人文学习环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宽敞明亮、设施完善的成长空间,更让他们在从小就能够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学习和成长,树立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散和锻炼,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体验式“亲自然”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幼儿园应加强园内文化建设,走出园外与自然亲密接触,让幼儿亲自采摘,感悟自然恩惠,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明.体验式教育在幼儿园“亲自然”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2(12),156-158.
[2] 李红梅.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21(9),89-91.
[3] 张瑞.幼儿园体验式“亲自然”课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分析[J].幼儿教育,2022(4),34-36.
...